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学生地理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时间:2022-08-21 01:03:25

探究中学生地理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摘 要:地理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教育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核心理念。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是当今和未来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策略

一、教学中注重贴近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地理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走进生活、走进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地理教学的必然。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环境的性质及其时空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是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亲近地理,注意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增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容,建立地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

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他们自己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去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认识到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体验地理与现实的相关性,理解地理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指导学生科学记忆,提高地理知识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淡化了对地理知识记忆的要求,强化了运用地图、资料进行说明、分析、归纳等要求,但这不是说可以放弃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知识与技能是相互关联的。亚里士多德说:“记忆是智慧之母。”地理学科的特点也要求地理学习要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地理事实和数据,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巧记地理知识,快乐学习。

(一)歌诀记忆法

这种方法朗朗上口,学生感兴趣。如,教学我国《行政区划》时,34个省级行政区的记忆确实有些困难,我就给学生出示七字歌: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两河两山北天津,两湖三江安上海,云贵四重南,新青陕甘宁西北,两广福建生海台,港澳回归喜团圆。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记忆省区名称,位置和简称的知识也在其中,可谓一举多得。

(二)形状记忆法

这种方法能唤醒学生想象力,激活思维,让学生感觉记忆的快乐。如,长江干流像“L连着W”,黄河干流像巨大的“几”字,广东省像“大象鼻子”,陕西省像“跪着的兵马俑”,法国像个“六边形”,意大利像“一只长筒靴”等。

(三)表格记忆法

这种方法可以把知识收集、分类,进行比较记忆。如,教学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我设计了如下表格,学生反映记忆效果很好。

其实,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有了方法,学生就觉得记忆不是一件难事了,就更加热爱地理、热爱学习,知识素养自然得到提高。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一)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应用能力的时代意义

地理应用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人口的迅猛增长,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愈加突出;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问题不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不但给地理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而且也要求我们交给学生相应的本领,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方法,珍惜和合理利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地理教育担负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任。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其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地理科学是同源同根,是人地关系认识的加深和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和中学生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因此,地理教育要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参与者。

(二)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学习有用的地理”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放在首位的理念,也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以学生的认知、生活经历为契机,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安排生活、创造生活的一种尝试,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学好了地理终身受益。

首先,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更好的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比如,索马里海盗为什么那么猖獗且能够劫到货船?我首先要知道索马里是在非洲东北部,相当穷,因为不能生活所以那些人才都成了海盗,而且索马里附近的红海是重要的国际货运航线,所以有很多货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试想,如果索马里是一个很富有的地方,那些人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当海盗吗?这仅仅是个例子,但却可以简单的说明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对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教育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界事物的介绍,比如北斗星指向,沙漠中水源的存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风等发生时如何躲避危险等。其中最简单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看地图,如何辨别东南西北,这些看似容易但对日常生活却非常有帮助。比如,很多同学上了大学还不敢一个人出门,因为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回来的路。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学生地理应用能力是多么薄弱!同时也更加折射出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是多么重要!

总之,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有机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全面发展。

上一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探究 下一篇:试析初中美术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