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大学生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8-22 12:17:03

英语专业大学生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是英语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更是关乎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问题。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面对中国传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变化与当前紧迫的融合问题,从大学生的角度探讨性地提出了四项英语教学改进方式,包括推行互动式教学模式、重视第二专业的学习、增加课外实践教学和重视心理学与教学方法的结合。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互动教学;第二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22-02

引言

英语教学应当分为英语教育与英语学习,教与学分别从不同层面研究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英语水平是当前所有专业学生扩宽专业学习范围,加强中外学习交流的必要手段,也是所有从业者进一步深造或工作晋升的重要工具。英语水平较低,必然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限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阻碍知识的网络性发展,进而限制知识扩展。为此,中外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合适的英语教学方法,帮助学者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要领。只有通过优秀的英语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充分发挥其英语语言优势。

本文以英语专业大学生为视角探讨英语教育与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大学生角度。传统研究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研究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从教师的角度具有一定优势,但会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其次,心理角度。以学生为原点探讨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切实抓住学生心理,探讨的建议也将更好地符合大学生愿望;第三,最终接受水平角度。由于探讨的对策切身考虑到大学生要求,将更容易为大学生们接受。可见,基于大学生视角,探讨英语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外英语学习方法概览

(一)中国教育与学习方法

由于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为中国人学习,英语并非中国母语,所以国内专门针对英语教学的研究多是在借鉴西方教学研究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专门介绍教育、学习方法的著作。这本书重点介绍教育及学习的具体实施措施,以及在教学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各类关系,甚至论及了关于教育制度、作用、目的、体制建设、教学原则等内容,因此有学者称其为“现代教育学的雏形”。中国人对于英语教学的本土研究主要还受传统的中国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囊括了儒家、道家、法家、理学等教学思想。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表现在“教”与“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育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学习的方法;其次,中国传统的教学表现在以学生为基础,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方式;第三,就是自然流程化,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一种自然的流程及稳定的方法,这种自然的流程和稳定的方法有反刍的现象,对于小时候学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反刍,直至消化吸收[1]。

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开启了现代新式教学方法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现代教学方法的演进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正式展开。随后,杜威、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使现代民主教育思想初步形成。1978年后,由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三个面向”又成为主流的教学思维模式。改革开放已36年,中国传统教学方法在与西方的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从高等教育到中小学的一系列体制转变,都凸显着教学方式变革的不易与艰辛[2-3],如何更好地推进教学模式的发展,是当前学者们面临的共同难题。

当前,教学创新已是教学目标的核心,传统的指令性课程范式已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知识,合适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外英语教育学习方法

国外专门针对英语教学的方法已有比较深刻的研究。对于语言学习的主要理论包括“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互动假设”“Widdowson的交际英语教学理论”“Maslow的人本主义理论”“Piaget的构建主义理论”。

Krashen.S.D.于1977―1982年提出“语言监控模式”假说(The Monitor Model),也叫“语言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察论”,Krashen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接受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输入方面。当学习者理解了输入的信息,并且能够让输入的信息包括他们的语言,语言结构也就习得了并且是在自然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习得的[4]。

Swain在上世纪80年代针对Krashen的语言输入提出的语言输出,Swam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在学习者习得过程中很重要,但如果要使语言流利又准确,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更需要可理解性输出。Swain(1985)指出“单纯的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是不够的,学习者应该有机会使用语言,语言的输出对语言习得也有积极意义。”[5-6]。

“互动假说”(theinteraction hypothesis)是1983年Long提出的。他认为,在交流中,当相互沟通、理解发生困难时,交谈的双方必须根据对方反馈,进行诸如重复、释义、改变语速等语言上的调整,这种调整使得语言输入更易理解[7]。

交际英语教学法理论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当时英国流行的情景教学法的拓展。Widdowson的交际英语教学理论认为对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交际理论的阐述,在实际外语教学中有着重大的指导价值[8]。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代表者分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强调学习形成自我;学习促进自我实现;学习是通向健康生活的钥匙,说明学习对于自我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本学习论还强调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人际关系等对学习的影响作用,比较符合实际,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构建主要内容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构建主义提倡的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teaching)是一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总结、澄清和预言等步骤,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国外对英语教学研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由开始的单方向、片面化学习到现在的互动式、相互学习有了巨大进步。当今我国与国外联系密切,教学方法在吸收国外优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了较大进步,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与考试体制,依然使得教学方法体现着“填鸭式”等众多问题。英语专业作为与国际交流融合最直接、最明显的专业,在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方面,应当最先促进教学方法改进。

二、英语专业大学生教学方法改进

(一)推进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国已经有较为广泛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分析对象等研究互动教学的重要性。而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互动教学应当是激发英语专业大学上,特别是激发课堂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任课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交流沟通的相互学习模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力。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特别是非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大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重视课堂语言、语法、词汇的学习,考核英语学习水平的最主要方式为期终考试。这种教育传统忽略了对不同大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引导,也忽略了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语言习惯的能力。导致出现了众多大学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离开老师指导不能自主安排学习计划等问题。

(二)重视第二专业的学习

当前,复合型专业人才是企、事业单位选拔员工的重要考核点,所有专业的学习都不应该局限于其专业的知识,更应该懂得其他专业的知识。特别是英语专业大学生。我国重视国际交流,体现在教育上是我国重视学生英语的学习,当前,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已经接触到英语学习,直到上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英语学习功底,基本上都可以进行基本英语交流。加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有其本专业的学习优势,能够较为轻松地赢得较好的就业机会甚至升学机会。因此,英语专业大学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众多英语专业大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与英语相关。因此,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仅停留在英语学习上,还应当广泛懂得各行业的相关知识。通过涉猎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甚至辅修第二专业。例如在学习英语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选择辅修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等第二专业,是当前英语专业大学生突破学习领域,丰富完善自身的关键。

总之,适当学习第二专业,不仅能丰富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扩宽学习领域、增进知识面,为英语专业大学生毕业从事其他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加课外实践教学

英语专业大学生平时课程安排较多,单纯的课堂知识学习并不能满足其学习需要。课外实践教学应当是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学校规定的毕业实习外,学校特别是非外语院校应当积极为学生拓展实践教学机会,可以通过与其他院校联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较充分的实践学习机会,如暑期赴美实习打工、与外国院校交换培养等,增加大学生课外实践教学机会。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还应当提供公费实践学习机会,或者成立专项基金,专门支持学习成绩优秀或学习刻苦认真,但又家庭贫困的学生。

(四)重视心理学与教学方法的结合

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因素。当前对于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重视。1997年以来,负反馈逐渐成为英语学习的研究热点,负反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作用研究就是基于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体现[9]。

新时期社会变化复杂,众多大学生心理脆弱、承受打击的能力较低。所以,在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每位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学生想法,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遏制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只有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才能保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能培养出乐观、向上又知识全面的人才。

三、结论

本文归纳了中外英语教育与学习方法的发展历程,从理论发展过程中,发现相对于国外较为系统完善的英语教学理论,国内的英语教学方法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考试体制并未根本改变,国内的教学仍然带有一定的“应试”色彩。面对现状,文章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探讨了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做出四点相应改变。首先,应当重视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重视对大学生的动态培养,特别是大学生对教师的反馈。其次,提出英语专业大学生应当重视第二专业的学习,第二专业的学习是英语专业大学生拓宽学习领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应当增加课外实践教学机会,特别是非外语院校应当重视增加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对外交流机会。最后,还应当在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

[1]田正平,朱宗顺.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晚清书院嬗变的历史考察[J].厦门大学学报,2002(5):93-94.

[2]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C]//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47.

[3]潘涌.国外教育思潮的融入与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价值演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54-55.

[4]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5]Swain,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

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M].Gass,S. &Madden,Newburry House,1995.

[6]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Cook,G., Seidholer,B.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7]Long,M.a.Native Speaker/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C]//Clarke, M. And Hand-

seombe,J,1983.

[8]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Oxf-

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9]汪清.负反馈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1):61-62.

上一篇:广东女性与近代国货运动 下一篇:培训专项护理 增强高职护理学生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