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者预期看跨期消费选择

时间:2022-08-10 05:50:12

从消费者预期看跨期消费选择

摘要:本文首先对范里安的消费者跨期消费选择行为理论进行阐释,其次结合“家电下乡”活动和消费者年龄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跨期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预期,而在消费者预期中,最主要的是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关键词:跨期消费;消费者预期;预期收入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在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只限于当期消费,即在当期收入和价格水平下对不同商品组合偏好不同的消费者如何实现当期效用最大化,而没有分析消费者对不同时期消费的偏好即时间偏好的问题,事实上,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是在其一生中的消费效用最大化,跨时期选择理论即是研究理性消费者在多个时期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

一、范里安对消费者跨期分配消费的解释

在研究跨时期选择时,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已经不是基本选择模型下不同的商品组合或是商品束了,而是不同时期的消费。因此在跨期选择模型中,首先做如下基本假定:

(1)消费者面临两种消费选择,即当期消费(current consumption, c1)和未来消费(future consumption,c2);(2)消费者初始禀赋为(m1 ,m2)。

在利率为零和不允许借贷的条件下消费选择是显而易见的,c2=m2+m1-c1消费者在当期消费得多,未来消费就会减少。如下图1所示:

图1

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行为倾向更多决定于其个人性情,或是他自身的消费习惯,一个谨慎型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更倾向于牺牲当前时间偏好。

在利率不为零时,假定为r,得到的预算约束是:c2= m2+(m1-c1)(1+r),情况如下图2:

图2

预算线上不同的点代表消费者对当期和未来消费的不同分配,如果c1=m1,必有c2=m2,消费状况出于初始禀赋点,即“波洛尼呃斯”点。范里安在研究利率对消费选择的影响时,首先对消费者做了如下初始假定:如果消费者选择c1m1,则称为借款者(有较高即期消费倾向),并给出了两者的选择情况:

根据上述的基本假定和推理,我们知道,一个借款者在利率下降时一定会增加当前消费,所以他仍然是一个借款者,而贷款者有可能会减少储蓄,但减少多少储蓄增加多少当期消费以及会不会使他越过“波洛尼呃斯点”而变成一个借款者呢?在利率上升时贷款者也一定会增加储蓄,仍然是一个贷款者,借款者的情况也和前面贷款者的情况一样变得模糊。显示偏好原理不能解释利率下降时贷款者会不会变成借款者,或是利率上升时借款者会不会变成贷款者。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当上述情况发生而消费者并没有改变其消费偏好(做一个借款者还是贷款者)的话,那么他们的情况会变糟糕,福利会降低。

在这里,有意思的是关于消费者的基本假定:即,我们在分析利率变动之前首先确定该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还是贷款者,但是我们这样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呢?在定义一个消费者是借款者还是贷款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在主观上对他的消费倾向做出了判断呢?如果是这样,那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

笔者认为这个依据是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预期的对象多种多样,比如说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和未来效用等,预期的结果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偏好或偏坏。前文所提到的影响时间偏好的因素中“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选择的环境”等实际上是消费者在主观感知基础上对未来做出预期而后决策消费行为。

二、关于跨期消费的案例分析

一方面,当消费者有较好的预期收入时,他就有可能增加当前的消费,甚至超前消费,而当收入预期恶化时,出于预防性动机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跨期消费选择行为可以很好的解释两个典型案例。一是今年2月份国家为拉动农村消费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家电下乡”惠农政策,就目前来看,成效似乎并不乐观,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为388亿元,与全年拉动1500亿元的预测目标相差甚远。而且,随着季节性产品冰箱和空调销量的下降,第三季度以来,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额开始大幅下滑,9月较8月下降了约19%左右,较7月下降了约30%。表面上看,家电下乡是一个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政策,但实际上多赢或者双赢的事情并不多,更多的是零和甚至负和博弈。原因除了一些政策上不当,笔者认为农村消费市场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缺乏好的预期收入,没钱的农民即使享受到补贴也还是买不起,部分有这种购买力的农民也会持审慎态度是因为这种购买力或许是他“储蓄”多年积攒的,在未来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将此拿出来消费。因此,农村消费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启动,关键是增加就业改善农民的预期,增加农民收入。第二个例子是某论坛上的一个热帖,讨论人在60岁退休以后消费需求会不会急剧下降以及为什么,跟帖的人很多,绝大多数人都赞同消费需求下降的观点,并认为这是因为退休以后没有了预期收入所致。纵观中国的消费观念可知,国内的消费者仍然是保守型谨慎型的,因此在没有好的预期收入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增加当期消费倾向的。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投资需求增加也会迫使他减少当期消费,投资是为了在未来消费更多。笔者认为投资倾向的大小在于消费者对市场风险和投资收益的预期。前面,我们讨论消费者通过减少当期消费并将其储蓄起来以增加未来消费,也就是当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下降时,储蓄倾向上升,并没有考虑投资需求。显然,影响消跨期选择还包括消费者对市场的预期(风险和投资收益率)。一个成熟的市场,其不确定性低,那么消费者对未来收益也会有较好的预期,且当延迟消费增加的效用大于他牺牲时间偏好的机会成本时,在消费品市场为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者有较好的心理预期(例如不必担心像在计划经济下买不到想买的产品),便会选择延迟消费。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M].费方城,等译.现代观点.

[2]金贤锋,汪浩瀚.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二元特征与跨期不确定性分析[J].经济地理,2006,4.

[3]顾六宝,肖红叶.基于消费者跨期选择的中国最优消费路径分析[J].统计研究,2005,11.

[4]黄宇.我国城镇居民跨期消费行为演变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9,08(01).

上一篇:浅析非传统性货币政策 下一篇:震后中日经贸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