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探析

时间:2022-08-16 07:14:55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探析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成了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以及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上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融资偏好对我国上市公司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和负面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上市公司 融资偏好 改善

据中国证监会2013年3月证券市场筹资统计表显示,2012年全年股票市场境内首次发行金额为1034.32亿元,再筹资金额中定向增发(现金)1867.48亿元,配股121亿元,公开增发104.74亿元;债券市场筹资总额为2629.02亿元。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巨大成果,但也显露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资金筹集上的一些问题。上市公司表现出极其强烈的重股权融资、轻债权融资的偏好。股权融资偏好极其不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现状

(一)内源融资比例偏低

根据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的融资情况来看,我国不同行业间内源融资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内源融资所占比例都较小,其中最低的建筑业只有15%,而最高的采掘业仅为47%,不足融资总额的一半。从平均水平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在30%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55%以上的内部融资比率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融资水平明显不足。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筹集到更多资金,融资方式主要选择的不是成本低、风险小的内源融资而是外源融资。

(二)股权融资偏好强烈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水平一直较高,股权融资比例一直保持在75%以上,一度高达2010年的90%;从融资规模看,由于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股权融资金额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但是每年股权融资均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2010年股权融资额更是达到了11953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从上市公司数量上看,2006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为1434家,而这一数字在2012年达到了2494家。而我国债券融资,虽然近几年不同程度上有所增长,但就其增长规模和融资金额而言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和我国股权融资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非常热衷于股权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具有非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成因及负面效应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成因分析

1.经营业绩不佳限制了内源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资产收益率偏低没有为内源融资创造优势条件,反而大大限制了内源融资,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比例偏低。

2.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

据统计,2006—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筹资金额达50141亿元,而通过债券筹资仅为9680亿元,不足股票筹资额的20%。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公司数仅为48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9%。我国资本市场不均衡发展最终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畸形资本结构。

3.股权融资成本实质上较低

一方面,由于我国对股利支付没有太多的约束条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将小部分盈利分配给股东,更有甚者不分红。这种极低的股利支付率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实际较低;另一方面,债务性融资所筹资金必须到期还本付息,对于现金流一直吃紧的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性融资所面对风险较大,相比于没有还本付息压力而且没有使用期限的股权融资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于股权融资。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负面效应分析

事实证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非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融资偏好与国际上认可的优序融资理论是相悖的,那么这种融资偏好会给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这种融资偏好的负面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优化融资结构,打击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三、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建议

(一)外部环境建设

1.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完善法律制度环境

应该提高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以及增发股票和配股的门槛,杜绝上市公司“圈钱”行为;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让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管理者能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环境和资金使用情况真实了解;强化政府相关机构的引导和监督功能,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要有严格的打击和制裁。

2.提高投资者素质,改善投资者动机

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使中小股东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他们更了解市场行情,树立起良好的投资意识,减少投机行为。这样可以从根源上优化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使上市公司树立起对投资者的责任观念。

(二)内部环境建设

首先要做的是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国有股减持,打破“一股独大”现状,实现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其次,培育一批优秀的机构投资主体,这有利于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再次,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必须构建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来激励和约束经理人。

参考文献

[1]陈伟鸿,黄关华,李玲.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王常柏,骆志芳.金融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高明华.公司治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上一篇:市场营销的策略与方法解析 下一篇:我国地区人力资本不均等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