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审题训练的策略

时间:2022-08-22 05:38:21

中考数学审题训练的策略

摘 要:中考是学生成长路上第一次选拔性考试,基础训练、专题训练、模拟训练,必不可少。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意识到在中考数学后期复习工作中务必加强各种训练:只有训练到位,学习没漏洞,方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读题审题训练为第一要素。

关键词:审题;训练;策略

中考对初中生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复习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做好复习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数学学科,我认为除了强化知识训练外,务必在最后阶段强化读题审题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同学自己做题时往往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条件比较多的大题目,常常一片空白,在考试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失去一些本不该失去的分数,我研究和分析发现,根本原因不在于“问题太难”,更不在于“粗心”,而恰恰在于学生没有耐心读题,缺乏审题的经验,学生审题能力差。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解答的结果。审题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题目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指导学生读题审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常采用以下策略:

一、解题前尽量给学生足够的审题时间和思考空间

让学生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在读题审题中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有效信息。比如:可以规定:简单的题目看一遍;一般的题目看两遍;新颖的题目多看几遍;比较难懂处多读几遍,

二、在审题时,引导学生透过复杂的题干部分,找出重点,理解题意

审题时,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就是题目涉及的数学知识,及具体数据,已知条件等,读数学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手中拿着铅笔,边看边做符号,如数据方面的用横线划一下,对提出的问题的要点可以用画圈圈起来。这样一来,当做题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好的提示作用。最后用橡皮擦的时候,也有一个回顾的作用,可能会发现漏洞等。

三、边读题边由已知想可知,由未知想须知

边读题边分辨已知和待解。题目的条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引伸、拓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现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有意识加强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数与形的转换及读写结合的审题训练。

四、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思维就会受阻,解题就会出问题。比如: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条件,分式分母不为0,证三角形全等时公共边公共角等等。

五、审题要准确,除了找对重点外,排除干扰因素也很重要

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有些是有用的,也有些是无关的,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条件。如动点图形中常常画出任意一点,此点并非答案,此点便为干扰因素。读题时要有一双慧眼,识别真假。

六、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有些学生对命题中的数学术语及概念理解不深不透、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甚至把相近的概念张冠李戴而造成审题的错误,在教学中加强基础概念的教学,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坡度与坡角的理解。仰角与俯角的概念。

七、不要忽视一些括号内的信息

实际应用题的精确度,保留几位有效数字。统计题图表下的小号字,常常对解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审题时注意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解题过程中,求一个角的度数或求一条线段的长度,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要用到方程思想。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或一角时,要分情况讨论。再比如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夹角为30度,求顶角。此题就要分清此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从而得到两个答案。有些代数问题,用几何方法解决,数形结合,比翼双飞。

九、读题时注意单位是否统一

一个单位,使结果差距十万八千里,尤其是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等。

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不少学生迫于作业过多的压力而形成了草率看题的毛病,特别是,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产生轻视心理,审题时就会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结果在审题时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要敢于向困难挑战,相信自我,战胜自我,以提高他们勇于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荣清. 如何加强审题训练.学园,2011.14

上一篇:零件钳加工一体化教学研究 下一篇:刘亦菲、江一燕:精神层面的表演并非剧本能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