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时间:2022-08-19 08:40:30

高职院校《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摘 要: 本文以“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这门课程为例深入探讨课程改革方法,详细介绍了课程定位、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电气设计的工作能力,符合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 《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教学改革 考试改革

1.课程定位

1.1职业能力分析

任何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一定的职业能力则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职业能力是人的发展和创造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一种能有效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形式。[1]

《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机电设计员岗位证书课程。本课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基本性能、机电初步电气设计技能,能运用设计手册、规程规范等资料完成机电电气初步设计工作。根据电气一次设计任务的工作过程,得到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且分析归纳每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1.2课程目标

根据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以小型水电站为依托,分析得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1.2.1知识目标:掌握电气设备的基本作用及使用范围;掌握电气主接线和自用电接线的分析设计方法及步骤;具有短路电流的计算能力和电气设备的选择能力;具有配电装置的设计能力;具有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的能力。

1.2.2能力目标:能完成小型水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能完成小型水电站自用电的设计;能完成小型水电站电气设备的选型;能完成小型水电站总体布置设计、屋内外配电装置的布置设计;能完成小型水电站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会编制小型水电站设计相关文件。

1.2.3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改革

2.1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突破了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分开进行的常规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穿插、同步展开、并列进行。[2]本课程以电气一次设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的设计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组建设计小组实施教学。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及培养目标,本课程选取了电气一次主接线设计、自用电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型设计、配电装置布置设计和水电站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六个学习情境。这六个学期情境是同一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属于递进关系。

表2 学习情境设计表

2.2教学组织与实施

本课程属于我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1998年马歌德堡大学巴德(Bader)教授及慕尼黑大学斯洛安讷(Sloane)教授通过两个典型试验,[3]进一步细化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案,其目的在于对以要素形式、结构取向和认知复制构成的传统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构建而得。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个性化的特点。[4]因此,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重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选取实际设计案例,按照真实电气设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采用新四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四个环节实施教学。同时,为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编写了本课程对应的任务单、学习工作单及评价表,其中的任务单和学习工作单就是引导课文。引导文教学法是指借助引导文,通过学习者对学习性工作过程的自行控制,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性工作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4]

第一步资讯:获取信息。教师下发任务单和学习工作单,学生通过任务单了解任务要求,获得有关工作目标的整体印象,通过学习工作单里的提示性问题理解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要求、组成和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例如在“电气主接线设计”学习情境中,因为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并未接触过电气一次设备的相关知识,所以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和任务单的引导下完成我院模拟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图上各元件图形符号的识别,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电气一次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掌握电气主接线形式及设计的相关方法。

第二步计划与决策:学生自主完成工作过程的设计,完成人员分工,采用小组讨论法确定具体工作步骤并拟订工作计划。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并找出学生工作计划中的缺陷,明确知识的欠缺,及时通过教学进行补充。

第三步实施:由学生独立开展工作,教师只在发现错误时才提供指导和帮助。例如在“电气设备选型设计”学习情境中,往往由于学生所使用的设计手册比较陈旧等原因,导致其所选设备可能是已淘汰产品,此时教师应提示并指导学生关注设计的技术先进性。

第四步检查与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好设计文件,并用PPT汇报实施过程及设计结果,并对设计任务的实施进行自评、填写评价表。教师再组织小组间互评。最后,教师提问考核,提出不足及改进意见。

3.考试改革

本课程考核方式打破以往在学期末单纯用试卷评价的方式,改为采用“应知+应会”相结合的方法,应知部分考核采取题库抽题形式,题目含单选、多选、是非、技能题,所占比重为50%;应会部分占50%,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采取口试、汇报等多样灵活的考核形式。

表3 考核方式与成绩比例

参考文献:

[1]陈芳,李付亮.“电气原理图识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106-107.

[2]王春民.《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工学结合课程特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234-235.

[3]Bader,R/Sloane,P.F.E.:Lernfeldern-Theoretische Analysen und Gestaltungsansaetze zum Lernfeldkonzept,Eusl-Verlag,Markt Schwaben,2000.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反脆弱:如何爱上风 下一篇:分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