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

时间:2022-08-18 11:37:48

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

作者简介:於镭(1981-),男,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港口与航道工程,港口建筑

摘 要:港口建设工程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规模大、工序复杂等特点,在港口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港口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港口工程施工质量,成本,材料等方面的管理,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水平,确保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同类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床抛石 基床夯实 基床整平 水下混凝土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国力的提升,加快港口工程建设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港口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实现国家的海上发展蓝图,必须确保港口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强对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港口建设工程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港口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在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跟发达国家在港口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港口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施工管理经验,提高港口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港口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对港口建设工程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场管理人员应结合港口建设工程的具体特点,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不断的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为确保港口建设工程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测量控制

测量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研读施工图纸,对甲方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测量误差在测量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联合测量。为了施工方便,测量人员可根据港口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适当的地点建立自己的测量控制网。

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在放样时,利用复核后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进行局部点的放样,并定期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校核。当港口建设工程放样完毕后,测量人员应对放样点的准确性进行复测,以确保精度满足施工需要。

2、加强对材料控制

在港口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是构成港口建设工程结构的重要材料。施工前,试验人员必须将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委托给有相应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单位和甲方进行审批,经监理和甲方批准使用后,才能将混凝土用于后续工程施工,未经监理审批的材料,严禁将材料直接用于工程上。

对于港口建设工程的原材料,可根据施工单位的能力决定是送第三方有资质的试验机构检测或自己检测,例如,混凝土工程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含气量、砂、石子的筛分等常规性的物理检验,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的可自行检测,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原材料中杂质含量的检测等需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试验机构检测。为了确保港口建设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试验有关参数指标进行跟踪检验,并及时将试验情况反馈试验室,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减少或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3、港口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3.1基床抛石施工

在进行基床抛石作业时,为了加强工程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基床抛石与基床夯实流水作业面的形式施工,并按照施工图纸上基床的设计抛石的顶宽,如有需要需在岸上设立抛石边标,其断面由水上设立浮标进行控制。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需要使用装载机配合驳船,采取人工抛填,当抛石时船舶需横跨基床,如抛石基床厚度较小时,可采取一次性抛填完成。

基槽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如出现有超出设计标准的部位,且有淤泥存在,应及时进行处理,彻底将淤泥清理干净。为了确保基床抛石的质量,应选择无风化、无裂缝且级配较好的块石。在抛石时,需在基床顶面预留10cm的夯沉量,同时,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抛石质量的检查,并采用导标和水尺进行检查,以免发生漏抛,检查方法:取5~10m一个断面用水砣测量2个点。

3.2基床夯实

基床夯实时,通常需要进行分层夯实作业,施工人员通过在岸上设置一对导标,实现对基床夯实质量控制,分段夯实的搭接长度一般需要大于2m。在基床夯实前,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夯实试验,以确定科学合理的夯实控制指标。打夯时,施工人员应认真检查夯锤距船前边及距吊机中心的距离,根据每点夯的位置进行夯锤直径的确定。夯位确定后,在船上做好相应的标志,同时,根据打夯船下锚的角度、锚缆及水深,准确定位打夯的位置。

基床夯实后,需要对基床夯实质量进行检查,当发现补抛块石顶面积大于1/3构件底面积时,需作补夯处理。在基床打夯时,移船要对好导标,并且位置要确保准确无误,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夯实过程记录,防止漏夯。在检查夯实质量时,在已夯实的基床内取10m长的夯实段进行检测,在复夯过程中应确保夯锤排列符合要求,在不压半夯的情况下,打夯一次,然后对夯实后的基床进行检测,确保夯沉量小于3cm,否则,需要将整个基床进行夯实,直到再次检测时夯沉量小于3cm。

3.3基床整平

在进行基床整平时,应确保基床整平及基床夯实形成流水线作业面。为了确保基床整平的质量,根据基床的宽度,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同时,潜水员需在水下将基床整平边线放出来,并在整平线上每相隔5~10m放置一个混凝土块,用水准仪测量整平顶面的标高。潜水员对水下不平整的乱石,可用片石进行填充,填充完成后,认真检查基床整平极细平是否在±3cm范围内,在整平验收前,测量人员可对水下水准尺进行检查,并在整平基床的钢轨内侧1m处,每2m进行一次断面水准观测。

3.4水下混凝土浇筑

水下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沉渣的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处理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主要使用水下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导管的长度根据所要浇筑混凝土的深度确定,但应控制好管底距孔底的距离,一般控制在30~50cm,并且要保证导管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为了保证水下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配合比的拌制过程,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浇筑需要。初灌时,控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80cm以上,初灌浇完后的混凝土,可将导管埋深控制在2~4m范围内,并控制好灌注时无间隔。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不但需连续的进行作业,而且还应控制好距中心的距离,一般在5m内,在24小时后才能进行附近的混凝土灌注桩的灌注,否则将对周围的邻桩的混凝土的凝固产生影响。作业人员应采取措施防止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从漏斗的顶部流出来,使泥浆中的水泥稠度发生变化,造成测量困难。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认真管理管内混凝土的下降和孔内水位的升降情况,及时观察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以便准确地进行升降或拆除。当导管在提升的过程中,应确保轴线处于竖直居中位置。如出现钢筋骨架被导管卡住时,需要转动导管,以便使导管脱离钢筋骨架,然后将其移到钻孔的中心位置,当导管提升到接头露孔出口以上有一定高度时,方可拆除。

3.5浆砌石挡浪墙施工

浆砌石挡浪墙是港口建设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浆砌石挡浪墙的施工质量,每15m可设置一个沉降段,并在段之间预留宽度为2cm的缝,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在浆砌石挡浪墙施工前,需要对其底部进行处理,处理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浆砌石挡浪墙的砌筑施工。浆砌石施工前,必须对砌石的质量进行检查,必须确保砌石具有较强的硬度,且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也应满足要求,且在浆砌前采取坐浆铺砌,在块石之间留一定的空隙。

施工时,应确保第一层块石的大面向下,并将其放到基础的垫层上,当把第一层块石铺设完成后,对块石之间的裂缝需用砂浆填满,其次,将小石块塞进去,严禁将小石块铺完后进行灌浆处理,否则将造成块石之间有空隙。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做好预埋件的预埋工作,并确保位置准确,对块石之间的缝需用砂浆进行填充,砂浆应饱满、勾缝密实,施工人员在勾缝作业前可先进行洒水湿润,勾缝从上而下进行,先进行水平风勾缝,最后立缝勾缝。块石砌筑完毕后,需派人用草袋进行养护,以确保浆砌石挡浪墙的施工质量。

4、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港口建设工程中一个重要施工管理,施工前,成本管理人员制定成本计划,并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成本计划作出调整。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人员应深入到现场一线,对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当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差较大时,成本管理人员应对差异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然后,针对存在差异的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在港口建设工程实际中进行落实,根据落实情况检查措施是否有效,制定下步成本控制计划。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港口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涉及范围较广,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具体港口工程的特点,建立健全有限的管理制度,确保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做好工程材料、施工过程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港口建设工程的质量,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红娟,高职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郑仲炎,浅谈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3]吕燕,港口与航道工程造价管理浅析[J]管理观察,2011(11)。

上一篇:浅谈土建各类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管理工作等问...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