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的英语教学,趣味性的英语课堂

时间:2022-08-17 04:50:13

情境化的英语教学,趣味性的英语课堂

摘要:英语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进入现实课堂,极大丰富师生英语教和学手段,拉近师生距离,激发教师教学热情,焕发学生学习激情,提高教学效率,具有行之有效、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本文主要从英语教学情境生活化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情境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策略英语课堂

当前,英语教材信息量多、难度大、跨度广、能力要求高,教材编写大众化相当普遍,各种版本教材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深浅度参差不齐、难以有效区分,基本难以满足各个阶梯、各个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适应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师生英语教和学磨合,师生彼此之间的教学底细、配合程度了如指掌、知根知底,难免使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鲜感和热情渐渐褪去,疲劳感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重燃他们的学习热情,重焕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成了英语教学重中之重的难题。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逐步开展和普及,这种教学策略必然会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一、科学地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描绘活灵活现的英语课堂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手段,创设全新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特定的语言教学情境下,产生理解和运用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唤起师生情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觉地融人课堂的交际活动,师生间的情感共鸣与碰撞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然语言习得环境,有多少英语教研专家孜孜以求。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激发学习热情,情景交融、寓教于乐、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当堂达标,生龙活虎的英语教学课堂正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

1、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情境模拟化。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兴趣导入至关重要。学生英语学习缺乏真实的语境,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初级呈现阶段,教师应该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作、表情、身姿、手势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新语言现象变成具体的、形象化的、立体的直观影像呈现给学生,既达到了语言输入的任务,完成了理解新语言的功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教材和课堂经过教师的灵活处理,变得富有情趣,一幕幕热情高涨的学习气氛,一张张思维活跃的笑脸展现在英语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英语就在生活身边,感受英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产生乐学,善学,愿学的强烈欲望。

2、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英语会话过程实践化。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会话工具,运用方必须在各种不同的语境场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交际句式,也就是说,在生活中运用英语。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具备前瞻性的教学视野和教学策略,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英语教学课堂,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讲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英语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如针对动物新词:fox,panda,tiger,wolf,dog,ca,elephant,pig信息输入环节等。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课堂,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动物生活习性资料:饮食、声音、形态、行为特征等。课堂边让学生表演动物的姿态特征,边呈现新词汇,并辅之以各种灵活的具体句式表达,千姿百态的动物姿态吸引全班学生注意力,教完生词后,再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进行活动表演,学生对动物的模仿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对有关句型运用也恰到好处,活动课堂舞台剧表演味道十足。教师教学手段只有真正用在学生的心坎上,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贴近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就能产生较大课堂效率。

二、巧妙掌控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灵活地运用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是千变万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皆有其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和短板,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手段也不例外,这就涉及到巧妙运用的问题,生搬硬套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教师需要多动大脑思维,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口味,最终目的是产生最佳的课堂效率。有些课型教师应用起情境教学手段得心应手,而有些就没那么容易。比如,活动课、对话表演、句型操练就比较适合该教学法。而语法课,阅读课该如何巧妙运用情境教学,使其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更上一个台阶。这是令广大英语教师头痛的课题,我在阅读教学中,就常利用学生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学生耳濡目染等生活情境导入目标课堂,通过师生一系列自由对话交流,把学生不知不觉引入本节课的核心,顺理成章的、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重点。学生的兴趣被深深吸引,有一股强烈地继续了解故事进程的欲望,求知欲被激发,我继续以问题形式搞竞猜活动(主人翁的结局怎么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请学生打开课本自行了解主人翁最终的结局。这就是我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巧妙处理阅读课的课例。当然,这样处理方式学生只能了解全局,具体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提高就要看教师对文章语言细节表达训练。下一步骤,教师就要有意识按时空先后顺序,呈现本课新知识点提示逐个问题展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流畅性、准确性、运用灵活性进行训练,由点到线,以线带面,促进学生语篇复述表达能力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教法都有其灵活的应用范围,这就需要教育者勤心研究和钻研,在受教育者身上产生最大的教育效率。只有教的有方,才能学得有法。教法与教材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双向关系。我们必须以学促教,以教示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加大教师生活化情感投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西方学术期刊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是一对统一体,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解决情感体验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在具体的课堂语言教学实践中,教师情感的倾情投入与学生认知速度和语言学习效率是成正比。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意愿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师授课的生活化情感艺术和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所左右。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充满激情、精神饱满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感投入感染学生、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生活化的教学实例,旁征博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情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创造性思维活动给予鼓励和保护,而对学生的错误应予以技术化处理,在适当的时机,以婉转的方式、恰当的语言表达让全体学生共同关注,淡化个别学生的零星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此应该不言自明,师生之间的共识和默契,教师的需求就能化作学生的自觉行为,极大增强其信心,并更加努力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来分析,最优秀的教师、最完善的教材、最有效的教学法均无法替代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请和自觉性。而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热忱、亲切大方”的,总是渴望教师在教学中以积极的情感,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教态,灵活的教学策略贯穿于课堂。而无论教师采取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目的,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到真情与关爱。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上一篇: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读书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