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三点思考

时间:2022-08-18 12:33:38

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三点思考

一、注重初、高中的衔接,加强兴趣培养

初中物理多以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主,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物理思维含量较低,多数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较浓,学习成绩也不错。但进入高中,由于课堂容量的增大,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对物理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等因素,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理解、把握不到位,在学习、应用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从而对物理学科“望而生畏”,成为物理学科的“学困生”,久而久之,便失去兴趣。因此,解决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高中一年级首先接触的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力学,既是物理学的基础,又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教学中,若不能使学生在零碎、分散、繁多的知识事实中建立物理情境,形成物理概念,并发现和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建立扎实的物理基础,而“水过地皮湿”,或“夹生”过去,其后果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高中一年级的物理课程教学,要重视初、高中的衔接,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切忌急于求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要营造一种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他们以前不知道的事物,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或让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问题的思考,得出一个结论;或给学生一个机会,自己去判断、去讨论、去交流、去获得信息的学习氛围,达到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的教学目的。

二、搞好专题教学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是拓展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挖掘更深更透,是物理知识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专题教学与模块教学相辅相成,增强不同模块知识之间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物理专题教学可以系统讲解物理方法和思想,挖掘物理的内蕴,使物理学科的科学思想发扬光大。专题教学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物理思维方法,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思维支持;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可以很好地落实新课标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实验专题,让学生动手做,使学生较集中地进行系统的实验操作;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不再感到物理实验无从下手,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在每章或每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安排知识应用的专题,系统分析自然现象、生活中的问题和物理知识在高科技中的应用,使学生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万有引力》一章可以安排卫星专题,详细介绍卫星的发射、轨道等,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有关卫星的知识。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可以很好地落实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专题教学,使学生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式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的基本思路,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并利用其解决物理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模块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专题教学。课程设置一般都采用模块教学,例如,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课程标准将物理知识分为若干模块,学生从不同模块中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体会物理学发展对人类文化、社会的影响。这一做法的实质就是将物理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专题进行教学,所以现行的模块教学也可以称之为专题教学。在模块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一些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的专题,可以进一步拓展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更透彻,同时增强不同模块间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三、搞好复习课

物理复习课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既使知识覆盖面扩大,又能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的主干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帮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在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重视结构图在物理复习中的作用。

如果复习课总是从复习教学的查漏补缺出发,将新课教学中没有到位的难点在复习课中多次重复或根据大纲要求不断细化,结果将导致学生虽然对零散知识掌握较为精细,但对知识结构全貌却没有系统理解。在解决问题时出现虽然能解得正确结果,却不懂问题的实质和解题原理的情况。复习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概念、规律间的逻辑联系,即弄清各个基本要领和规律在一个整体中是以何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在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在复习课中画知识结构图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将物理学的一些基本要领和基本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示成图表形式,即可得到知识结构图。对于学生来讲,知识结构图能够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能够使他们从知识的结构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也能增强和保持记忆。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能自学。复习不能只是单调的重复,而应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学习,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由于有以往的学习做基础,在复习课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主动学习的自由空间。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给学生进行主体活动的机会和形式。基于上述认识,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力求创造条件,发挥学生在复习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复习课模式中,“师道尊严”扼杀了一部分学生的创新欲望。刻板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应试教育“重死背、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维,使得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应使学生养成敢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复习课也不应例外。因此,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讲解、分析和教师的点拨,有所启发和顿悟。

上一篇:物理课堂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