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教育的哲学分析

时间:2022-08-20 02:26:52

学生创新教育的哲学分析

摘 要 “创新”在现时代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词汇,我们通过“方苹果”的故事比较中美教育哲学中对待创新问题的不同态度,从中找出我们在创新型教育上的缺点与不足。通过分析“方苹果”所关涉的创新型价值观;对“方苹果”教育创新性问题的研究以及辩证的看待教育与哲学对创新潮的形成,我建议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创新型教育的指导,既避免了美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弊端,又改观了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局限。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念整合我国的教育思想,对创新潮的形成将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方苹果” 创新价值观 创新潮

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越来越多的受到世人的关注。当我们直面教育创新的时候,我们发现创新潮的到来是如此的艰难。美国弗吉尼亚州一所小学,教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建构苹果的形状与颜色。教师收集图画时发现一个同学将苹果画成了正方形,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家人在吃苹果时一不留神苹果就会脱落。苹果是方的,就不会到处滚动。”教师听过学生的讲述后,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同样激励了其他同学的想象,当条件成熟,这位同学很可能会去追寻自己童年的“方苹果梦”。这个故事讲的是以学生为本位的创新教育,下面对它进行具体分析。

一、“方苹果”关涉我国创新型价值观

“方苹果”的故事值得我们对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反思,下面我从哲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1.从创新型价值观的产生过程看,学生创新理念的形成是学生对创新价值认识和评价的内化

创新价值观是学生对创新价值关系、创新价值创造活动和具有创新价值属性的客体长期经验的思维沉淀,是学生创新价值认识活动的结果在主体意识活动中的“凝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方苹果”所带给富于创造性理念学生的。 我们的创新型教育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创新的机会和空间,以增强学生对创新型价值观点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2.从创新价值观的结构和功能看,创新价值观是主体的价值意向、情感体验,思想观念以及行为特征的结合

由创新价值观所形成的这种综合性的价值观念,会演化成一种“先验”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行为有指向性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当社会足以提供科研创新的条件时,该生很有可能会爆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首先要转变价值观点,不要用自己对事物的固有观念来指导学生,当学生提出了一个与常识相悖但却有创新价值的话题时,教师要积极的去寻找学生有可能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契机,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创造新事物。

3.从创新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上看,创新价值观是极其富于变化的

创新价值观的表现可以涉及到创新的话题有很多很多,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个人的生活当中,则会呈现为关于对习惯、价值取向、行为、审美等方面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评价。创新价值观的多样性要求学生视野的开阔性,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生所能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直接关系,所以学校和社会为学生提供开阔的视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由“方苹果”分析教育创新性问题

1.从“方苹果”看美式教育模式对创新型教育的影响

美国的教育模式看重知识宽度、创造力、独立性,我国的教育模式则是单向度的,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很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创新的体验,而且形成了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造成功心理”。美国学生跳跃式的思维方式的弊端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会不够牢固,理论功底相对薄弱,这会对学生认识事物的深度产生局限性,所以我们在接受美式教育理念的同时,辩证性的吸收式合乎理性的。

2.结合“方苹果”现象分析我国创新教育模式

我国的模式更注重逻辑思维,知识深度,强调读书、统一规范的集体主义,这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分数,但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却又能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优秀的,在获取知识上面是扎实的,当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就远远的被美国学生超越。在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动发现新事物、新现象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3.综合分析中美教育模式利弊,构建“T”字型人才创新模式

在借鉴美式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注重逻辑思维,知识深度,强调读书、统一规范、集体主义弥补了美式教育的缺陷。将我国教学哲学的直线式思维通过和美式的发散式思维相结合,就会形成“T”字型的人才发展模式。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逻辑思维,知识深度,这些优点对创造性思维形成后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是极为有利的,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T”字型人才模式能够将影响创新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目的表述与目的说明辩证的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国家创新教育目的的理性化与现实化程度。

三、辩证的看待教育与哲学对创新潮的形成

1.教育何以结合哲学推动创新潮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一种基本的或这要的教育活动,“方苹果”所反映出我国教育模式的弊端是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想更好的解决问题,就要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人们的思想,根源在于“师道尊严”的封建伦理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正是抑制创新型思维的主要原因,这种教育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致使人际交往出现单向度和片面化。

2.哲学以何指导教育引领创新潮

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在于受教育者所在的教育环境以及受教育方式。学生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思维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来因材施教。创新使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根据客观规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逐步形成的发散性思维。

对待创新思维,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方法加以对待,不必盲目旧事物而推崇新事物。尤其是对待教育上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盲目的“推新”而不立足于所存在的客观事实或者说是光想不做而陷于空想这个陷阱里。

3.透过“方苹果”,从教育哲学角度对创新潮的几点看法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量的时间不是在听老师讲,就是在听老师与其他学生一问一答。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问,这样对待不认识的事物产生质疑、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正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创新精神。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根据本国国情、生活以及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西方的创新潮来培养我国学生的创新思维,创出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知识和技术成果。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增强我国的可以实力,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16页

[2]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42页

[3]彭坤明:《创新与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8页

上一篇: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