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2-03-25 06:32:16

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摘 要 文章主要针对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现实性等学科特点,探讨如何设计政治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习,快乐学习。

关键词 政治课堂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具有时代性、发展性的课程,而传统的政治课堂基本上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新课改的出现使过去的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全新的课堂模式下,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成了大家集中关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情况,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之初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歌曲、视频创设情境,联系身边的小事、时政新闻创设情境等等。

(1)课前巧用歌曲、图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迈好青春第一步》时,播放一些与青春有关的歌曲作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快乐、活泼的气氛中开始新的学习。

(2)充分利用社会新闻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在教学《珍爱生命》一课时,以最近发生的高晓松交通事故案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法律要将酒驾加入刑法?为什么酒驾入刑法以后,仍有人酒后驾车铤而走险?学生对于这些热门的新闻事件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在课堂中引入这些案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指引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宽阔的视野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3)生活小事进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与生活联系紧密,将生活中的小事引入课堂,使学生感觉到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学生对学科的认同感,提高学习兴趣。如: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把被子、衣服、针线等生活用品作为教学道具,学生分组比赛叠被子、叠衣服、缝扣子,在快乐的游戏比赛中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因此,在政治课堂中,要善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切实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能力。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做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小小辩论赛代替讲授式教学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实行政治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要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真理越辩越明,在政治课堂中大胆引入辩论赛,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又能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时,以生活中的挫折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题进行辩论,这个身边的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通过激烈的辩论,不仅能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实现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在辩论中提高了对挫折的认识,增强了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

2.师生相互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不断设疑、 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而是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想到的,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悟到的,或小组合作讨论能够解决的有效问题。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享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背景材料、新闻事件、谜语等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多元化。

课堂中还可以大胆尝试师生角色互换,学生质疑,学生回答;或学生质疑,教师回答,全新的角色更容易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考空间将大大地拓宽。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质疑,主动质疑,帮助学生分析,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的高潮。

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班级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小组之间比拼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如:回答问题的次数,质量,小组参与的全面性等等,使学生在课堂中时时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有利于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发展思维的灵活性,这样的课堂更容易出现闪光点,实现师生思想的交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华而不实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师生们眼前一亮,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小组讨论占到20-30分钟,教师点拨少之又少;课堂气氛热烈,却缺少必要的驾驭控制;学生自主学习,却对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等等,一堂课看似热闹,结果却收效甚微。其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而是既要与时俱进,又要批判地继承,应该结合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有取舍地结合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所服务,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充满着新奇,充满着变数,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乐在其中,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快乐、充实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苏星运.初中政治课程教学实施建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4.

[2]曾德成.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实效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09,2.

上一篇:提高铅球出手速度的方法 下一篇:学生创新教育的哲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