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怎样才能“言之有物”

时间:2022-08-22 10:26:50

中学生写作怎样才能“言之有物”

摘 要:作为写作还未入门的中学生,必须热爱生活,投进生活的怀抱,眼看、耳听、潜心思考、体验感受,情感获得孕育,思维得到锻炼,做到我手写我心,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这样,写山就能情满于山,写海就能意溢于海,文章自然不会干瘪、枯燥、言之无物了。

关键词:观察 思考 体悟 积累

从教十几年来,每教一届初一新生都会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怕写作文。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上苦思冥想,咬烂笔头,却无从下手。有部分学生为“交差”硬是东拼西凑,勉强凑足字数。结果写人千人一面;写景千景一色;写物则千物一形,整篇文章毫无真情实感,味同嚼蜡。如何使学生写作从“言之无物”到“言之有物”呢?本人粗浅地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仔细观察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就必须观察。”中学生的写作虽有别于创作,但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因为观察是了解事物的窗口,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不识庐山真面目”则点出对熟识的事物未必真正了解,究其原因在于观察不够。因此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对所观察的事物既要全又要细。所谓全,就是要观察事物全貌、构成部分、发展的全过程及此物与彼物间的内在联系;细,就是要观察得深入细致。要做到这些,观察时必须调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要求初学写作的莫泊桑首先练练眼睛,要把眼睛练得明亮,把耳朵练得敏锐。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写天气就写了狗、骡、马、柳树、人物等,人或物的反应,并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去发掘对夏天特有的感受,那样的热天真让人感到“憋闷”,如临其境。若观察得不全面、不精细,很难取得这样的效果。

二、善于思考

教学生学会敏锐地观察事物还不够,如果要探求事物的本质还必须教他们学会思考。这种思考要以对事物有正确理解和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为前提,思考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去探求事物的本质。两百年前,当那个英国青年坐在果园里看着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并思考着它的原因时,历史已经注定,他的理论将影响整个人类的未来。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十九世纪的欧洲,人人都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什么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剩余价值的规律?那是因为他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他们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能从自己的经验和周围的生活中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所以中学生想要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尽的写作宝藏和丰富的写作材料,除了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还须学会思考问题。

三、用心体悟

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生写作的关键。感悟并非仅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分析,更重要的是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意识。感悟之于作品,正如味觉之于食物;感悟之于读者,正如鼻舌之于人体。缺乏敏锐的感悟能力就好似美食在前,自己偏偏味觉麻木。中学生除对生活作细致观察、深刻思考外,还要保持对生活的激情,悉心体味生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朱自清先生对春天各有独特的感悟,他们才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和《春》。所以作为写作还未入门的中学生,必须热爱生活,投进生活的怀抱,眼看、耳听、潜心思考。

四、勤于积累

“积学以储宝”,积累材料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聚宝盆的过程。我在初一的作文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那么,怎样教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增加资料的储藏呢?叶圣陶先生提倡的要做好“作前的准备功夫”是一剂良方。叶老认为写作前要有“实际生活的准备”。①所谓实际生活的准备,就是在生活中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具体的做法便是勤写笔记和日记。

(一)勤写笔记

有人书读得不少,然而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看书如同看电视一样,浮光掠影,一切如过眼云烟。结果,积累的材料自然不多。如果在读书时借助笔记、札记的形式,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并把它记下来,积累多了,写作的信息源也就会丰实起来。至于记什么则可因人而异:或名言迥句(如《出师表》里有生命力的词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斟酌损益,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或内容提要,或人物言行,或景物描写,不拘一格。虽吉光片羽,亦弥足珍贵。此外还可以写读书随感,影视观后感等。随读随写的习惯一旦养成,害怕写作的情绪自然会消除。如果这样的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那生活中的点滴就会涓涓不息,最终汇成江河湖海;一棵娇嫩的幼苗因根深而叶茂,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二)勤写日记

日记是一种“自述文”,写自己的事给自己看,这是一种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不必说托尔斯泰、胡适、鲁迅等大文豪,就是一般的作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要做到写好日记,便要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进行思索,留意观察。每当夜静自思的时候,动笔整理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这些东西一旦进入你的大脑,流到你的笔尖就成了写作的最好素材。对于学写作的中学生来说,勤写笔记和日记是根本的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语言就会逐渐流畅起来,“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意,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②

常言道:功夫在于平时,知识在于积累。只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四周的一切,反复琢磨,用心体悟,并勤于积累,那么写作时“言之有物”就一定能办到,你也将因此而跨进成功写作的大门。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②唐彪.《读书作文谱》

上一篇: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如何指导学生适应中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