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诸强 第5期

时间:2022-08-15 10:47:26

反击

点击大豆进口10强企业

大豆物小,影响却大。它既是重要的蛋白食品和食用油脂原料,又是饲养业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日趋增加。1995年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0年又晋升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且,作为中国唯一与世界接轨的粮食作物,早在1996年,中国大豆产业即已向国际市场开放。在巨大的市场空间驱动下,近几年来,跨国粮食企业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加快了对中国大豆加工业关键环节的渗入。现在,中国大豆实际压榨能力的85%已为外资所控制。

国外大豆大量涌入,对中国农业形成了直接冲击。同时,中国大豆进口依赖度的不断提高、跨国粮食企业对中国大豆产业加工及贸易环节控制能力的逐步增强,也使大豆成了中国粮食安全链条上最为脆弱的一环。可以说,中国大豆行业危机重重。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大幅增加,价格剧烈波动,又使这一危机愈发明显。当年中国大豆进口规模达到3743.6万吨,比2007年增长21.5%,再次刷新年度记录。而金融危机重创国际市场信心,国际大豆价格的大起大落也直接传递到了进口环节。中国大豆进口价格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飙升,8月达到661.5美元/吨的历史高点,随后一路狂跌,年底跌至423.9美元/吨。但即便如此,全年大豆进口均价的同比涨幅仍超高达56.5%。

面对国外大豆的汹涌来势,以及外资在国内大豆加工领域的呼风唤雨,“拯救大豆”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国家于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限制外商投资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等项目;2008年9月3日,中国又出台了《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大豆加工业的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

劲风起波澜。在政策调整下,尽管外资企业主导中国大豆进口舞台的格局没有根本变化,但内、外资进口实力正演绎着令人欣喜的局部改变。内资企业开始绝地反击,逐步收复被外资蚕食的失地。这其中,国有企业率先发力,成了这场“拯救大豆”行动的开路先锋。2008年,国有企业大豆进口量增速达到64.2%,比中国大豆进口量整体增速高出42.7个百分点;在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中所占比重恢复至25.9%,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与此相应,2008年,共有3家国有企业入围大豆进口前10强,比上年增加1家,且这3家企业均跻身当年外贸进口100强。其中,中储粮东方经贸有限公司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大型国有粮食流通企业发挥了领跑作用,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1倍和14倍,不仅为内资企业夺回了大豆进口“状元”和“探花”的席位,而且凭借大豆单项的出色表现,在200强总榜单中成功晋级100强,首次上榜即位列第22位和第61位。

2008年,外资企业仍掌控着中国大部分大豆的进口节奏,其在当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中的比重仍高达58.2%,且在大豆进口10强中占据6席。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大豆进口领域的扩张势头已明显收敛,相对于高歌猛进的国有企业,进入10强的外资企业已出现明显分化:一种是稳扎稳打型,即大豆进口保持稳定增长并以此继续盘踞10强位置的企业,如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第二种是跳跃前进型,以邦基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为代表,其2008年大豆进口成倍增长,首次闯入10强,位列第9;第三种是日渐式微型,即进口大豆出现同比负增长的企业,如益海(连云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其中后者的大豆进口量同比降幅高达55.1%,由冠军宝座跌落至第8,其在外贸进口200强总榜单中的位置也相应由第84位跌至第129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拯救大豆”不仅是一场关系国内粮食安全的“保卫战”,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从产业角度看,中国大豆产业还存在自身“短板”,进口依存度过高的现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扭转。而且,中国大豆属于土地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具有非转基因、高蛋白的优势,但无论是出油率、单位面积产量,还是产业组织化程度,都远远低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产豆国的水平,因此国产大豆的单位产品成本高于进口产品,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从贸易角度看,中国大豆供应高度依赖进口,本土企业不得不在价格上受制于人,大洋彼岸的芝加哥期货市场成了中国大豆价格的主导风向标。而且,定价权的缺失也使中国对大豆行业的政策调控多少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自2006年以来,国际大豆期货价格一片繁荣,国内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2008年中国大豆产量实现了29.7%的大幅增长。但天有不测风云,大丰收遭遇了金融危机引发的价格“滑铁卢”。为保护豆农利益,国家及时出手,以远高于期货市场行情的价格收储了总量为600万吨的国产大豆。但即便如此,由于国内外市场联动性越来越强,在“价格高地”效应的带动下,更多的国外低价大豆流向了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中国政府收储的效果。

收复失地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但要真正扭转被动局面,让“中国因素”在国际大豆市场上发出强音,内资企业尚需苦练内功,推动中国大豆供应由数量劣势向数量、质量双优势转变,不断提高国产大豆的竞争力和自给率,真正成为可与跨国粮食企业抗衡的战“豆”英雄。

破局

点击铜矿砂进口10强企业

多年来,以铜矿砂为代表的矿砂原料为中国工业经济命脉输送了不可或缺的血液。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汽车、电子通讯设备、机械制造等主要耗铜产业迅猛发展,拉动中国铜需求量以年均约10%的速度递增。早在2002年,中国即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铜消费国。但另一方面,中国铜矿资源匮乏,总保有储量仅占世界第7位,可开采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5.7%,且多为贫矿。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中国铜矿供应显得捉襟见肘,供需缺口逐年扩大,自给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40%以上一路降到目前的不足30%,7成以上的供应量需要依赖进口。2008年,中国铜矿砂进口延续了以往的快速增长态势,进口量达到519.1万吨,价值10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8%。

2008年,受强劲需求以及上半年国际铜价高涨推动,中国铜矿砂进口10强的入围门槛达到2.8亿美元,比上年提高了27.3%。10强企业中,有5家进入当年进口200强总榜单,其中3家位列前50。2008年,铜矿砂进口10强共进口铜矿砂398.8万吨,占同期中国铜矿砂进口总量的76.8%,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雄踞铜矿砂进口冠军宝座的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之一,属典型的买矿型冶炼厂,其铜原料主要来自国外。2008年,该公司以108.2万吨的进口量和22.3亿美元的进口值继续领跑中国铜矿砂进口,量、值分别增长45.2%和43.5%,在进口200强总榜单中由上年的第52位升至第40位。位居亚军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虽是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商和供应商,但由于掌握着国内1/3以上可供工业开采的铜资源,原料自给率较高,因此进口规模略低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当年进口87.9万吨,价值18.4亿美元,分别增长68.8%和64.8%,在进口200强总榜单中列第46位。位居季军的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虽在铜矿砂进口10强中位列第3,但在铜冶炼加工业务之外,同时还涉足贵金属、化工产品以及其他有色金属的加工,因此,其在进口200强总榜单中的位次居铜矿砂进口企业之首,列第21位。铜矿砂进口10强中,位居第5和第7的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万向资源有限公司均为10强“新秀”,其中前者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的规模最大的铜冶炼厂,后者则是10强中唯一的贸易型企业。

夺目的进口数据背后,更多的是无奈和悲叹。在“矿业公司-冶炼企业-加工企业”的铜产业链上,身处正中的冶炼企业面临着“两头受挤”的困局。目前,必和必拓、Freeport、Anglo American和智利国家铜公司4家铜业巨头垄断了国际市场上约60%的铜矿资源,并控制着大部分新增铜矿产能以及新探出的铜矿。这些铜业巨头掌握上游资源,赚得盆满钵满,而中国铜冶炼企业特别是自给资源缺乏的企业,仍然主要靠简单的“引进来”和微薄的“加工费”艰难度日。这样的局面之下,中国铜冶炼企业无论是在铜矿砂进口谈判中,还是在铜冶炼加工费谈判中,处处受制于人。具体的例证是,近年来国际铜价迅猛上涨,中国对外铜冶炼加工费却自2006年起一跌再跌。2008年度,中国主要铜冶炼企业与供应商达成的铜冶炼加工费仅为47.2美元/吨和4.72美分/磅,在2007年度的跌势基础上又降了21%,较2006年度下降50%以上,与业内公认的90美元/吨的盈亏平衡点相去甚远。同时,沿用了30 多年的“价格参与条款”也在2007 年度的谈判中被取消,中国铜冶炼企业的利润正被不断摊薄。

此外,中国企业大多以现货合同购买铜矿砂,极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2008年,受原油投机炒作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铜矿砂期货价格坐上了“过山车”,在经过年初的大幅攀升后,自6月起大幅“跳水”,9月连续10余个交易日内,开盘即出现跌停,国际铜矿砂现货价格也随之从10月初的6000美元/吨一路跌到了10月底的3000美元/吨,累计跌幅超过50%。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给中国铜冶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价格敞口风险,众多企业损失惨重。

得资源者得天下。“两头受挤”的局面,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国内铜冶炼企业意识到了获取上游资源控制权、增加谈判话语权的重要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铜价持续暴跌,触发了新一轮的矿山企业洗牌,为中国铜冶炼企业收购海外资源创造了良机。2008年5月,中国铝业公司与秘鲁矿业公司在秘鲁总统府签署了特罗莫克铜矿项目行权合同,该项目的铜金属年产量可达25万吨,相当于中国铜精矿年产量的1/3;6月,江西铜业和中冶科工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正式与阿富汗政府签约,合作开发铜金属总量为1100万吨的阿富汗艾娜克铜矿,该矿可能是全球第2大未开发铜矿。此外,中国五矿集团也对秘鲁的Galeno项目投资10亿美元,该项目的精铜矿年产量超过20万吨。除上游资源供应改善外,金融危机带来的供求关系逆转,也使中国铜冶炼企业的话语权得到了逐步增强。2009年,中国9大铜冶炼企业联手作战,在与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的谈判中,将2009年度的铜冶炼加工费较上一年度提高了66%,达到75美元/吨。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向上扩大资源控制权,向下争取谈判话语权,这两条铜业发展“破局”的“利器”,如今已变得触手可及。但是,铜矿项目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中国企业参与海外矿产市场博弈,将面临巨大风险。而且,与国外铜业巨头相比,中国铜冶炼企业的规模、影响力都显得先天不足,要突破受制于人、“越炼越亏”的困局,国内铜冶炼行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潮涨

点击纸浆进口10强企业

近年来,中国造纸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年产量超百万吨的大型造纸企业已达7家,对纸浆等原料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中国速生林资源匮乏,国产木浆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0%左右,巨大的供需缺口主要依赖进口填补。近年来,中国纸浆进口额一直以2位数的年增幅增长。

2008年,中国共进口纸浆951.9万吨,价值67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4%和20.8%。其中位列前10的企业共进口纸浆23.7亿美元,增长24.7%,在同期中国纸浆进口总值中的比重较上年高出1.1个百分点,行业领头羊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纸浆进口群雄中,印尼造纸巨头APP集团旗下的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以6.6亿美元的进口额勇夺纸浆进口桂冠,再次成为纸浆进口企业中唯一跻身进口200强的企业,在总榜单上列第183位。常熟威特隆仓储有限公司凭借其专业从事林木业产品物流的优势,以5.4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2。位列第3的江苏开元股份有限公司仅进口纸浆2.5亿美元,进口值不到“榜眼”的一半。200强总榜单上,石油、钢铁、机电产品、汽车等进口大户动辄就是几十亿美元的进口规模,造纸行业只是其中的“小不点”,大部分造纸企业的年进口规模仅1亿多美元,与进口200强企业7亿美元的入围门槛相去甚远。

虽然进口总规模不突出,但造纸行业同样经受了形势变化带来的强烈冲击。造纸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经历过数次周期性的波动。但前几次行业低潮中,只有个别品种价格猛涨,而此次造纸业涨价浪潮中,所有品种都是涨声一片。2008年上半年,中国纸浆进口价格持续攀升,8月达到732.5美元/吨,创下1996年3月以来的单月进口均价新高。同时,废纸进口价格也呈持续上涨态势。2008年1月,美国8号废纸的进口到岸价约为210美元/吨,但到7月时已飙升至290美元/吨,半年之间,涨幅超过3成。

由于林木资源稀缺、废纸回收机制落后,中国造纸业对进口纸浆、废纸的依存度接近5成。因此,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对中国造纸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其后果是,下游生活用纸、文化用纸及新闻纸等产品全面涨价。2008年初,心相印、维达等品牌产品陆续涨价,之后,受“头羊效应”影响,中小品牌生活用纸纷纷上调价格。文化类用纸随后也加入涨价队伍,从铜版纸、书写纸、包装纸到白卡纸,大部分产品都曾提价。此外,复写纸、打印纸、传真纸等再生纸制品的价格也有上升。但这些产品与新闻纸相比,其价格涨幅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2008年,中国新闻纸价格涨幅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纪录。2007年第3季度,新闻纸价格还在4400元/吨-4500元/吨之间徘徊,但到2008年3月时,这一数字已突破5500元/吨,半年里涨幅超过20%。2008年8月,尽管企业酝酿的第3次新闻纸提价未能完全实现,但新闻纸价格已涨至6100元/吨。

成本上升只是提价的原因之一。2008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各大报社开始增加新闻纸库存,用于奥运期间的版面增刊和报纸增发。另外,奥运期间各企业宣传力度加大,也推动了短期需求的快速增长。据粗略分析,奥运因素使新闻纸需求增长了10%左右,市面上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对纸价的全面上涨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造纸原料-各种纸品-用纸行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上游纸浆原料大幅涨价所引发的连锁涨价潮,也不断涌向了下游。新闻纸价格飞涨,纸质媒体行业首当其冲,其中出版周期最短的报纸业更是苦不堪言。在报纸生产成本中,新闻纸成本大概占到60%-70%。因此,在新闻纸价格持续攀升的巨大压力下,南京、成都、广州、武汉等地的报纸相继提高了价格,《财经》、《三联生活周刊》等刊物也悄然迈入了提价行列。与报业同病相怜的是图书出版业。虽然图书出版周期较长,不至于像报业一样遭受重创,但在纸价普涨的浪潮中,图书出版业也难逃一劫,大多数出版商压低印刷数量、提高定价或减少销售折扣,以应对纸价上涨。

尽管下游用纸行业叫苦不迭,但国家淘汰造纸行业落后产能的坚定决心并未松动。造纸是典型的高污染行业,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调整造纸工业原料结构,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草浆生产线,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的要求。按照这一要求,中国需关停650万吨左右的落后造纸产能,且基本集中在2007年和2008年执行。许多以草浆和废纸为原料的中小造纸企业因此关停,仅山东一省就关闭了1000多家中小产能的造纸厂。另外,2008年8月起实施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又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对各项污染排放物的限制,进一步加快了环保设施落后的中小造纸厂的退出速度。

从供给方面看,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纸张的供需矛盾,对纸业涨价潮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同时,提高造纸业环保门槛也能有效提高该行业的集中度。经过整合,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新闻纸生产企业,目前已形成了华泰股份、晨鸣纸业和泛亚纸业三分天下的格局,三者产能总和已超过国内新闻纸产能总和的一半;以纸浆为主要原料的铜版纸市场也已初步呈现出寡头垄断趋势,金东纸业、晨鸣纸业等5家纸厂的铜版纸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成以上。这将有利于强化造纸业的规模效应,推动企业在“林纸一体化”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从长远看,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少,全球木材供应将呈递减趋势,而造纸业也要与家具、建材等行业争夺木材供给。就中国来说,在纸浆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的废纸进口也已列全球之首,进口量占全球废纸贸易量的6成以上。可以说,资源瓶颈正日益成为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的掣肘。因此,中国应在尽快建立废纸分类标准、提高废纸回收行业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走“林纸一体化”的新型发展道路,提高纸浆自给比例,以便从容应对价格的涨落。

扩容

点击消费品进口10强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消费规模持续扩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传统的食品、衣着鞋帽等生存型消费品的消费量保持稳步增长,交通通信、家庭设备、文化娱乐等享受型消费品则成了近年来的消费热点。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和宽带市场,第二大汽车市场和黄金饰品市场,以及第三大奢侈品市场和医疗市场。

消费品进口不仅是调节国内市场余缺的重要途径,也是敏感测度国内消费需求水平和结构层次的晴雨表。继2006、2007年连续突破3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关口后,2008年中国消费品进口规模进一步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2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2.2%。

消费层次的多样化决定了消费品进口企业的多元化,消费品进口领域随之上演了一出百花齐放、重点突出的好戏。2008年,共有4.9万家企业加入到中国消费品进口行列,其中前10强企业合计进口121.9亿美元,占当年中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23.3%。10强中,列入前7位的企业均跻身当年外贸进口前100强,彰显了领军企业的实力。而在众多消费品进口企业中,汽车企业和电子企业无疑是佼佼者,二者包揽了中国消费品进口前10强的全部席位。

10强之中,汽车企业在规模和数量上均占绝对优势,共有7家汽车企业列入消费品进口前10强,比上年增加1家。这7家汽车企业中,除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口同比增长3%外,其余6家的消费品进口同比增幅均超过2位数。其中,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21.4亿美元的进口规模和71.4%的增长速度摘得年度消费品进口桂冠,在当年中国外贸进口200强中列第43位;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分别进口消费品20.9亿美元和20.2亿美元,各增长30%和48%,分列消费品进口10强榜单第2、3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的消费品进口同比增幅达到1.2倍,列消费品进口榜单第4位、进口200强榜单第38位,是唯一闯入消费品进口10强的国有企业。

相对于汽车企业在消费品进口10强榜上的风驰电掣,电子企业则显得摇摇欲坠。上榜的3家电子企业中,主要生产、经营计算机周边产品的麦迪实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进口同比下降28.8%,在消费品进口榜单中由2007年的冠军位置下滑至第5位;以进口通信类产品见长的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进口同比仅增长1.1%,下降1个位次,跌至第6位;以经营计算机配套硬盘为主的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进口同比下降12.7%,下降1个位次,跌至第7位。

消费品进口10强上榜企业的实力变化,演绎着当前中国各行业参与国际化分工的进程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重新布局,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质优价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入驻,并已逐步发展成多项商品的世界制造中心,所生产的消费品逐步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作为新一轮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梯度转移浪潮的核心,以IT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在中国扎根发展并枝繁叶茂。希捷、戴尔等世界主要IT厂商和诺基亚、三星等主要手机厂商都已将生产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国内产品的替代效应已导致IT产品、手机等相关消费品的进口减少,因此电子企业在消费品进口10强榜单中的席次普遍有所下降。

与电子产品强大的进口替代能力相比,汽车行业的替代效应尚不明显。近年来,虽然奔驰、丰田、宝马等企业的本地化生产进程不断推进,但由于合资时间短,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标准无法达到豪华车型的要求,且国产化产品在价格上并不比进口产品更占优势,因此国产化高档车型并未完全被国内消费者所接纳,进口原装产品依然更受青睐,奔驰、雷克萨斯、宝马等合资高档车型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仍是满足国内消费的主要来源。

此外,相对于国内高档消费品市场的快速膨胀,国内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进口逐渐成了填补国内供给“真空”的重要来源。2008年,中国进口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排量在2.5升以上的乘用车、排量超过250毫升的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进口完税价格在1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高档手表、游艇这9类高档消费品所花费的金额共计143.2亿美元,比2007年大幅增长42.5%,占同期中国消费品进口总额的27.4%,比重较2007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就拉动国内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而言,消费品尤其是高档消费品的大量进口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国内居民消费品种类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首先,外资在高档消费品领域具有资本、技术、品牌等优势,且这些优势在短期内很难被替代。大量进口高档消费品,势必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形成抑制,这在目前中国自主的汽车、化妆品等行业体现得尤为显著。其次,中国的高档消费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消费群体的心态仍以“彰显身份”为主,存在非理性消费成分。

当然不能因消费品进口的“副作用”而因噎废食。继续扩大内需容量,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当务之急。据测算,消费品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促使国内消费水平上升近0.7个百分点。而且,消费进口能将发达国家的节能、环保等先进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传导到国内,进而促使国内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这会对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但现实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中国消费品进口年同比增速较上年放缓了6.6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国内最终消费率徘徊在较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收入滞后于GDP增长等问题,是制约中国居民扩大消费的长期因素,但这些问题尚未明显改观,中国消费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最低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平均达到80%,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率平均达到70%。而在2007年,中国的消费率仅为48.8%,其中居民消费仅占35个百分点。到2008年11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预期指数和满意指数分别为90.8、89.2和90.2,均连续4个月出现下跌;当月消费品进口同比下降8.8%,为2005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单月同比下降。

其次,与消费品进口相配套的环境建设明显滞后。一方面,国内消费领域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监管体系不健全,国外高端品牌的仿冒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其所引发的不正当竞争使进口产品消费和进口动力受到了一定冲击。另一方面,国内消费信贷规模有限,对进口消费的支持力度不足。以进口规模最大的消费品汽车为例,中国贷款购车比例仅为8%,而全球汽车贷款比例约为70%,其中美国贷款购车比例甚至达到80%-85%。

目前,国家扩大内需的举措正在稳步推进,在政策层面倾斜性引导所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影响下,进口消费品将能更好地发挥其正向引导和调剂余缺的作用,成为促进中国消费扩容、提升国内消费层次的重要引擎。

上一篇:韩国进口关税制度 下一篇:快报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