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高三 第8期

时间:2022-08-12 12:48:18

高三一年浓缩了很多,经历的时候得心应手,回看的时候却应接不暇。我大致把自己的几点看法分录于此,作为分享。

非人性的压榨:认识自己的潜能

课程、考试,早操、晚自修,卫生检查……这些词语大致标识了我们的高中生活,并在日复一日中变得习以为常。然而具体到高三,课程、考试和晚自修却占据了每天至少10个课时,这足以让每一个大学生在回忆时唏嘘不已; “月考”甚至“周考”这样可怖的名词更是让大学生――虽然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瞠目结舌。 “非人性”,用这样一个有些拗口的形容词来描述浸泡在考试文化中的高三生活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在这样的压榨当中,我们却不知不觉地发掘了自己的潜能,而这种潜能总是那么令人吃惊。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的正确性。说实在的,如果在一个“潜能市场” (杜撰词汇),我们能够用“忍受非人性的压榨”的代价来买到自己的潜能,我想这个市场还是非常有潜力的;用备考的精力和忍耐来换取自己的潜能就是其中一笔交易,而且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笔成功的交易。

如果说高三时的我们对自己的潜能还是一种隐约的认识,那么到了大学,这种潜能就能被充分地证实。

启蒙与扼杀之间:学术、艺术、情怀等

高中阶段的教育在高一高二时,尚貌似注重所谓“综合素质”,但是到了高三,这一切貌似色彩都将褪去而显现出真正考试文化的本质。对付考试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灌输和重复,讲了再讲,记了再记,考了再考。这种方法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更大程度上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事实上,后面的几次重复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并没有了更多的意义;而它所占据的时间却本可以产出更多。

因此,学术、艺术、个人情怀等在高三同时经历启蒙与扼杀的过程。我们在高中接触的更多是断言而不是论证,学习更多的是记忆而不是思考。虽然学术,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启蒙是从记忆开始的,并且在启蒙之后记忆依旧占有重要地位,对比高中的记忆教学功不可没,但学术的进步同时需要大量的经典阅读、大量的社会实践,而这恰恰是高三一年当中我们所失去最多的。学术在一味的重复当中逐渐被禁锢,创新被扼杀,艺术更甚。音乐、美术等科目是高中阶段的副科,可是它们却恰恰是比学术更直接进入人类精神世界的科目。学会审美或者学会创造美应该比学会考试或者学会背答案更重要。然而音乐课和美术课却是我们最早放弃的。至于个人情怀更不必多说,当我们阅读到了好文章,情怀受到了触发,继而本应进行的是内心对美的审视,然而多数情况下,审视被程式化的段落、写作手法分析所取代,学习感知的活力大减。

所以,在大学阶段反思的话,我想在高三要做一个健康的学生,考试固然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生活的全部。

成长的见证:老师

严格意义上讲,高中并不是一个搞学术的地方,因此高中老师并不像多数大学老师那样具有权威的学术面孔。但是高中的老师却在见证着我们的飞速成长,高三的老师尤甚:他们看着我们从小毛孩子成长到了大毛孩子。而当我们刚刚步人成年人行列的时候,我们却突然毕业了。所以高三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都或多或少会有一种家长情结,他们总有意无意地会把我们真的当做自己孩子一样看待。

因为这种心态的存在,我一直相信高三的老师当中必定有着我能够信赖与深交朋友。这样的老师不会多,但是一定有。比如我的高三班主任张敏老师就是一个十分负责、耐心而开朗的厚道人;比如数学教研组的老师,都是富有朝气的青年人,心胸开阔,率真直爽。

我并不赞同把老师和同学划清界限的带有浓重小学生传统的做法。如果直到高三我们的人际交往圈还没有覆盖到老师的话,虽然并不错误,但我想至少这是遗憾的。

孝:高三的必修课

“高三”是一个概念,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我们提到高三想到的绝不会超出学校的围墙。高三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对于父母们来讲又何尝不是呢?但是这“何尝不是”却被误读成了“理所当然”。

关注一个名词:家长会。大学里是不会有家长会的,至多是新生入学的时候组织一次。一方面是由于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不方便,另一方面却是我们已经成人的―个说明,也是父母开始老了的一个说明。不是吗?高三的家长会和初一的家长会相比,家长们除了带着不同的期盼以外,还带着不同的面庞和头发。

别以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孝,是高三或者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如果到了高三,我们还理所当然、厚颜地觉得父母的唠叨是多么叫人心烦,那么不论高考取得了多好的成绩,这场教育都是失败的,这样的人都是可耻的,这样的思维都是有罪的!这正是我将这一篇作为收束的原因。

所以脱开考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也会学到很多。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回看高中总会得出一些令高中生吃惊的结论。其实,读者大可以在上述三篇之间掂量一下分量,如果觉得最后一篇的分量较之前三篇重的话,我想你已经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了。

上一篇:最后一天 第9期 下一篇:不过如此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