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时间:2022-08-26 06:14:46

谈谈如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9-000-01

摘 要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效的人才已经成为了企业兴衰的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是一棵大树,对于大树的根、茎、叶,培训部门应该施以不同的养分,这样企业才可以枝繁叶茂,直冲晴天。所以针对培训我们想要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就必需注重培训的针对性。

关键词 企业 培训 实效性

一、为什么培训效果不佳没有培训实效性

(一)没有对培训的人员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研究。要对需要培训的员工做摸底调查,某些员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学习。在人力资源培训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机制不健全,缺乏沟通或不沟通。主要表现在,职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具体业务分配,在其领导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具体的业务开展,部门领导则通过员工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认真程度、积极性等等对员工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实际业务中的个人能力缺陷。但是,因缺乏最基本的培训需求沟通机制,业务部门未能及时详尽的将需要提高的“短板”向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做出真实、全面、详尽的沟通,这就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时效性。另外,科技在进步,知识性时代,各项业务知识都在不断的被刷新,如果业务部门未能主动地提出培训申请,导致员工部分技能落后、脱节,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可见,培训、业务部门的互动机制是开展培训需求分析的至关重要的最基本的载体。更深层次的讲,把先进性、广泛性的要求紧密的结合起来。理论性和实际性的要要结合起来。在深化企业改革健社的实际进程中,我们企业的职工及其思想状况都随着改革的步伐去发展。而且,由于每个职工的岗位不同、经历不同、文化差异、觉悟不同和品为价值观等的不同,其接受时间和培训效果也会存在极大的差距。

(二)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领导固步自封,思想落后,不支持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他们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不能有一个正确的培训意识,特别是在培训初期,讲师的水平等问题不佳,领导就会特别的排斥培训,过度压缩培训支出,为了应付国家或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把培训当成是一种形式,一个不得不执行的工作流程,应付了事,给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次员工的逆反心理,有的资历老的职工居功自傲,学历高的员工有的对培训也是嗤之以鼻,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培训的时效性。

二、解决方案

(一)针对性的培训

人力资源要因材施教,不同类型的培训要按照学历、参见工作年限、岗位等进行不同的培训,对不同级别的职员也要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针对毕业生的培训,要设立具体工作的实践性培训,并且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比如我单位设立“话务员业务比武比赛”,每个毕业,另外找来有经验的不同部门的业务经营对毕业生进行集中训练,快速掌握实际的工作技能,了解我们进步的企业文化,感受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实力,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快速入门,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踏实为企业工作。

培训之前要和领导多沟通,对于具体的培训要做出详尽的培训报告,报告中要详细阐述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具体列举出培训的预期成果,培训等给企业的发展创造出哪方面的间接或直接效应。

领导从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的角度,物质、人力、时间等方面给予我们以支持,倡导员工把培训工作与业务工作恰当的结合起来.另外,在领导业务相对轻松时,也要着力安排对领导的培训,开拓领导的视野,开放领导的思想等,这也是增强培训时效性的必要环节。

与各个部门加强沟通。尽量避免工作任务与培训时间的相互冲突,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规律,针对不同的业务高峰期尽量避免安排培训项目,比如我们联通企业不同的岗位,作息时间相差就很大,工作高峰也是何意预测的。每年年初将计划下达到各部门,让各部门统筹安排培训和生产工作时间,这些都会争抢培训的时效性。

(二)理论性讲课的改进

不再是单调的单一的纯理论性授课。人力资源或培训部首先对讲师的课件进行审核有,这样也会避免老师,备课不充分,应付了事赚课时费的现象发生。课件要丰富,合计增加一些事实要点、案例分析、动画制作,做熟悉的标准企业职工录像等,当培训过程氛围轻松、印象深刻,也会一定程度上减轻职工的排斥培训情绪。

三、小结

总之,企业长足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伴随市场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人才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和有力王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是企业提升职工技能和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培训的实效性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搞好培训的时效性也是我们人力资源的重要责任,是企业发展对我们的内在要求,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柳溪.提高电力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

[2] 朱金潮.企业提高培训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上一篇:以石圪节精神为指导,转变思路适应新常态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队伍稳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