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7 02:39:34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以其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进入语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运用语言描绘、引入音乐、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法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语文

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社会生活,带入大自然,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教师通过精美语言的描绘,使美好的生活场景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真实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对语文素材的理解。例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提示语”:“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老马亲切地说”等等。为了突出“提示语”,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人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提示语,感受语言的感彩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会从生活中提炼语文知识。

二、运用图画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小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以韵文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些科普知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本文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画,让孩子们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感悟科普知识,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更要在美的享受中主动去交流,在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画笔走进语文课堂,学生动手画一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小动物走进雪景后留下的脚印,生动的形象,把孩子们的心都牢牢地吸引过来,紧紧地随着老师的引导去体会去陶醉,好像自己就在小动物们中间,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口语交际训练轻松进行。

三、巧妙运用语言描绘情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接触教师的语言。学生善于模仿,有严重的“向师性”,所以教师用自身的语言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语言范例,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例如:《我爱大山我爱家》一文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接触这篇课文,给人的感觉既是在读诗,又是在赏画儿,也是在聆听一首轻快的协奏曲。“闭上眼睛,你听,小溪在山间欢快地唱着歌,鸟儿叽叽喳喳,那是在和溪流应和;你看,金竹林在倾听,绿山茶已沉醉。就连那山路,也是那么多情,弯弯曲曲,婀娜多姿……”。教师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描绘家乡大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语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主动走进教材,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索语文教材的内涵,深刻理解教材含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上一篇: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下一篇:小学情趣式作文的练习途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