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案设计方略促进学生成才

时间:2022-08-21 07:17:25

探究学案设计方略促进学生成才

摘 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多方面的实际给学生设计一份学案,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同时也能够一改往日那种片面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案设计;学生主体;成才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课堂。然而,长久以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存在独霸课堂、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问题。在这种不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历史教学活动很容易陷入灌输式的学习泥沼,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很多教师都重视学案的设计,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合理的学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一定的引导,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案的引导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成才。为了保证学案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历史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以说,目标是整个历史学习活动的核心内容。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目标的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标的设置,可以影响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方向,对学习效果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目标的合理设置。在历史学习中,学习目标往往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和应用。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所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是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高低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于一些成绩较优异的优等生来说,理解和应用往往是他们需要达成的目标,而相对来说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无需对他们提出太高的要求,对于一些学困生,很多时候,甚至只要求他们能够达到最低层次的识记目标就可以。至于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目标层次,则是指在历史学习中,有些内容只需要简单的识记而不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而有些内容则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的目标层次,而是要求学生达到理解和应用的更深层次的目标。就拿《秦王扫六合》这一课的内容来说,关于秦朝建立的时间、过程,秦王统一的措施及影响,秦朝的疆域、秦长城的修筑等内容,这些就属于识记类的内容,无需过多地深究,而对于秦王统一的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则属于更高一层次的理解目标,至于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使得学生了解到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并认识到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及对今天的借鉴作用,则属于应用层次的目标。总之,在一课的内容中,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一旦目标设计的科学合理,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就能够很好地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从而促进学习活动效果的提升。

二、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

在历史学习中,每一课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是构成一节内容的核心内容,是最主要的学习目标,而难点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最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两部分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案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分别在什么地方,以及采取什么方式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一旦学生通过学案事先了解了重点、难点部分,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里就会有一个侧重点,对这些内容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较好地掌握重难点内容。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案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学案与教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案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简单来说,设计学案是为了授人与渔。为了实现学案的目的,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会学生更加灵活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要注意灵活多样。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学习方法,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材料归纳法、实践活动学习法等。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可以掌握多种学习策略和方式,使得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学习能力获得多方面的提升。

四、注意多途径整合学习资源

在以往,教师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往往都以历史教材上的资料作为全部的学习资源,这样就使得学习资源过于单一,不仅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也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历史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学科,历史教材中的学习资源都是从大量的材料中精心筛选而来的,虽然教材中的材料在质的方面有保障,但在量上和多样性上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要敢于突破历史教材的限制,围绕着教学目标,从教材以外多种途径搜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历史材料、历史图片,甚至一些漫画、历史剧等,通过把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发挥不同形式教学资源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历史学习内容不再显得单调乏味。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优秀的学案设计可以一改被动式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而这些正是新课程理念中素质教育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可以说,设计好学案是实现新课程目标、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有效举措。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案设计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努力通过优秀的学案设计来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郭庆林.教学案:促进师生发展的平台[J].吉林教育,2006(11).

[2]田世雄.浅议初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革新,2013(3).

(江苏省南通易家桥中学)

上一篇:如何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程设计中对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