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时间:2022-08-13 09:54:59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及现代诗歌,这些诗歌包含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学好这些诗歌是小学生了解语文中的深厚文化,学会品读诗歌的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 对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诗歌教学效果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能力 语文基础 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70-01

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凝结了我国古人的智慧,每一首诗歌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诗歌,经过了教育者的精挑细选,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对诗歌教学比较重视,但是教学方式缺乏新意,已经不适合现代儿童对学习的需求。因此,必须改进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使之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一、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古诗和词显然是学生学习的最好题材。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不但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力。小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逐渐形成,诗歌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力得到了锻炼,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思维被开发和拓展。

语文教材中诗歌是我国诗歌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兼具古诗的高雅和现代儿童诗歌的通俗,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美感。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同时可以利用教材作为载体,(以及)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及审美能力的地方。儿童在诗歌中可以感受希望、愉悦、忧愁等各种情感,从而带领儿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独特的情趣,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随着学生不断的学习语文知识,逐渐积累了一定语文知识基础,他们就能徜徉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的探索诗歌的艺术内涵,从而建立起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提高诗歌教学效果的有关措施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意境

意境是学生学习古诗的钥匙,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有限,往往很难理解古诗的意境。教师不能只注重教授古诗的字面意思,还要重视学生对意境的领会。古诗具有字数少、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等特点,这也恰好成为了小学生领会古诗意境的障碍,在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深处,掌握诗歌的精髓,领悟到诗歌的意境[1]。

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可以讲情境教学法用于较难理解的古诗、词授课中,例如教师在讲授五年级下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就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要事先设计好一个教学情境,然后在课下组织同学一起布置情境,并将词中所表现出的农村生活场景以课堂短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要为学生安排角色,指导他们进行排练,选择一段较为抒情的音乐作为短剧的背景音乐。可用彩纸做出小草、小河、太阳等景物,并要同学自己提供一些道具。

正式演出时,教师不要干预学生,让学生依靠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学生演完后,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的表演,并询问:“大家觉得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要总结学生的答案,并给予适当的补充,弥补学生答案的不足。

在构造出的情境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诗词的熏陶,对人物有了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进而领悟到诗词的意境。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熟读文章,就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2]。古人生活的文化环境与现代人差异巨大,古人对字、词的意义理解也与现代学生完全不同,古人可以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 ,熟读而理解通篇文章的意思,但是现代学生很难做到。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强调诗歌的诵读,然后在每一次背诵中,学生逐渐深入理解了诗歌内容,最后了解了这首诗的涵义。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较为抽象的诗歌呢?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诗歌内容,转变为直观的感受,或者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一种思维[3]。例如,在教授《绝句》这首诗时,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根据诗歌内容和意境制成PPT文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PPT文件配有与之相符的背景音乐。课堂上,教师播放PPT文件,学生体会到作者描述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是怎样一种情景,并自己主动的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PPT文件播放完后,教师要提问“哪个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场景?”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刺激下,对诗中场景记忆深刻,于是(能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古诗,并开始了对古诗内容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讲授诗歌创作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

鼓励诗歌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掌握能力,学生只要能创作出诗歌,哪怕是很简单的诗歌,就说明他已经理解了诗歌的结构、形式、情感表达等内容,实现了对诗歌的全面掌握[4]。要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首先要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教师从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尝试;然后,以典型的诗歌为模本,向学生介绍诗歌创作的要点和难点,并进行一些训练;最后,给定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对诗歌创作进行探索,并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诗歌的能力。

小学阶段,教材中列出的诗歌比较有限,教师应该在课后选择一些扩展读物,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诗歌,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拓展诗歌学习的内容范围。总之,小学阶段,要尽量选择朴实易懂、寓意深远的名篇佳作供学生学习,让学生从小就建立起对诗歌、对中国文学的浓厚兴趣,从而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促进其成为推动我国国学热潮发展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维杰,曹丹.语文教学研究方法三题―以“是英语难学还是汉语难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115-124.

[2]刘川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学习于根元先生《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有感[J]. 文化学刊. 2012(10):115-118.

[3]郝平.大力促进应用语言学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在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上的讲话[J]. 语言文字应用. 2012(10):24-28.

[4]徐永杰.怎样加强职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效性[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01):143.

作者简介:

傅彩琴(1978.11-)女,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小学一级,大学本科。

上一篇:基于“三创教育”思想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 下一篇:创新生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