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时间:2022-08-12 02:50:11

【前言】课堂因有效而精彩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发展的保证。要实现学生主体有效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伴随学生的积极体验,这种积极体验是一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1)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课...

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目前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面对这个问题,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树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有效性的缺失

课改专家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缺失情况:

观念缺失――教学内容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方法缺失――问题设计缺乏科学、个性化;手段缺失――设计形式过于依赖多媒体。

二、有效性的弥补

1.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发展的保证。要实现学生主体有效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伴随学生的积极体验,这种积极体验是一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1)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体价值观。

(2)把自主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学习,积极有效的学习。学生能够思维活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充分表现,思维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我们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先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一个重点语段,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把它作为范例,然后要求学生在学体相同的语境时去运用。

(3)把灵性还给学生。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课堂也要具有灵性。要有智慧的火花在闪耀,有创造的思维在活跃。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沙龙式的课堂思辨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论辩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2.全面参与。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分层参与可较好地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并收到良好效果。具体做法:

(1)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适度而又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最基本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上限目标则是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吃饱吃好”。

(2)设计分层次的学习问题。课上讨论的问题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设计问题按水平分成几组,组织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都有所发展。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有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3.巧设问题。

(1)设计的问题类型应该突出主导性和开放性。

主导性问题。课堂上提的问题,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比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先问:“你最欣赏的是孔子的什么言论?”毫无疑问,当然是孔子对水的议论的一段――“水的确是真君子。”然后引出这节课的最主要问题:“由水是真君子而想到――”“你眼里的君子是怎样的人呢?”由一个问题,引出广泛的想象和深入的思考,把书、文字、课堂还给学生。

开放性问题。开放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十二册语文第五课《烟台的海》是一篇优美的文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在介绍的同时,用了许多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的美,让人读来爱不释手。抓住了冬季的海的特点,进行辅导,你觉得烟台的海象什么呢?学生的感悟很真实,丰富。

生:像家园,因为他是烟台人生活的家,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

生:像仓库,为人们带来许多的鱼和虾,还有很多的海产品。

生:像母亲,他很伟大,哺育了许多的烟台人民。

生:像粮仓,因为许多的烟台人靠它生活,靠他致福。

生:像一幅画,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色,供烟台人民欣赏。

生:像母亲,把自己的鱼和虾,奉献给烟台人民。

生:像瑰宝,一年四季中,有不同的变化,在烟台人民的心中,是一颗闪耀的明珠,烟台人民喜爱他。

生:像调色板,调出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

……

(2)课堂提问方式要突出趣味性、挑战性、延展性。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速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讲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

三、有效性的提升

1.重教学的过程。研究新的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主要致力于使我们的课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变活、变大、变新。

(1)在课堂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但笔者认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显得很重要。我们是否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把知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整合成新知识结构。例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古文――词,不仅读起来拗口,内涵也很深奥。学生学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在学生基本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学习古文――词的方法,通过想象,了解词人的生平,创作背景,来感受词里的情感和意蕴。后来学习其他词曲时,再一起复习学习古文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古文就显得得心应手了。整个渗透过程沿着“发现――内化――运用”这一程序进行,不断反复,不断拓展,不断应用,学生新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2)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

2.重教学的结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热情的是否高涨。教师要理解和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和学到了什么。在具体的课堂中我们要留意:

(1)重评价。当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或者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都应该完成某一任务时,教师应从完成的质量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或技巧加以指点。这一点,有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认为学生的答案千变万化。要适时的和学生交流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利于学生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能有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技能。

(2)重实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使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实效性。有的老师认为,对于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时最简单的训练往往是最有效的。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追求有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老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人文思想渗透分析 下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