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会税差异浅析等

时间:2022-08-19 03:02:01

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会税差异浅析等

第一,会计政策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一是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二是会计政策变更的税务处理。会计政策是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但税法规定很多与会计政策不一致。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政策,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按照税收征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税务规章的规定应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程序并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后,将变更理由向税务机关说明,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再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企业因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或者因为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变更会计政策的,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政策变更不能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纳税年度内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对企业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或者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如果影响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的,应进行纳税影响数额的调整。企业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的,不影响以前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得追溯调整前期应纳税所得额。采用追溯调整法造成时间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按所得税会计准则调整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不影响以前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也不用考虑以前年度递延所得税的调整。

第二,会计估计变更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一是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二是会计估计变更的税务处理。企业因会计估计变更,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的,在税务处理上不得调整资产的计税基础,造成差异的应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并在当期进行纳税调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并在当期和未来期间进行纳税调整。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在会计处理上,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漏报或错报。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因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情况,在发现前期差错时,应按照税法规定重新计算前期应纳税所得额,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原因并重新申报,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处理,补征税款、退还税款、加收滞纳金等。对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对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信息化视角下审计成本控制思考

胡星辉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对企业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产,对信息系统加以控制和审计变成了企业必然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审计模式的发展是审计成本不断降低的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因此,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需要继续研究审计成本控制的问题。

第一,信息系统审计。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对象是以计算机为处理手段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大型化、多样化和网络化,它不仅包括其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企业开始注重外部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利用效益,逐渐对自己价值链上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和集成,以此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产,对信息系统加以控制和审计变成了企业必然的要求。信息系统审计就是要通过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否有效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地适用资源。随着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从企业单个部门的数据处理系统发展到整个企业集成的信息系统,甚至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从对数

据处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进行审查发展到对整个信息系统的效率、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审查;审计的方法从手工审计发展到手工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兼而有之;开展审计的人员从注册会计师发展到信息系统审计师;指导信息系统审计的组织从传统的审计机关和组织发展成为专业的信息系统审计组织。另外,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依据、准则等也在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

第二,信息化视角下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一是审计对象多元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审计对象的多元化,导致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出现了审计线索的隐秘性。审计证据的难获取性等新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是掌握多种技能的多面手,没有计算机知识或没有会计信息化知识的审计人员会因为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对其进行追踪;也会因为不懂得会计信息化的特点、风险及内部控制程序而不能审查和评价其内部控制,尤其是其中的程序化控制情况;因而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而无法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进行审查。二是审计线索电子化。审计工作履行“经济警察”的职责,掌握充分的审计线索、审计证据不仅重要而且必须。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会计记录的存储与处理。主要表现: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就变为以文件形式存在机内的数据文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各业务子系统中自动生成的机制转账凭证,其数据的采集来源于机内分配结转后的记录;总分类账为文件所替代,明细分类账采用满页打印方式,因而导致二类数据之间的核对只能在机内进行。账簿登记时,是通过计算机登帐程序自动进行的,其使用的是哪一种程序便难以判断。三是审计载体风险化。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电子化,并以磁介为主要的存储载体,这样虽然减少了纸张处理工作,使企业的管理更有效率,但是会计数据存储于共享、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中,使其容易导致机密数据泄密,使舞弊者或攻击者对原始数据进行非法修改或删除被不法分子拷贝,使不留痕迹的篡改成为可能。

第三,信息化视角下审计成本的控制。一是严格审计程序,规范作业流程。信息化条件下采取计算机审计方式的程序化、逻辑性强,每一环节的结果都直接影响下一环节。审计程序既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也是审计成本的直接决定因素。审计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就越高,可能导致的审计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就越严重。二是审计充分调查,全面获取数据。在审前调查阶段,应获取必要和充分的信息,然后根据审计的目的确认需深入调查的子系统,对其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获得对系统的正确认识,提出可行的、满足审计需要的数据需求,确定数据采集的对象和方式。三是审计取证规范化,档案管理标准化。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证据、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使其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应关注的主要内容。四是审计与调查相结合,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在当前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在计划安排上加大审计调查力度,注重发挥延伸审计或调查的作用,对于扩大审计覆盖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五是强化预算控制,降低费用支出。审计机关应根据审计业务工作实际,区分不同审计类型和审计对象,编制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预算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审计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办法。审计组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参照统一的指标体系,编制项目审计成本预算。项目成本预算管理要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避免随意性为目的。同时,应以建立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强化机关经费的预算管理。六是科学整合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审计成果。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工作制度,加强审计信息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两点:在审计机关内部对审计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提高对审计信息的综合利用水平,围绕一定的审计目标,对来源广泛的审计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从而转化为相关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依据,进一步拓展审计成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成本控制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审计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在实践中以文化管理为手段,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优化组织结构为契机,树立成本意识,注重成本分析实现审计成本最大化,提升审计效率。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审计模式的发展。审计的对象、目标、方法、内容、依据以及准则都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审计成本控制既是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审计工作发展水平的需要。

上一篇:所得课税与会计的历史渊源及其演进 下一篇:CPA考试《经济法》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