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8-14 04:39:46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表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009年以来,人民币更是呈现出持续升值的趋势。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指出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及风险必须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持续升值 经济 影响 对策

2005年7月21日,央行的人民币汇率方案要求形成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让人民币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这也使得人民币走向了升值的道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8”,2008年4月10日破“7”,2011年4月29日破“6.5”, 依据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一些经济学者的分析,人民币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那么,人民币持续升值究竟对我国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人民币持续升值意味在短期内可以使人民币的地位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老百姓手中的财产更加值钱并具有国际价值。中国GDP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按美元计算)1980年为2.5%,1990年降到1.8%,1998年为3.4%。其原因就在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1980-1994年间大幅贬值。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的GDP在世界排名逐步上升。2005年底,中国GDP增加16.8%,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GDP增速为13%,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仅3年之后,中国GDP便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二)有利于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

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势必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如果在进口产品价格的涨幅小于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会使进口的国外能源和原料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如果其产品价格以人民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如造纸、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其生产成本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从而提升企业利润。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三)有利于国内居民出国旅游和留学成本降低

人民币持续升值,可以使老百姓花费比以前更少的人民币就可以到欧美等地区留学、旅游。例如去欧美留学如果学费为30-40 万人民币,而现在出国所交费用将比去年同期少交3-5 万元人民币。当然还应注意,这些国家所需费用的涨幅要小于人民币升值的国家。

(四)有利于增强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通常以价格竞争优势来与国内外企业进行竞争,而随着人民币的升值,那些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取胜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这有利于使我国企业更快的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

(五)有利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中国企业以往注重出口和引进外资,但随着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为开拓销售渠道,将不断扩大海外投资,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投资能力,促使企业“走出去”,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使用进口原材料比率较高的厂商的生产成本,也会促进中国企业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六)有利于减轻外债负担

作为国家和企业不论内债还是外债,从借到还都要经过一定的期限,而在此期限里,由于受汇率、利率的影响,债权人和债务人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对于我国的外债而言,作为债务人,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到期需要偿还的外债本息所需的本币数量将相应减少,这样可以减轻国家和负外债企业的债务负担。

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消极影响

(一)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其盈利水平与汇率变化密切相关。在产品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相对于某一外币升值的话,则意味着企业与以前相比出口换回的本币数量减少,企业利润下降,严重影响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加剧某些国内生产领域的竞争

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原来一些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将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例如食品、服装、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等出口商品有5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供过于求,某些企业就可能因此而倒闭。

(三)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这些企业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生产,这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劳动者会面临失业的危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就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这会对国内服务业、旅游业等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这部分的就业人群。

(四)金融风险会逐步加大

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增加了债权人的损失。对于外债,作为债权人的国家和企业,随着本币的不断升值,其损失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持有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近7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2位,同时是美国最大债权人。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的过程中,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危险。与此同时,国际游资和热钱会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进入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另外,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存在着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五)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加

人民币在持续升值,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保持社会稳定,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流动性过剩逐步显现。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涌入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其产生的“财富效应”将引起国内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将使我国目前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理论上,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但在实际上,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物价水平一直不断地上涨,在2011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升值和通胀并存的局面。

三、相关对策建议

人民币持续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投资、竞争、消费进而对就业、金融风险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必须采取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应对策略。

(一)改变通过人民币持续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要解决人民币持续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仅仅依赖人民币持续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并不一定现实,相反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纵观世界,我们发现,通胀正在全球蔓延,饱受通胀之苦的不仅仅是中国。因此,要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不应只在国内的框架之内,也不能仅仅依赖人民币汇率政策,而应在更广的视角下,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综合治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2011年以来,我国政府在调控物价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尽可能地改变结算用外币,学会灵活使用各种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

在对外贸易中,要根据变化了或即将变化的经济环境选择相对比较有利的结算用外币。既然国际上美元、日元相对于人民币持续贬值,那么可尽可能地选择其他的结算用外币,如欧元(到目前人民币相对于欧元还是贬值的)或外币组合,以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三)充分借鉴他国经验

日元大幅度升值后,迫使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把企业搬到北美,这些企业在规避风险损失的同时,也造就了今天在北美市场上日本汽车占有1/3的份额。国内企业可充分借鉴他国企业的成功经验,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提高应变能力。

(四)积极落实并长期坚持内需为主的主导战略

内需主导战略是大国经济的基本制度安排。内需主导并不排斥适度保持一定程度的外需,内需主导并不是支持一时过度的投资增长。内需主导是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总体而言,是基于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趋势,是基于世界经济史中大国兴衰史的经验教训,为保持世界经济的基本平衡和中国经济自身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项大国战略安排,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和必然。因此,确立内需主导战略,构筑经济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我国经济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一项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

综上所述,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持续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就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进行大幅调整,即使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中国政府应该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汇率进行控制,不宜升值过快。正如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所指出,虽然中美双方一致认同人民币有必要升值,但中国政府仍将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调整。中国将根据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韩燕.人民币升值怎样影响中国外贸[J].世界知识,2008(2).

[2]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人民币升值

不宜激进[N].中国证券报,2008-4-25.

[3]王保东.谨防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市场风险[N].中国证券报,

2008-4-18.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 下一篇:股指期货与ETF的套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