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札记

时间:2022-08-16 06:17:0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札记

教授《烛之武退秦师》,除了被烛之武雄辩的辞风所折服外,研读全文,透过看似明白易懂的文字,仍感疑惑颇多,思考记录于下:

一、敢以烦执事

课本注释此句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话。”独立地看这句话,这样解释似乎没有问题。但如果和上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起来考虑,译作:“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么)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意思就让人难以明白了。因而在不少参考资料上出现了不同的译法。如人教社出的《教师教学用书》就将全句译作:“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此译法句意通了,但难通事理情理,理由是:秦国已兵临城下要消灭郑国,如果有利可图,用不着郑国这方来道“烦劳”,郑国人也不可能向秦道“烦劳”。作为外交使节的烛之武更不可能“夜缒而出”去对秦伯说:如果灭郑对您有益,就烦劳您的手下把郑国灭了。这会严重毁损烛之武不亢不卑的外交家形象,作为《左传》的经典名篇不会出现这种败笔。

再看《古文观止》(刘世南、唐满生译注),将全句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麻烦你们也值得。”这就把原文译得语意含糊了,“值得”一词不明所指,如此译,也欠严密。

那么究竟如何译才准确呢?以笔者之见,此处原句有问题,可能性有二:一是漏了否定词,二是错标了标点符号。二者相较,后者可能性大。标点是后人加的,如果句末用疑问号,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敢以烦执事?”“敢”作反问副词“岂敢”解,领起全句,比作谦词解更合理,因为句中“烦”“执事”都有谦敬之意,再加个谦词,反而易把烛之武表现成一种媚态,这与其形象不符。同时,此处用一反问句,与后文三个反问句相呼应,使烛之武的说辞显得既委婉而又不容置疑,从而更具说服力。这样一来,全句就可给出一个句意顺畅又合情理的翻译:“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岂敢用这种方式麻烦您?”

二、夜缒而出,见秦伯

先来看《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如此翻译既欠准确又失规范。一是译句主语不一致,用绳子将烛之武放下的是他人,见秦伯的则是烛之武;二是“见”解为“去见”不规范。作为使节的烛之武应“拜见”或“谒见”秦伯;三是句中只译出“缒”的动作而未译出“出”的动作。两动作不能含混成一个动作,已有人作过论证,此处不再赘言。笔者认为,“缒”和“出”虽系两个动作,但“缒”的结果实际上人已到了城外,也即已“出”去。“缒”侧重强调出城的方式和过程,而“出”则强调“缒”的结果,译句中应将两个动作都体现出来。因而,此句拟译作:“夜晚,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子下了城楼,出了城,去拜见秦伯。”或“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上放下去,烛之武出了城,去拜见秦伯”。

三、以乱易整,不武

课文注释:“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乱,指打完仗后军队散乱。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而《教师教学用书》则译作:“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参详二者,各有可取,各有不当。课文注释把“以乱易整”解为“用散乱代替整编”,其语意指向军队的队列状态,显然与“不武”搭不上界,如此翻译过于表面化。但后面对“武”字的补充注解是恰当的,今天俗语“以强凌弱,胜之不武”中的“武”就保留了这一词义。而《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则前部分略好,而将“武”译成“勇武”则不恰当。

笔者认为,这里的“乱”和“整”是指两种相对立的状态,是就整个春秋时期的局势而言的。“整”指各诸侯国间处于无战状态,可解释为“有秩序”或“稳定的”,“乱”则指各诸侯国间处于战乱状态,可解释为“无秩序”或“混乱”。因为,据我理解,晋文公所言“三不”所指是依次由小到大有逻辑顺序的:“不仁”只针对秦穆公有恩于己而言,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不知”是针对秦晋盟友关系而言,是国与国的关系;“不武”则是针对整个春秋时期全面而言,是整个时代的稳定还是战乱的问题。一旦晋对秦动武,就会让众多诸侯卷入(如两年之晋楚城濮之战),这样就必将打破原来相对稳定的局面,造成战乱,这是有损用武的道义准则的。因此,此句应译作“用混乱的局面代替稳定的局面,这是不讲道义的”较为恰当。

以上是笔者对《烛之武退秦师》文中三个句子及其有关注释的一些思考,很不成熟,权应“教学之道,常教常新”之语,欢迎同仁多加指正。(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古汉语教学的立足点 下一篇:物理教学要“能收”更要“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