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歌创作与传播

时间:2022-08-18 05:57:31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歌创作与传播

随着班级文化理论的推广,班歌嘹亮已经成为班级管理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传唱班歌已经远远超出唱歌本身的意义,常唱班歌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不仅如此,班歌还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很好地表达和传播班级精神、班级价值观、班级个性等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在对已有的班歌研究作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及反思,本文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如何创作和传唱班歌作以下探讨。

一、班歌创作的三种基本模式

1.自编新歌

自编新歌模式,是指班歌的旋律和歌词都由班级自行创作。自编新歌的好处是可以根据班级文化的需要填写歌词,从而准确地将班级精神及相关内容表现出来。其不足之处是,自编班歌的旋律和歌词不能像流行歌曲那样因广为传唱而让人耳熟能详,因而缺乏传播基础,让学生从内心自然地接受有一定难度。自编班歌对创作者的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准确表达班级精神及相关内容,更要注意为所创班歌建立起良好的传播基础。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在自编新歌时,解决传播基础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经验:第一,发动全班学生参与班歌歌词的创作,以此让学生关心并投入事关班级发展的活动中来。学生感兴趣并为之努力的班歌,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第二,在班歌旋律创作上请有较高知名度的音乐专业人士主持或参与,不仅可以做到旋律优美,而且可以产生一定的“名人效应”,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班级的归属感。李镇西老师在1983年为其所带的班级创作班歌时,根据学生提出的请作曲家谷建芬帮助谱曲的提议,在作文课上安排每位同学给谷建芬写一封信,通过这种信件往来,不仅完成了请名家谱曲的愿望,也在班歌创作过程中在事实上请到了一位重量级的课外辅导员[1]。

2.借用名歌

借用名歌模式,是直接把与班级文化内涵相符的经典名歌用作为班歌。借作班歌的歌曲早已耳熟能详,具有较好的传播基础,因而易于推广。与此同时,因为歌词并不是为班级文化创作的,之所以被借用是因为其中有与班级精神相符的内涵,所以在该模式下产生的班歌与班级文化在匹配上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班主任通常要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或者是学生通过群策群力,才能选准歌词与班级文化相符的歌曲。事实上,要找到一首完全与班级文化匹配的名歌金曲几乎不可能,能够入选班歌的理由,往往是歌词中的“点睛之笔”,即歌词中能体现班级精神的精彩词句。有时,这种“点睛之笔”可能是在长期思索后的“偶然发现”中找到的。比如:某班虽然良好班风已然形成,但班主任对于如何提炼班级精神以及用什么方式传播班级精神,却没有自己满意的方案,一直处于思索之中。为此,该班主任曾组织以“我心中理想的某某班级”为主题的班会,甚至想借鉴的《十大军事原则》来概括班级优良传统,但都未能如愿。一次偶然的机会,班主任看到一篇关于步步高创办人段永平的报道,“为心头萦系已久的班级精神提炼找到了灵感”,于是,借用林依伦主唱的《步步高》作为班歌。歌词中那句“要做就做最好”,就是点睛之笔,与班级精神很匹配,是选作班歌的理由[2]。

3.套用名歌

自编新歌和借用名歌两种班歌创作模式都各有优点,同时也有各自的缺点。在最近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把二者优点结合起来的新模式——套用名歌模式。套用名歌,就是把名歌金曲的旋律借过来,把原来的歌词去掉,再根据班级文化的需要填写新词。借用名歌的旋律,有效利用了名歌金曲的耳熟能详所形成的传播效应,而据此填写新词则能很好地表达班级精神及相关内容,从而避免了原有歌词与班级文化在匹配上的问题。由表1可见,班歌创作的套用模式应该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

表1:三种班歌创作模式比较

注:本表由作者根据现有相关研究编制

二、班歌创作的基本原则

1.创作主体应是全体学生

钱梦龙老师曾指出,语文教学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把它对应到班级管理中来,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一部“老师导演,学生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班歌作为传承班级精神的载体,其创作不仅需要班主任用心引导,更需要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如果只有班主任唱独角戏而没有学生主演,就可能出现尴尬局面而不自知。比如:让学生觉得“班歌,有时只是老师想法的延伸,是师命难违的无奈”,因此,在相关活动结束之后“大家再也没唱过(班歌)”[3]。

进一步讲,学生在班歌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是简单的有学生参加,而是要尽量照顾全体学生的感受。某高三文科班60多个学生中只有5个男生,绝对主流的女生选了当时很流行的《挥着翅膀的女孩》作为班歌,男生完全被过滤了。于是,有一天班歌响起,当女生们一起唱到“see me fly”时,“从教室的角落里突然不约而同地响起了5个粗犷的嗓音‘洗—面—奶’”。虽然引得满堂大笑,前来巡视的班主任也被逗乐了,但最终“班歌实在唱不下去了”[3]。要使班歌获得全班认同,就要尽最大可能发动全班学生参与到班歌创作中来,实现群策群力。

当然,如果班主任事前做足功课,或者其所确定班歌歌词确能表达班级学生的共同情感,那么其亲自创作或选定的班歌就能获得广泛认同。除此之外,班歌创作一般不要由班主任直接担当,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作内容应该贴近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讲,班歌创作就是班级这个具体而微小的社会中的文艺创作,因此,它也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才具有生命力。对此,我们不妨以校歌作类比。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了传播校园文化,大部分高校和不少中学都自编有校歌,它们的歌词和旋律都很优美,不过,校歌虽好,唱的人却很少。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太过高雅,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感受。一般而言,校歌的旋律都比较庄重,自编班歌的旋律也大多有这个特点。问题更突出的是歌词,经常会像学生感觉的那样“歌词有点文邹邹的”[3]。班歌创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班歌也就失去了传播基础。因此,无论旋律还是歌词,班歌创作都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都要与学生的发展状况、兴趣爱好和情感情绪结合起来。

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变化节奏越来越快,班歌创作有必要感受并跟上时代的变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自编班歌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少先队有队歌,学校有校歌,可一个班级有自己的班歌,似乎还是一件新鲜事。但唯其新鲜才会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8]。现在,无论社会生产水平还是人们的文化需求,都已今非昔比,自编班歌的传播效果也会相应地减弱,因而班歌创作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已有的相关研究作统计,能较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见表2)。

表2(单位:次)

注:本表由作者根据现有相关文献编制

通过表2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1)八九十年代的班歌创作采取的基本上是自编班歌的形式,而2000年以来,主要采取的是借用或套用名歌的做法。(2)2000年前后两个时期的数据对比表明,自编新歌作为班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模式,在今天仍然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只要运用得当,自编新歌仍旧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当然,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采用该模式,对于班歌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无论是数据的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借用或套用名歌,利用其已有的传播效应为班歌造势,已经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班歌创作模式。

3.创作过程应当灵活多样

班歌创作虽然有三种基本模式,但每种模式的具体运用都应灵活多样。当前已有的研究中,大概有以下几种形式。

(1)抓住各种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借势推出班歌。班级文化建设是符号行为与实体行为的有机结合,利用班歌传播班级精神是一种符号行为,它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体行为所创造的班级优势和班级特色及由此产生的“势能”。因此,在取得班级优势、体现班级特色,尤其是学生情感出现激荡和共鸣时,开展班歌创作这种符号行为活动,就会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9]。比如:湖南省龙山县实验小学某班,李梅同学从3米高的地方摔到水泥地上,住院期间同学们轮流为其补习功课。这种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创造了奇迹,李梅竟然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年级第一名。感激之余,李梅写了一首反映全班心声的自由诗。在大家的建议下,又请音乐老师谱曲,最后一致推举其为班歌[10]。

(2)在解决班级具体问题时意外收获班歌创作的果实。事实上,班级文化就是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积淀起来的。好莱坞的纪实电影《热血教师》中,罗恩·克拉克老师著名的五十五条班规,都是在解决班级的具体问题时形成的。其中第四条班规,是在纠正学生吃饭不排队的习惯后,启发学生形成的。班歌创作在不少时候,也是从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入手而意外收获的。比如:某班的班歌是王力宏的《爱,因为在心中》,最初是为鼓励一位因病不得不退学的学生,由其他同学为喜欢王力宏的他齐唱送别,后经大家提议将其变成班歌[11]。江苏镇江实验小学某班,为解决开学第一天住宿生的恋家之苦,班主任用齐唱《相亲相爱》来开解,由此该歌演变成为班歌[6]。

(3)利用班歌创作对传统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具有“把萝卜刻成花”的特点,小小创意往往能获得大效果。对班级管理的传统方法进行适当创新,不仅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在内容上能与班级文化较好地衔接起来。班歌创作有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比如:湖南常德桃源师范某班,班主任有感于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影响力,决定以班歌编创为形式组织文娱委员竞选[7]。江苏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曾组织全校性的“唱响班歌树班魂”活动,由师生共同创作的班歌响彻校园[8]。安徽马鞍山二中,在某次校运会期间,每班都展示了班旗和班歌,为校园运动平添风采[9]。

(4)班歌创作可以打组合拳。成功的班歌创作也许是偶然的,但偶然背后一定有必然,事先一定有相关的积淀。其过程也应该是一套组合拳,看似简单的“一招搞定”其实背后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在现有的研究中,李镇西老师在1983年组织学生创作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的案例[1]和江西省樟树市三桥初中陈小明老师创作班歌的案例[10]都是经典的组合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怎样用班歌传播班级精神

在现有的关于班歌的文章中,有不少都提及创作完成后班歌时常响起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了班歌创作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利用班歌传播班级精神文化的途径。然而,目前的研究关注的基本上是如何创作班歌,如何传唱班歌只是附带的,因此,相关描述都比较抽象。事实表明,如果只是抽象地理解班歌要时常唱起来,不看时机、不分场合地要学生唱响班歌,学生有可能因认知饱和而产生抵触情绪。结合作者本人的实践经验及反思,本文就怎样通过传唱班歌高效传播班级精神提出以下观点。

1.把班歌纳入班级礼仪,经常传唱

台湾著名企业家、管理专家余世维曾在一次讲座中指出:“许多许多行为成为习惯,许多许多习惯成为文化。”习惯化的行为,尤其当这种行为上升为一种仪式时,可以加深组织成员对于组织文化的集体记忆。中秋节吃月饼和春节吃团圆饭,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仪式化活动。随着这种仪式化活动年复一年的进行,“家”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为此,联合利华公司曾在其识别标志“U”字符号的外面特意加了一个像房子的五边形,给人家的感觉。同时,又在这个五边形下面加了一句“有家,就有联合利华”,以有效地占领中国市场。对于班歌传唱而言,唱国歌仪式有更加直接的借鉴意义,每当庄严的国歌唱响时,那令人热血澎湃的歌声就是最好的爱国精神熏陶。因此,要利用班歌传播班级精神并获得尽可能多的认同,首先要把唱班歌仪式化。在班级发展的重大活动、重要场合中,唱班歌要像唱国歌一样作为重要的仪式出现。通过这种方式,以一种比较庄重的氛围来强化班级精神。

2.将班歌融进学生情感,胜战叩歌

如果只有传唱,不与班级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局面结合起来,班歌就不可能成为班级精神的有效载体,只不过是一种普通娱乐活动而已。因此,要强化班级精神,不仅在常规上要把唱班歌当作一种礼仪,而且要善于创造和把握时机,积聚传播班级精神的势能,然后借势传唱。

班级精神实际上就是对取得班级优势和班级特色的优良传统的提炼,要使班级精神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摆设,就要善于把握班级取得优势、彰显特色的有利时机,借着学生情绪高涨的有利态势,激发学生引吭高歌,从而把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与班歌结合起来。这种情况也就是古人所讲的“胜战之卒,叩鞍而歌”。对于军队而言,“胜战”之后简单随意的“叩鞍”歌唱,不仅是一种喜悦之情的自然流露,更产生了一种激励士气、凝聚人心的强大气场。采取“胜战叩歌”的方式传唱班歌,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因认知饱和而产生厌烦心理,使嘹亮的班歌声绵延不衰,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对班级精神的认同。这样,在以后遇到困难时,学生也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班歌,甚至在潜意识里把班歌当作胜利的象征,将其作为激励自己的“法宝”[2]。

3.对班歌进行适时解读,不断完善

班级文化是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子集构成的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班级精神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班级文化其他要素紧密联系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形态。一般而言,班级精神的有机形态包括三个层面,即班级精神的符号象征、班级精神的内涵解读和班级精神的故事承载(见图一)。

图一:班级精神存在状态示意图

班级精神的符号象征即平常所讲的班级精神,它往往被概括为一句很精炼的话。它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精神产生集体记忆的标签,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班级精神的一种符号。班级精神的内涵解读则是对这种符号象征的完整诠释。对此,不妨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来作类比:“实事求是”是该思想路线的符号象征,其内涵解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后者完整地诠释了前者。

班级精神的故事承载,实际上就是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体现班级精神的各种班级典故或者“班级传奇”。这大体上就是经典企业文化理论所主张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story”,即蕴含了企业文化的、能够传播开来的关于企业的经典故事[11]。以著名的海尔文化为例,“忠诚到永远”可以说是其企业精神的符号象征,而像“张瑞敏砸冰箱”、“洗地瓜的洗衣机”、“售后人员从青岛总部坐飞机赶赴维修现场”等故事,则从产品质量管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满足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承载了“忠诚到永远”的企业精神。

同样,班级精神也可通过故事比较完美地展现出来。比如:前面提到的某班以林依伦主唱的《步步高》为班歌的例子中,其班级精神的符号象征为歌词中的一句“要做就做最好”,其内涵被解读为“未雨绸缪、艰苦奋斗、力争上游、不断进步”,其故事承载为初一下学期排球比赛的精彩夺冠以及语数外三科统考全校第一、初二上学期开始的“物理回回第一”、初二上学期开始的数次期末考试全校第一和初二下学期的生物、地理会考全校第一等一系列学生在体育竞赛、学习成绩方面通过努力拼搏创造的班级故事[2]。班级精神的符号象征、内涵解读和故事承载就像是一朵花,符号象征是其中的花蕊,内涵解读是花萼,故事承载则是花瓣(见图二)。一个班级的班级精神要真正光芒闪烁,除了花蕊是真正的精华以及花萼能起支撑作用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作为故事承载的花瓣要数量足够,且每一瓣都要鲜艳有形。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中,组织文化建设都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积淀的过程。中国人民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由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的具体规定开始,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发展完善的。班级精神作为一种有机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样需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形成。因此,班主任在组织传唱班歌时,一定要结合班级发展状况对班歌中蕴含的班级精神作出适时的解读和阐释,使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班歌的诞生——我的从教之路(六).语文教学通讯,2003(17).

[2] 周勇.我是怎样建设班级文化的.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3] 丁丁.班歌,你喜欢吗.中学生百科,2011(15).

[4] 李迪明.我们的班歌这样诞生.人民教育,1992(1).

[5] 黎燕.班歌的诞生.湖南教育,2002(10).

[6] 任嘉琪.我们的班歌.小学生作文向导,2007(11).

[7] 龙熙银.想起了咱们的班歌.湖南教育,2002(10).

[8] 陈志君.唱响班歌树班魂.学校管理,2007(4).

[9] 徐顺.班旗升起班歌高唱.安徽教育,1994(11).

[10] 陈小明.班歌悠扬——一次成功的校园歌曲引领尝试.教师博览,2011(1).

[11] 小阿瑟·A·托马森,A·J·斯特里克兰三世.战略管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线描人物画的美术教育价值探析 下一篇:从评选过程透视名师评选中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