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素质教育中课堂优化能力运用的思考

时间:2022-08-16 02:27:10

英语素质教育中课堂优化能力运用的思考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英语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着眼于他眼下掌握了多少个单词和句型。先成人,后成才,英语教育也同样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项历史使命。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

而英语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关键。

一、优化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营造学习氛围,创建会话环境。

英语学习中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就是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所谓“软环境”,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课内外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发挥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能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四、优化教学方法,加强运用能力。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在“五步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仅要随着各个步骤的变换而改变,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千方百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我们要努力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于一炉,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

当生活中这些熟悉的画面再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学生自然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他们会揣摸不同身份人物的心理,模拟出各种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汇贯通,分散和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总之,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只要我们坚持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则迎接我们的必是素质教育之树所结的累累硕果。

上一篇:雅诺什讲格林童话 下一篇:游览衡山悬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