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江苏省大学生就业

时间:2022-08-13 01:00:43

国际金融危机与江苏省大学生就业

一、国际金融危机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中国经济,在中国又由实体经济蔓延至就业市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凸显。江苏省拥有的高校数和在校大学生人数都居全国前列,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又属外向型经济,国际金融危机必然会对其大学生就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减弱了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二是外向型经济特点加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三是金融危机下的就业环境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江苏省消减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不良影响的积极努力

(一)江苏省采取积极策略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危机发生后,江苏省实行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3000亿元的政府性刺激计划,有效地拉动了社会投资。2009年投资、消费拉动江苏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以上。消费、投资形成的内需消减了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

江苏省南北间区域发展不平衡也缓冲了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较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苏中、苏北的外向度比较低,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也较小。苏中、苏北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不仅弥补了苏南经济下滑的影响,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较多的岗位空间。

此外,危机前就已开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等改革措施在危机发生后也开始发挥作用。2009年上半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额列全国第一。一直着力培育的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也消减了传统产业下滑的势头,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机会。

(二) 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重视及有效措施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江苏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并设法开辟新的就业途径,除各类企业接收大量高校毕业生外,还通过增加研究生招生、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政法干警队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募社区工作者以及教育和卫生工作人员等途径吸收大学生就业。此外,江苏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地区,苏中、苏北,去基层和农村,如实施“万名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等,从2008年开始,江苏全面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争取到2012年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据统计,2009年这类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所吸收人员占该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的2.1%。

为了增加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江苏省还在加强就业服务方面下工夫。如组织专家编写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系列教材;在全省高校普遍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开展“走进百所高校、办好千场讲座、服务百万学生”的公益巡讲活动等。江苏省还实施“江苏省百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建设计划”,全省建成7个国家级、110个省级和624个市县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为了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江苏省在2008年遴选13所高校的基础上,2009年又遴选了18所高校,省财政每年划拨500万元专项经费予以支持。江苏省还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小额贷款等政策扶持。

(三)大学生转变观念,更理性地面对就业问题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始于此次金融危机,但这次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和就业普遍困难的氛围确是促使大学生认真思考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契机,它带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少转变。就金融危机发生后的情况看,江苏省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体上趋向理性、现实、主动。

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危机感使江苏省大学生就业思想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由“等、靠、要”转为更积极主动择业。大部分江苏省大学生积极调整心态,迎难而上,在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高校有计划的就业指导下,主动地参加各种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实习实践,参加各种招聘会,为自己寻找就业机会,甚至自己创业。

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也使江苏省大学生在职业心理预期上更趋向理性、现实。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一些大学生仍有着很强的优越感,江苏省是经济、文化大省,大学生的这种优越感更为强烈。在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大学生常常理想与现实脱节,缺乏工作经验而就业期望值过高,非大城市、高收入部门不去。宁可待在大城市里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意到小城市、收入低的单位就业。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问题的凸显使江苏省大学生更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虽然大多数毕业生对毕业区域的选择仍是能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好生活环境的苏南、京津沪和南京等地区,但大学生们还是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能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放低心态,愿意到不发达地区,到基层就业。根据2009年9月的统计,该年江苏省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达27.3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2.83%。到苏北五市就业的毕业生7.57万人,增幅达23.12%。

由于一系列因素的消减,金融危机虽加大了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但没有引起大规模、严重的对大学生的就业冲击。截止2009年12月31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为92.72 %。金融危机发生前,江苏省已连续多年保持高校毕业生90%以上的就业率。危机发生后,仍达到90%以上的就业率。从总体上看,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率起伏不大,比较平稳。

2010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量预计达53.2万人,这些毕业生约九成要留在江苏找工作,加上外省江苏籍毕业生、外省生源到江苏就业及往年积存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70万人。后危机时代,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大学生就业环境也有所宽松,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依然存在,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其他因素也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因此,2010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也不是单靠一方的力量所能达成的,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相互配合、密切合作,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适时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度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国际金融危机下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B―37)〕

(诸静,1970年生,江台人,江苏省盐城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

上一篇:电子商务教学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慧地绿都让生活折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