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视野下的县域新型城镇化研究

时间:2022-08-10 06:25:09

“两型”社会视野下的县域新型城镇化研究

[摘 要] 城镇化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和深刻变革,不仅是社会现代化最基本的战略支撑,也是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需潜力。科学发展能否落实到基层、转化为群众的行动,关键要看县一级。将转变县域城镇发展模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型 城镇化 集约发展 一体化

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为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突出开放性,新型城镇化须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民主化紧密结合

早在党的十七大就提出加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任重道远,以开放思维和开放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尤为紧迫。

1.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结合。城镇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关系,要完善县域部级或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促进产城融合,既要发展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也要合理引进能带动非农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通过壮大城镇经济,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反哺效应。

2.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结合。新型城镇化应把分散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逐步变成产业化的农业经济,而不仅仅是农村的非农化,这有赖于通过改革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农业集约化、水利化、农机化和农业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一是推进农业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土地、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转变;二是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活劳动投入,向更加注重可控的设施生产和机械化转变;三是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由兼业化的小农户,向专业化农业企业和职业农民转变;四是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五是推进农业产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变;六是推进农业产业链由单一生产,向生产、加工、流通、服务转变。

3.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结合。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催化剂,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以知识、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智慧金融、数字城管以及智能化的公共设施、卫生保健、应急指挥等,建设数字城镇、智能化城市和智能化社区,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最大限度填补政府“服务质量缺口”。

4.新型城镇化与市场化结合。政府引导下的市场推动型的城镇化,是最有效率的城镇化方式。一要把发挥市场优势与规避市场风险相结合,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城镇各种生产要素,又要善用规划、财税等宏观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二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既要加快区域实体市场建设,又要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沟通城镇市场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联系,全面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

5.新型城镇化与国际化结合。要善于从国际视野、标准、惯例来治理城镇,要抢抓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根据WTO规则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与竞争,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城镇的对外开放水平,逐步形成城镇农产品或工业品的竞争新优势。

6.新型城镇化与民主化结合。推进城镇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尤其要加强城镇社区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民主、民意、民生有机统一。

二、把握规律性,新型城镇化须将城镇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有机结合

钱学森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所谓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以集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1]P58。我们应从系统论视角把握城镇化规律。

1.高标准规划城镇。要从战略高度、以国际视野编制区域及城镇化发展规划、城镇体系、城市群及城镇总体规划,统筹社会经济规划、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规划执行的权威性、有效性。

2.高品质建设城镇。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中国和欧洲的建筑物对比认为:“从房屋的风格和耐久性看,中国建筑在各方面都逊于欧洲。”[2]P15-16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短寿命”,这带来很多问题,如浪费大量资源,削弱了城市文化传承;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等。按规划建设、利用先进技术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是城镇建设中最大的节约。要加大城中村改造与旧城改造力度,完善水、电、路等公益设施,优化住宅、大气、绿化、水面等人居环境,打造绿色、宜居城镇。

3.高水平经营城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资产市场化经营,鼓励法人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投融资机制。放开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市场,走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经营的路子。同时要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出租车、供气等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

4.高效能治理城镇。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和市民化,要以提高城镇居民的人文素质和管理者能力为核心,建立法治化、信息化、精细化的社会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子女就学、廉租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务的绩效和公共投资的效益,构建城镇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交易成本,以城镇治理创新来带动社会管理创新。

三、增强可持续性,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之路

城镇化意味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资源消耗的提高,诚如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着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3]P552-553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乡污染加剧,有民谣唱到:“城镇污染农村的水和地,农村污染城镇的饭和菜。”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生态城镇、绿色城镇具有重大意义。

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城镇。紧凑型城市的核心是城市精明增长,强化规划的调控作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鼓励自行车、步行;发展节约型住宅等。

要节约、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镇。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以湘江治理为契机,探索水资源为核心的流域产业布局、生态补偿、水域管理新模式,促进全社会节约和合理用水,确保城乡饮水安全。

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型城镇。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实施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等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建筑、交通和生活节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型城镇。要重点加强水、大气(包括PM2.5)、土壤等污染防治,创新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模式。在城镇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上,要在贷款、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工业污染防治、城郊结合部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走绿色、低碳城镇化之路。

四、体现协调性,新型城镇化须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诚如马克思指出,城镇的发展“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4]P496。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民生工程,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保障农民权益,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化,至关重要。小城市、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节点和基础。

从短期来看,推进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首先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新进展,如消除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统筹解决城镇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问题。同时要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加快土地使用权有序高效流转,增加农民收入。

从长远来看,要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长期以来,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导致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是阻碍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其本质是要求城乡土地等生产要素报酬均等。要真正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包括城乡土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城乡要素各自发挥优势的市场竞争制度环境,尽可能取消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行政或人为干预;另一方面,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尤其要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监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公共服务上体现均等化、一体化,使农村社区的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镇现代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城乡差别逐渐消除,最终走向城乡融合与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张琦.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王遵伸,李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一篇:银行应如何应对余额宝的发展 下一篇:我国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机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