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对计算机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2-08-18 04:26:28

情境创设对计算机教学的作用

摘 要:为了保证国家计算机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师在初中阶段就要为学生制订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掌握计算机知识。情境创设法是初中教育新课标的要求,这种方法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就情境创设对计算机教学的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情境创设;计算机;教学作用;分析

随着初中教育新课标的提出,“情境创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更加普遍,不仅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并非盲目性地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景,而是要求教师根据本节课堂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情境,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就计算机知识教学而言,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应注重几个必要性原则,让情境创设教学法得到灵活运用。

1.启示原则

情境创设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给初中生明确的启示,以此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知识。因而,教师所创造出来的情境要能给学生启示,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平台。

2.真实原则

“符合书本教材,符合课堂教学,符合学习要求”,这是情境创设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真实原则的要求[1]。只有立足于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际,才能让所创设的情境符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合作原则

新课标对初中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里要学会合作学习。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参照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计划,如:通过计算机实践让学生懂得互相合作学习等。

二、计算机教学情境的有效形式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必须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完成计算机操作。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机教材来设计,以保证所营造的课题氛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目前,比较常用的教学情境如下:

1.问题情境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的大脑思维整堂课都围着问题思考学习。如:计算机有什么用?计算机有哪些构成?利用这些问题来引出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方面的知识教学,能够让学生立刻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使其能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生活情境

生活是许多学科知识的来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计算机知识来源,对初中生的计算机学习也是很有利的。如: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看到的计算机时,学生联想到超市、商场等都可以用计算机来算价格。一个小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无处不在,对学习计算机树立坚定的信心。

3.悬念情境

设置悬念是情境创设最有效的方式,其不同于问题情境中的提问,而是直接将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结果思考问题。如:我们能在计算机上聊天、听歌、看电影,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带着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思考,再引入计算机网络知识方面的教学,课堂效率将明显提升[2]。

三、高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随着初中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高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严格按照情境创设的四个形式进行,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情境模式,保证情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1.联系现实生活

陶行知说过:“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对于计算机教学,教师应利用好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从生活里搜寻知识、学习知识。

2.打好理论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也是计算机上机操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时,应做好充分的理论教学题材,在课堂上从不同的角度创设情境,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提供操作平台

对于现有的计算机机房,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在机房内开展实践技能的教学[3]。

4.注重差异教学

由于初中生自小成长环境不一样,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差异性特点设计情境。在创设情境的意境上,应设计易于理解的场景,让学生迅速反应过来以投入学习。

总之,初中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黄金时期,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对各类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若教师能把握初中阶段的教学对学生个人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邱志义.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问题[J].计算机教学,2010,18(5):20-22.

[2]凡德平.新课标下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改进[J].初中教育研究,2009,24(10):34-36.

[3]品文军.情境创设的常见形式与方法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9,36(13):65-6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吴窑中心学校)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下一篇: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