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20 09:41:41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机构的形式有实训中心管理,或以项目部形式进行管理等,分析其特点。在实训室建设上,要科学规划,把好调研关、采购关、验收关。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实训室管理工作制度。营造实训室文化氛围,建设实训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室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45-02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支持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在数量、规模、功能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场所,它的建设和管理,对教学与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对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节约并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影响深远。

一、实训室管理机构的设置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职能兼顾实训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服务性,以兼具“硬件”维护和保障方面的工作,涉及面很广。科学设置实训室管理机构,有助于理顺管理的层次、结构,理清管理职能。高职院校一直是以学科专业建设与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原则来组织实训室管理的。然而,由于侧重点与着眼点不同,管理机构的设置就会有所不同。有时会出现考虑某方面因素却忽略了另一方面的因素,出现实训室利用率低、只用不管甚至只建不用等问题。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实训室的管理组织一般是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按专业群或系(二级学院)设立实训中心并由系(二级学院)管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指导实训教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管理。实训中心的人员是实训室管理轴和专职实训教师。这种形式在实训室建设上相对能满足各专业教学的需求和发展,多数高职院校在办学初始阶段都采用这种模式管理。由于沿用这种方式多年,因此这种管理形式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制度,在设备管理、实训教学管理也比较规范。但在实训室建设上,如基础实训室,生产性实训项目开设,开放性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等也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等问题。在发挥实训室作用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室的作用方面,如利用企业产品组织生产性实训,产品企业有偿回收;利用实训设备进行产品调试与研发;与企业合建实训室等,实训教师为教学而局限于教学,不易发挥实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训室校企合作融通方面的局限性比较大。

另外一种管理模式是近几年一些办学条件较好高职院校,为更好地发挥实训室的效能和作用,正在探索、实践的项目部管理模式。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生产化实训的高职教学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指导实训教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管理,各实训室按专业群以项目部形式进行管理,项目部成员为专业教师、实训室管理员、专职实训教师。项目部负责实训教学、实训室建设申报、生产性实训、校企合作融通等。组织以项目部形式构建,是为了拓展实训室职责的内涵和外延,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开展生产性实训,以及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等,更好地发挥实训室的利用率、效能以及社会效益。采取项目部形式进行实训室管理的高职院校不是很多,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由于是新的组织形式,而实训室的职能、使用、管理各有其特点,因此在制度建设、管理职责体系的理顺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项目部作用的发挥也有赖于学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有赖于专业教师的技能和研究能力,而且对学校实训室建设的要求也较高。

无论是以实训中心的形式进行管理还是以项目部形式进行管理,各有优点,也都有所不足。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办学特色,合理设置管理机构,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实训室的管理,使实训室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发展,为高职院校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校企合作融能,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建设要把好调研、采购、验收三关。学校要制订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定位统筹规划校内实训室建设。考虑到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实训室的建设还要具有前瞻性。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要和校外实训条件结合,校外实训能满足的,校内相应项目的实训室就尽量少建或不建。在实训室建设调研时,还要对实训设备的环境要求、水电配套要求及设备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要组织教师、企业专家进行规划论证。以避免实训室重复建设、建成后闲置积压等问题的发生。

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室还应该走出校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建设道路,寻求引企入校、合建实训室、建设生产性实训室等。引企入校是指企业将工作室、车间建设在学校校园里,企业的工作室、车间即“实训室”。共建实训室指的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组织、机构,在结合学校专业教学基础上合作共建的校内实训室。共建实训室的合作对象一般是企业、技能认证机构或产品鉴定机构。共建实训室的另一类对象是设备制造和销售商。厂家采取赠用和特许使用等方式建设校内实训室,有助于厂家产品推广。生产性实训室是指学校仿制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按企业模式构建实训室。实训室兼顾教学、生产、科研和对外培训。生产性实训室课程实训内容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或职业情境设计。生产性实训室实训室文化氛围准企业化,实训载体和内容与企业高度契合。

三、实训室制度和文化建设

为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必须针对实训室管理的实际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使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一定要有,如实训室规则、学生实训守则、实训室各专业共享使用规定、实训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训教学工作规范、实训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关键在于实施,只有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才能做到设备保养、维护及时,实训室使用率高,实训教学规范有序等。对重大仪器设备(一般按10万元以上进行认定)要实行单项管理,建立大型设备使用和登记制度,要逐台制定操作规范,定期考核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完好情况。对大型设备的管理要明确责任和岗位到人,要培训方能上岗的就组织专门培训,人员不轻易调整。

在实训室的共享上,通过制度规范,实现各专业群教学和教师的共享使用,实现实训室与企业和社会的共享,建设开放的校内实训基地。打破专业界限,允许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有时间可以自行到实训室,在实训教师的管理和帮助下进行技能练习;允许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利用实训设备进行技术开发和研究。也允许企业利用学校实训室进行技术开发、产品测试等。努力营造多元的实训室文化氛围。

实训室制度管理还包含实训室文化建设。实训室文化体现在实训室内部设备布局、文字和图形展示、实训室管理等各个方面。实训室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入实训室,就能感受到实训室文化氛围的陶冶。根据实训教学特点组织设计实训室整体布局,使教师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操作,在实训操作中使学生更容易得到教师指导。精心策划实训室室内文字和图形展示内容。实训室内也可以有名言、警句等的宣传文字,但内容、版式设计上要与实训室整体环境相协调。实训室的一些基本要求、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实训组织过程、设备结构图和实训要注意的问题等也尽可能在室内展示,努力使实训室的每一个构成元素都能为实训教学服务。实训教学组织、实训室日常管理等都可以以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形式加以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2)

2.冯旭敏,温平则.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2005(2)

3.郭家星,屈有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4.赵敏笑,杜政.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09(10)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责编:贾伟)

上一篇: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下一篇: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