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从源头(产地环境)抓起

时间:2022-08-22 11:18:14

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从源头(产地环境)抓起

专家简介:

章力建,毕业于比利时让布鲁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家咨询组副组长、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和化学科技系荣誉教授等。曾被科技部聘为“欧盟项目特邀专家”,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百名英才”。在农业生态环境领域100余篇,已编著、翻译8本专著。

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长期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供需量的基本平衡,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加造成了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农产品产地环境的退化和恶化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农产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和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其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因此,为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必须抓住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这一源头。

一、农业投入品滥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源头

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面源污染是导致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退化和恶化的主要原因。除种植业中的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外,禽、畜及水产品生产中含违禁元素的饲料和药物等投入品的滥用和过量使用,直接影响作为食物来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1.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仍在加剧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禽畜粪便和农田废弃物(地膜、秸秆等)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加上工业污染物和城市垃圾大量向农业环境转移等,形成了对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全方位、立体化污染,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不断积累,并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其中,土壤污染是对农产品质量影响最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国土壤污染严重的耕地超过了200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20%以上。长期以来,我国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地膜等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现象非常普遍,促进农产品增收的同时,致使土壤和水体富营养化,大量有毒、有害、难降解的物质滞留而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壤和水体污染成为农产品质量下降和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源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化学投入品的施用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化肥、农药和地膜消费的第一大国。我国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偏低,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化肥和农药比重较大。有研究显示,我国施用化肥仅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其余三分之一滞留在土壤中。我国近十年来每年施用化肥滞留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高达3243万吨。我国农药的利用率只有10%~20%,比发达国家低10%~20%,残留部分或附着在生物体上(如蔬菜、果实),或进入土壤而造成污染。据调查,我国每年农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过量的农膜残留会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降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我国单位面积农作物种植的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量增速迅猛,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程度持续加强。

2. 禽畜养殖业饲料违禁添加现象需要深化治理

影响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饲料安全性、养殖环境和有害微生物等。其中,饲料中违禁添加而引发的禽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最大。饲料中混入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禽畜产品产能,具体讲:一是补充微量元素,促进禽畜生长;二是为了增强动物对疾病抵抗能力而加入抗生素类物质;三是为了提高动物某项能力(如繁育能力)而混入激素类添加剂。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市场对禽畜产品(肉、蛋、奶)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饲料生产和禽畜养殖主体盲目追求高产出和高利润,饲料生产和使用环节的过量添加和违禁添加现象非常普遍,既影响了禽畜产品的安全性,也污染了养殖环境,进一步降低了禽畜产品的品质。近年来发生的诸如苏丹红鸭蛋、瘦肉精火腿和三聚氰胺鸡蛋等禽畜产品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在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引发了消费者对我国禽畜产品安全性的质疑,给禽畜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需要深化治理。

为确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已连续多年对全国农产品和饲料质量安全开展跟踪监测。农产品质量监测结果显示,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我国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状况向好。近几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反映出的问题,一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抽检合格率明显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添加剂含重金属、有毒物质或有害微生物超标;二是进口饲料合格率低于国产饲料,动物源性饲料合格率低于植物性饲料;三是违禁添加物三聚氰胺每年均有检出。

饲料是禽畜养殖业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从近几年饲料抽检情况来看,我国禽畜产品质量安全性并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的饲料经营企业和禽畜饲养个体来说,饲料储运过程中发生变质的风险更大,饲料质量的安全性更低,需要加强监管和全面治理。

3. 水体污染导致水产养殖业对药物依赖严重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强度持续提高,养殖水环境日益恶化,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日趋加重,为了控制病害蔓延,养殖户不得不投入化学药品。但由于我国渔药研发起步较晚,对药物在鱼体内的作用机理、药代动物学、药物残留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少,在给药方法、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休药期上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养殖生产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导致药物在水产动物产品中的残留。药物残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

近年来,药物残留导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瓶颈。我国是鳗鱼出口第一大国,每年创汇6至8亿美元,90%以上销往日本。但因日本实施了《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我国出口日本的鳗鱼因检出禁用药物超标而损失严重。

二、对策措施

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和源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要保护和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把好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严防劣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目前,我国在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方面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质量

在施肥方面,注重用无公害环保化肥、复合肥和有机肥,同时,针对有机肥的质量难以控制,要严格执行有机肥产品质量的行业标准,并确立严格的产品登记和质量检测制度,检测项目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和水分的含量外,还须包括对农药残留和无机毒物等有害成分的检测。要大力发展和施用微生物肥料,以减少对化肥的需用量。我国目前已开发出根瘤菌肥、磷细菌肥、钾细菌肥、固氮菌肥和复合肥等,这些肥料具有无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等优点,应大力推广和施用。在用药方面,要有药物成分的明确数据并据此科学指导施用。要尽量控制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例如,长效、缓释、控释农药,是由常规化学农药添加缓释剂加工而成,是农药的新剂型,它可根据需要缓慢的释放农药,既可控制、预防有害生物危害,又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在灌溉方面,要加强对污水灌溉的管理,严控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排放的重金属、有毒害有机物及酸碱度等标准,保持农业灌溉用水的清洁度。

2. 有效落实农业生产操作规程

在施肥、用药、灌溉等环节,严控投入品质量是一个方面,但同时针对每一种投入品还应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例如,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需要,配方平衡施肥,在规定时间内施用规定的量,而且这些规定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并体现在合法的操作规程中。通过测土施肥、计算机推荐施肥等计量施肥方法,根据农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可以避免盲目施肥,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易挥发的化肥应深施覆土,并及时灌溉,以利于土壤吸附和作物吸收,减少化肥的流失;根据肥料的种类及理化性质,合理混用化肥,如有机肥与无机化肥的合理混用,不仅仅在肥效上可以互补,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3. 综合防控产地水、土、气、生立体污染

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是工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伴生产物,是由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因此在立体污染的防控技术上,一方面要审视以往技术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从而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的建设工作。首先,产地应避开地球化学污染的威胁,因为某些地域地壳化学构成异常,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砷、氟等相对富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其次,产地内在上项目的同时进行“废气”、“废液”、“废渣”治理建设,并达到规定的“三废”无害化排放标准。第三,在畜禽养殖区,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并对产地的大气、土壤、水体定期进行检测,使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4. 注重耕地质量的提升与保护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有关基础工作,开展我国耕地质量普查,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增加监测网点,调整网点布局,改善监测设施,保障监测经费,以全面系统地掌握耕地质量变化的动态趋势;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的科技支撑,重视耕地质量问题的科学研究,大力推动基本农田的数字国土系统,不同区域耕地地力培肥,污染、沙化、酸化等退化耕地修复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尽快启动耕地质量管理立法,启动立法程序,加快立法进程,切实推进耕地质量依法管理。

5. 加强科研、推广、生产之间的高效链接

用集成创新的思路进行科研、推广、生产之间的链接,使科研、推广、生产的一体化建立在崭新的高效平台上。在这方面,要以科研的集成创新为核心,确保环境友好型技术供给有旺盛的源泉。例如,在农药品种方面,要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剧毒性农药;在施用技术上,要探索科学、合理、安全的农药施用技术。要研究农药的特性,农药在农作物中的变化、残留规律,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定农作物的安全收割期,常用农药在食品中的允许残留量等。要探讨如何提高农药的治理效果,将两种或多种农药合理混合施用或交替轮换使用,以避免或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要加大无公害农药研究力度,因为这些农药对人畜及农作物安全无毒,能专一地杀死靶标生物,对非靶标生物无害,不会使害虫产生抗性,不残留,不污染环境。另外,要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研究,例如,生物基因工程在防治作物病虫害中的应用,利用自然天敌来防治虫害等。要研制和推广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农用地膜,这种地膜覆盖时有足够的强度,并对土壤起到增温作用,而作物长成或收获后能被光或土壤微生物降解成对土壤无害物质,能消除常规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

6. 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集成创新的政策环境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顺利流通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集成创新。同时,加强资金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多元化的投入政策,在进一步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采用合适的融资方式利用外资,制定农业科研风险投资政策。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税支持,建立补贴、信贷等制度,并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各级行政机构的组织协调功能,协调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

上一篇:用心照亮学员前进的道路 下一篇:那女孩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