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的问题”走向“数学地思维”

时间:2022-08-11 12:17:25

从“数学的问题”走向“数学地思维”

“探索与实践”是苏教版小学数学高年级段教材的重要“练习板块”。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特色“板块”往往被教师按部就班地静态呈现,或是当作普通习题处理,或是轻轻跳过淡化处理,它的编排意图、思维含量却少有人深究,“探索与实践”教学仅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手段,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如何发挥“探索与实践”这个板块优势,让其更有教学意义与价值深度?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复习中“探索与实践”第10题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形象到抽象:把握问题背后的“出发点”

从“基于儿童”的立场看,我们不难把握问题的出发点——帮助儿童学会“数学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再学习、再思考、再联系、再发现。教材呈现的静态问题“用什么方法算出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其教学价值指向何处?从浅层次看是计算多边形面积,巩固所学知识;从深层次看则是建构知识关联、加强逻辑推理,体验和感悟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教师的课堂任务就要引导学生独立面对问题,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基于现实问题从形象走向抽象,并自觉地展开思维训练。

师:阅读题目,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最上层有9根,最下层有16根,共8层。

师: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堆起来的钢管从侧面看,形状是梯形。

生:每一层都比上一层多1根。

师:每一层各是多少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10、11、12、13、14、15、16)

生:求一共有多少根钢管,就是求9+10+11+12+13+14+15+16的和是多少。

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是重要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不少数学老师总喜欢帮助学生设计好思维的方向、方法与程序,课堂似乎思维顺畅,实际则是用老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教师要重视学生搜集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依托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梳理题目中的文字或图形信息。本题可以根据“这堆钢管侧面的形状是梯形”和“每两层之间相差1根”,依次列举出每一层钢管的根数,从形象到抽象,进行一次思维梳理,自主捕捉问题解决的本质:求9+10+11+12+13+14+15+16的和,并为探究发现两种算法之间的联系提供经验基础。

二、经历到经验:把握知识意义的“联接点”

经验能影响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在“行”,经验在“心”。经验不能从外部输入,或由别人替代,需要学生通过自身亲历观察、操作、想象、模拟、描述、分析、判断、推理等活动,不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比较深刻的意义“联接”,对提升概念认知、理清数量关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等具有积极意义。

师:根据经验,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

生:把每一层的钢管全部加起来是:9+10+11+12+13+14+15+16=100。

生:可以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9+16)×8÷2,也等于10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钢管侧面的形状是梯形。

生:可以把一根根钢管想象成一个个小方块,求钢管的根数就是求小方块的个数。

生:用两堆完全一样的钢管拼起来,从侧面看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一层都有25根,有这样的8层,25×8的一半就是这堆钢管的根数。

表面上,大多数学生除用加法计算之外,会想到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这堆钢管根数,但想法是否正确还有待证明。因此,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跳出“估计可以”的猜想来解决问题,能基于现实经验进行数学思考和以动作思维为特点的操作体验,以此印证自己想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真正有意义地领会其中的规律,丰润自己的思维认知。

三、感受到感悟:把握思想方法的“固着点”

数学教学没有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支撑,就会失去数学教学的“固着点”。因而,教师应特别注重探索与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渗透,通过比较、联系、感悟等体验活动,摆脱知识技能等形式层面的束缚,挖掘浸润于显性知识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升华探索与实践的思维活动,感悟思想方法的意义内涵,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师:比较9+10+11+12+13+14+15+16和(9+16)×8÷2,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9+16)×8÷2,就是把加法中第一个9和最后一个16相加得25,10+15,11+14,12+13,每组和都是25,一共有8÷2=4(组)。

教师板书:

生:只要是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都可以用第一个数加上最后一个数的和,乘上个数,再除以2。

生:9+10+11+12+13+14+15+16像梯形的腰一样慢慢变粗,也能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和。

生:求一堆钢管有多少根,可以根据它的侧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

师:如果继续按这样的规律一层层往上堆钢管,最上面一层为1根,新堆成的钢管堆侧面是什么图形?有几层?共有多少钢管?

生:新增加的钢管堆侧面是三角形,有8层,可以用“8×8÷2=32”计算。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这个侧面看起来像三角形,其实还是一个梯形。应该用“(1+8)×8÷2=36”计算。

生:从1连加到8和是36,不是32。

生:我用两堆完全一样的钢管拼起来,从侧面看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一层都有8+1=9(根),9×8的一半就是36根。

通过比较两个算式,巧妙利用两种方法的外在差异与内在联系,展开直观思辨,符合学情与思维规律。对应、化归、建模等思想方法不经意间自然流露,让学生自觉抛去图形束缚,自由探究知识本质。

四、生成到生长:把握思维拓展的“发散点”

我们的探究不能止步于知识规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触摸,而是要基于学生已有和现有经验(认识、思想、方法等)作为新的拓展起点,通过举一反三、变式求异等发散性的“再思考”,引发学生更全面、多向、深层地探究尝试与思维拓展,达成从经验生成到思维生长的升华,促进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出示一堆依次按2、4、6、8、10根摆放的钢管)算一算:还能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想一想:这些钢管的堆放和刚才的比较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虽然每两层之间相差2根了,但侧面形状还是梯形,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钢管的根数。不管是2+4+6+8+10,还是(2+10)×5÷2,计算结果都是30。

生:从侧面看,这些钢管在堆放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堆成了梯形。

生:同一堆钢管中每两层之间的差不变,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根数。

师:你能自己设计一堆符合这种条件的不同类型的钢管,用简便方法求出结果吗?

生:3+6+9+12+15+18……

师小结:(结合介绍高斯求和故事)通过刚才的探索与研究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勇于探究和善于思考,就会获得像数学家高斯一样的眼光与成果。

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老师将习题不断地变化衍生,设计出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再生问题”,引发学生不断地“碰撞”与“验证”,从形象到抽象,从经历到经验,从感受到感悟,从生成到生长,层层转换,环环提升,必将引领学生走向学会“数学地思维”的佳境深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

上一篇:寻绎“有感觉”的“混合运算” 下一篇:别乱消费“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