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级小组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21 11:39:4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级小组管理研究

摘要:管理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时下的独生子女们在享受教育乐趣的同时,树立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实行小组管理机制,这无疑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自立能力的一大创新,值得大家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育 新课程改革 班组管理

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总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不听话。”毕竟时代在变化,学生的观念也在变,社会多元快速发展,使高中生的思想变得不再单纯。独生子女的“娇惯”、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青春期男女生交往过密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不少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想尽了一切办法,这也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不少负担,却收效甚微。如何找到一种更科学、合理的办法来管理学生、管理班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深思。

二、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实现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到时下的“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也涉及到教育环节的方方面面。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忙于应付;管理手段单一,以罚代管现象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现状,只有大胆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最终达到自我管理的最佳培养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只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其得到逐步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措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大家在共同管理中真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晓之以理

学生同在一个班级,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有着共同的利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为其中的一员,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班级建设好,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有益于每一个学生。学生代表着自己的班级,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管理自己,不做有损于班级荣誉的事情,不做违纪的事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秀的班级是每个人的责任。教师要让每个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管理这个班级是他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

(二)让学生参与计划制定――有的放矢

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只有让学生从原来的“要我这样”转变为“我要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不至于盲目无序。因此,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班级各项活动的计划过程中,班主任都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才能够及时汇集大家的智慧,使各项管理制度不至于无的放矢,也才能够使各项计划不至于脱离实际。总之,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同,他们才会主动地去执行。

(三)变“管我”为“我管”――责任分摊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为此要首先建立高效的班委会。在班委会成员的选拔上,要切实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班委成员要在毛遂自荐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方式来推举。班委成立后要随时进行民主测评,要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通过建立动态管理,真正使班级管理始终充满活力。当然,还要考虑成立学习、卫生、纪律等专门的职能小组,力争使全班学生个个身上有担子,让大家在共同管理中共同提高。

(四)小组自我管理――突出文化

要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在教室后墙设立班级文化园地。我的做法是将教室内墙按组分割成几块,每个小组一块。其内容包括小组宣言、组员风采、成绩展示。小组宣言中可张贴本组的组训、目标、口号等。组员风采中可悬挂每个学生自我感觉最满意的一张照片,照片下面标示该学生的学期目标、短期打算、座右铭。成绩展示中主要是小组量化管理成绩,包括一周卫生最佳、一周纪律最佳、一周作业最佳、一周课堂参与度最高、一周好人好事等。这里是八仙过海、各展神通的舞台,大家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中,借用文化管理促进了班级的整体管理,也巧妙地把“要学生怎样做”变成了“学生自己要怎样做”。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下两个问题:一是班主任要把握好放手与扶持的关系,要能适时放手,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二是防止小组之间的过度竞争,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竞争机制,保证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另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克服一味地娇宠孩子的坏习惯。

四、成效

(一)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班主任对班上事务的直接管理减少,促使学生自觉从传统意识上的管理客体转变为管理主体,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使他们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在开展竞争中,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明确竞争的目的和手段是使自己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而建立起一种良性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一种个人荣誉、 小组荣誉、班级荣誉、学校荣誉紧密联系的集体荣誉观。

(三)学生自律能力增强了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参与管理。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才干,这样能唤起他们对本小组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可以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一段时间的小组自我管理实践表明:一些本来缺乏纪律约束的学生也能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为所在小组“做贡献”。

(四)学生的团队意识更强了

一是增强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的意识。组内团结一心,高度的凝聚力是组内工作的法宝,一方有难,全组关心。组内结对子成立了“一帮一”互助组,过去问了问题没人管的学困生有专人管了。二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个人与个人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组长与组长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人人都有一种忧患意识和唯恐落后的心理。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量大面宽、事无巨细的艰巨任务,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关乎着一个学生一生的道路,也影响着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要成为合格的班主任,我们不仅需要认清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上一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下一篇:用“爱”点燃孩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