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设计研究

时间:2022-08-12 03:20:23

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设计研究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作为我国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也越来越重视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但现实情况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存在许多问题,跟不上信息产业发展的脚步。就高校信息化建设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设计。

【关键词】 智慧校园 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 设计研究

智慧校园的提出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智慧校园建设是以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为基础的。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服务在校园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面对这样一个发展契机,人们对智慧校园的建设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一、智慧校园

1.1智慧校园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智慧校园的实现成为可能,智慧校园的建设以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为载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构建教学、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环境系统。智慧校园的提出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应用上的重大进步,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模式的革新。

1.2智慧校园的特点

智慧校园作为教育领域一种新的革新,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智能化的设备监控与管理。智慧校园的建设一般以物联网为技术支撑平台,设备监控更具智能化,每一个设备就如同感知器,将所接受到的各项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监控管理终端,让校园内部涵盖的所有数据信息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2)数据统计更具灵活性。校园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一系统内包含着大量统计数据,因此构建一个高效数据统计系统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获取数据分析的结果辅导决策。(3)信息服务无盲区。智慧校园是在一个全面、灵活的网络环境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它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可靠、更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并且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也都置于网络服务之下,便于师生随时随地使用网络进行工作和学习。(4)信息的主动服务。新兴智慧校园的信息服务具有主动服务的特点,智慧应用能够根据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内容、方式、界面等多方面进行信息的主动推送,提供主动服务。

二、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设计

2.1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的进步使得网络应用于校园教学、管理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校园置于整个网络服务之中。目前我国部分校园网络主要依靠移动、联通、电信等供应商,提供全面、高效的网络服务,并采用WLAN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补充,将校园网延伸到校园内的公共区域,从而扩大网络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

2.2数据基础

(1)基础数据库。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以统一的基础数据库为支撑的,教师、学生的信息都储存在基础数据库中,在信息查询时就能做到更加便捷,更高效地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2)资源与业务数据库。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和生活管理等应用系统是统一的,这类运行系统传送的业务数据不仅是一个记录结果,同时记录了业务办理流程。校园资源数据库含量是不断增加的,包括教学案例及各类科研成就等,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共享资源之一。(3)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积累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杂乱的、无规律的,数据仓库中的信息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比如可采用ETL技术对信息进行初步的提取,再对信息进行格式编码,最后将整合过的信息载入数据仓库中,提供数据基础。

2.3以服务总线为核心的服务支撑平台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管理是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前提,目前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是以LDAP为基础的,并利用分布式目录信息树结构有效地进行管理。LDAP具有安全、保密的特点,对身份认证的安全要求是极为有利的。物联网技术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的采集和监控服务之中,特别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对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信息传送到智慧应用平台之上,以便于统一管理和协调。

2.4存储虚拟化平台

利用虚拟化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废弃资源进行整合,改善IT设备的资源浪费现象,这同时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主机服务器都有自己的虚拟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与外部网络实现连接管理,能够真正发挥虚拟化平台在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始终是以信息化运行平台为支撑的,智慧应用与服务也是目前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要求。本文对智慧校园的建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对现代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冀翠萍.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2(1):49-53

[2] 叶家敏.中职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4):60-63

[3] 张武威,黄宇星.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及其应用系统架构探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3(4):89-95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专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下一篇:基于4G技术的数据通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