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8 21:21:20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1

(一)国内外有关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1.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国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厚,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但国内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概念的界定差异较大,国外学者的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对象,除我国传统意义中的民族外,还指少数人群体中的种族、土著、原著和移民群体,较中国的少数民族定义更具广泛性,也更强调研究对象的地域性和国别性。所以国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种族、移民群体的消费行为展开。例如,美国的华人消费群体、匈牙利的德裔消费群体、西班牙裔美国人的消费行为研究等。2.少数民族消费行为重要性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少数民族消费者能够创造新的细分市场,给企业带来收益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出生于波兰的卢因作为一名犹太教后裔,早在1946年就开创了行为研究与少数民族行为研究。之后的MarilynHalter、H.H.Kassarjian、D.M.Stayman(1989)通过食品的实证研究也发现民族性与少数民族消费间具有一定关系。YupingLiu(2000)就认为少数民族消费者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还有很多学者认为这一市场不仅容量在增加,而且随着各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购买力也在持续增长。Bauer(1960)认为,消费者在进行决策时并不是像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最大化效用”,而是最小化相关风险。我国学者张琦(2001)认为,少数民族即期消费不旺、需求拉动不足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吕学芳(2002)认为,开拓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费市场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彭林绪(2000)、姚伟钧(2005)、熊正贤(2010)认为,开拓土家族地区农村消费市场来发展土家族地区经济,先必须了解土家族地区居民的消费特征,并对土家族居民的消费模式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还有个别学者从民族学、民俗学等角度对土家族居民的饮食、消费文化进行了定性探讨。3.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行为因素变量的研究。基于此角度研究的文献最多。国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特殊属性有较深入的定性研究。近十年来,有许多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少数群体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对美国移民研究为甚,将其归因于文化、宗教、社区等主要因素。Hirschman(1960)通过大量实证调查发现,宗教对消费者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JaneSojka和PatriyaS.Tansuhaj(1995),通过对1970—1990年公开发表文章的整理发现,研究交叉文化状态下的消费行为,为以后多元文化下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少数群体的文化、宗教等主要方面展开的研究。YupingLiu(2000)将影响美国移民消费的因素归结为文化和移民小团体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原因构建理论模型。还有很多学者都认为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重要变量。Rook和Levy(1983)展开了对消费行为的仪式化和象征意义的研究。紧接着学者Mccracken(1986)、Schtte和Ciarlante也开始进行了对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研究,认为消费者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同样,我国学者彭林绪(2000)从居住饮食文化的变迁角度探讨了土家族生活消费的变化。余石(2001)采用总量数据建立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消费函数的数学模型,并对该地区的总消费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绝对收入假说与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姚伟钧、刘朴兵(2007)从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了鄂西土家族的饮食文化的特征。4.营销战略角度的研究。有部分国外学者看到少数民族消费群体的重要性,为了吸引这一市场消费者,满足其特殊市场需求,分别从市场营销角度构建模型,提出各种营销策略。如:JinnieJinyoungYoo(2010)运用广告,JangHoMoon(2010)用数字媒体吸引少数民族消费者来促进商场销售,RamuGovindasamy、VenkataPuduri和JamesE.Simon(2010)提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西班牙裔美国人购买有机食品等。中国对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更多是基于消费行为理论的实地调查的实证检验。如学者李培宏(2006)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王飞雄、张鲲(2003)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高海霞(2008)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消费研究。康薇、高云(2005)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消费行为进行的比较分析。康德彪、马莹莹(2008)以怀化市居民为例对少数民族文化偏好型旅游市场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行业角度进行分析,如对我国少数民族金融消费行为研究。侯玉霞(2011)对民族村寨入境游客的消费行为的研究;孔凡磊(2011)对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消费行为的研究等。

(二)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相关的研究

消费行为理论是现今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该理论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相关联的是以菲利普•科特勒的相关研究和文献为主,主要体现在消费行为影响变量与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研究。第一,宏观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第二,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研究。菲利普•科特勒(2000)指出,消费者购买过程活动,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消费者行为是个广义概念,包括购前准备、购买、购后反应三个阶段。第三,基于品牌知觉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最早是菲利普•科特勒,他认为影响变量有涉入度、品牌知觉差异,而后李国庆(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将影响变量概括为三个方面:涉入度、品牌知觉差异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追求———H/U。1.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少数民族消费行为主要借鉴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约翰•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活动(即S-R理论)和迪齐奥(1947,1964)的消费者行为的情感和非理性心理决策方面,以及GeorgeKatona(1953)开创的将消费者意念和态度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的技术。他的消费理论和对消费者的关注至今仍被认为是对经济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巨大贡献。Assael(1998)提出,消费者动机是一种引导消费者朝着满足其需求行为的驱动力。Belk(1978)、Bocock(1993)、Oswald(1996)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消费者的符号消费行为。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行为科学角度研究。著名学者麦克尔•R.所罗门开创了消费者行为学跨学科消费者行为金字塔研究。3.市场营销学的研究。PhilipKotler(2000)给出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定义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之后的品牌忠诚研究、消费者的学习模型;罗杰斯(1959,1962)的消费者分类;克拉格曼(1965)提出的低度介入的消费者决策方法以及韦尔斯(Wells,WilliamD.1993)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依据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识别、寻找、购买、消费、消费后),给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分析路径。4.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少数民族消费者行为研究从中借鉴了概念和研究视角。如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社会阶层以及包括意见领袖和个人影响在内的新扩散理论(Warner,Meeker,Eells1949;Katz,Lazarsfeld1955;Rogers1962)。张梦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影响我国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关键动因。另外,显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和参考群体(referencegroup)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运用及仪式化和象征意义(Rook和Levy1983,Rook1985)、经验和新奇行为(Holbrook和Hirschman1982)以及宗教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Hirschman1983)、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研究(Mccracken1986)。

二、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发现,虽然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特征与实证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就,形成了一些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但是这些理论在揭示我国少数民族消费行为异质性特性及其机理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内这些研究,仅仅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实证检验,没有对少数民族的消费特征及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做深入研究,更少有在实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变量、消费行为异质性机理做定量、定性研究,更没有从民族型符号品牌入手,对其进行详细论证,这些将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总而言之,国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消费行为的研究范式。第一,由于研究对象与我国不同,国外学者少数民族研究对象不同于我国传统意义的少数民族群体,是对少数人群体的研究,其少数人研究对象与我国少数民族概念与外延都存在差异。国外少数人群体研究对象有四类,每一类的定义与我国少数民族定义又不同,不同群体消费行为特性亦不同。第二,用国外少数人消费行为研究结论来解释我国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特性明显水土不服,其研究范式遵循传统消费行为学,将其行为特性归因于消费者自身因素与宏观环境因素,例如宗教、文化、地域等等因素,但是,并未从中找寻到少数民族消费行为异质性产生的真正原因,也没有揭示少数民族消费异质形成的机理,导致现有成果对我国少数民族消费行为异质性及其规律缺乏解释力。第三,国内外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消费者角度,鲜有对少数民族品牌内涵与属性进行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很多局限于宏观探讨的范畴,或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实证检验,而具有深层次实践指导意义的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使现有理论对我国少数民族品牌建设实践指导性不强。在此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本土化研究亟待理论创新和突破。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2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手持消费卡的特约商户,当你走进商场,只要花钱消费,就能获得返利积分。花的钱越多,积分值越高,返回来的钱也越多。你会不会因此更喜欢花钱,而不是将钱存进银行呢?在这种返利诱惑下,人们的消费热情恐怕都会空前高涨。这样一来,全社会的消费会就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经济的发展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活力。这是一种新的经济理论所描绘的美好图景,它就是消费资本化理论。最近,这一全新的经济理论正受到经济学界和业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人对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最动人的评语是:这一理论可以为中国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应光荣正致力于这一全新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怀着有些兴奋的心情,我们来到应光荣那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街的办公室,就此理论对他进行了采访。

用中国文化揭示经济学规律

应光荣今年45岁,职务却多得有点让我们眼花: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消费力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北京大道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但谈到自己的定位,应光荣最喜欢的提法是: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

应光荣198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此前进过工厂,插过队。这正是他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典型经历。不典型的是,应光荣这位理科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持久的研究,在这一本来不属于他的领域取得不凡的成绩。

就在应光荣准备潜心钻研中国传统文化之时,他得到一些意外收获。也许是他的理科背景起了作用,应光荣在深入研究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在国内外率先推出“和谐产消经济模型”,用国学概念揭示了经济学的规律所在。此后,又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消费资本化论纲》于年内完稿待出版。

在应光荣等人所提的消费资本化理论框架下,消费者进行消费时,生产方和销售方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消费视为对本企业的投资,因此,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

应光荣研究的“消费资本化”,与他的“双向逆反消费网络系统”紧密相关。应光荣说,这一系统是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实践平台,它由三方组成:一方为持卡人组成的需求消费平台;另一方为特约商户组成的供给服务平台;还有一方为调节、平衡、分配的功能网络体系。依照协议,该网络系统向供给方收取一定的消费返利基金,再按既定比例返利给需求方(见下图)。

自称是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的应光荣,在谈到消费资本化这一全新的经济理论时,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就在不久前,他还是一个从未涉及经济学研究的人。为了配合讲解,他还用上黑板,情绪有些激动地将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内涵、意义、操作模式等向我们一一道来。

应光荣介绍说,消费资本化理论强调经济发展从生产向消费的复归,它恢复了消费在经济学中与生产的平等地位;并以“回到消费本身”的方式,实现经济学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其核心观点是:消费也是一种资本,它能够创造价值。消费的倍增,可以对生产的倍增,起到价值实现意义上的平衡作用,从而使生产价值的增值,得到更充分的实现。因此,消费者与生产者一样,拥有对扩大的再生产和再消费的剩余的索取权。只有消费者与生产者在资本层面取得平等地位,才能在生产目的上保持稳定均衡,从而进入和谐产消。

当应光荣兴奋地讲述着这一切时,我们总是能感觉到从他身上流露出的文化气质。自称文化研究人士的他,言谈中不时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深刻揭露了自然界规律。”应光荣在讲解中不断强调。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消费资本化理论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实现了经济理论上的突破,它真正体现了经济学中的公平公正原则,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平衡”的体现,是一种“和谐经济”理论。

应光荣认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新古典主义是从现代性二元论的出发点看待世界。在生产和消费这个二元对立中,片面地强调生产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将整个制度设计引向了二元中的一端,这是整个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总是反复产生制度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的思想根源。与之相反,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出发点,是二元归一。无论是道家提倡的“太极双向逆反、德道变易归一”,还是儒家强调的“中庸”,都排斥在二元中只执一端,不及其余的立场。中国古代经典《周易》六十一卦《中孚》卦中的“我有好爵,吾与尔蘼之”,运用到经济学上,意思也就是说有了利润我与你共同分享,消费者参与利润的分配。

应光荣还告诉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老子》中“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均衡思想、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范蠡关于供需反应的系统认识以及《管子》的消费伦理思想,都是启发他进行消费资本化理论研究的重要的思想源泉。

让经济学“回到消费本身”

在以生产为中心话语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消费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依附性的,它从来没有取得与生产概念平等的独立地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体系本身,在消费话语上存在某种与信息经济大的前提假设不相符合的重大缺陷。具体表现为:生产价值论中缺乏抽象消费概念,生产资本论中缺乏消费增值概念,生产目的论中缺乏自主消费概念。以致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不断表现出“为生产而生产”的“生产中心”倾向,造成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

应光荣认为,以消费为本的消费资本论,推动着经济发展从生产向消费的复归;恢复了消费在经济学中与生产的平等地位;并以“回到消费本身”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学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

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将消费与生产作为平等的概念来研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交换领域,提出了生产的抽象交换价值,但没有提出消费的抽象交换价值,使得消费不可进行社会交换;在资本领域,研究了扩大再生产的微观基础,而没有研究消费扩大再生产的微观基础。凯恩斯主义对于需求扩张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消费资本化理论认为,(生产)价值与使用价值,是人与对象物之间关系的抽象。对消费来说,消费价值,与其对象物――使用价值,也存在同样的关系。具体消费通过使用价值表现,抽象消费通过消费价值表现。

应光荣介绍说,消费资本化理论提出的抽象消费概念,具有重大意义。当商家局限于自己的商场对商品打折时,他不自觉地依据的是具体消费概念;但在消费网络系统中,商家进行跨商场的打折时,他必须具有抽象消费的概念,并且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不同商场的不同使用价值间,进行消费贡献的社会化比较。

获得诺贝尔奖的筹码

2005年11月9日,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消费力经济研究院成立暨首届中国消费力经济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的消费力经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有了稳定的平台。研讨会上,被称为“欧元之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发表精彩讲演,他指出:消费力经济研究很重要,是21世纪的重大研究课题,是经济得以循环可持继发展的重要关键所在。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研究有其独特之处,是很有创意,很有价值的,对消费力深入研究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有重要的作用。他认为,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消费力经济研究院应该成为世界一流的权威的消费力研究机构。那次研讨会,除蒙代尔外,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拉特里奇、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及众多的国内专家学者都莅临会议并演讲。这次研讨会,让应光荣激动不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消费资本化理论,国内外经济学界和业界有不同的评价。有人对此理论感到兴奋不已,坚信它可以为中国捧回诺贝尔经济学奖。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虽然此理论很新,但提到诺贝尔奖的高度,却有些言过其实。不论怎样,国内外知名经济学者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广泛关注,对于研究者应光荣来说,都是一种鼓励。他本人对于理论本身,也是信心十足。

然而,记者问起消费资本化理论目前在实践中的应用,应光荣的讲解却从激情四溢突然转向平静。他离开了那块写满数字和公式的黑板,放下粉笔,叹了口气,凝神思考了几秒钟,用一种更为谨慎而平稳的语调,缓缓道出了他的计划和困惑。

应光荣说,对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运用,他准备在新的一年着手实施。他计划,最先在音像出版领域试行此理论。他希望把消费资本化理论运用到打击盗版事业上来,目前已经跟音像出版协会有所沟通。他说,运用消费资本化理论,购买正版音像商品的消费者不但可以享受到正宗的文化商品,使自己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从中获得积分,参与利润分配。而如果是购买盗版音像制品,就没有这种优势,因为在系统中,盗版商不可能被吸纳进来,即使他们想让利给消费者,也没有这个渠道。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消费者不再偏爱盗版音像产品,因为在这种模式下,盗版产品并不比正版产品便宜多少;另一方面,由于盗版商无法拥有进入系统的渠道,就不可能再对消费者有更多的让利。无论从哪方面看,对消费者而言,盗版产品都不再有吸引力,他们当然就会更偏爱品质纯正而综合获利更多的正版产品。

这幅美好的蓝图看上去有些遥远,应光荣却对此充满信心。他说,最近他将会在香港为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运用进行一些实践性工作。香港中联集团在大陆的中联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整合资源,联合相关部门全力打造全国性的“健康服务系统”,并聘请他担任此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相信应光荣的消费分配理论,在未来的各个领域都能得到充分而合理的运用。

不过,对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运用,应光荣也不是一点担心都没有。他告诉我们,他认为此理论在实践中碰到的最大问题将可能是:旧观念的束缚。人们对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理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认可到接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此外,在实际运用中,对消费者进行返利,具体到比例和额度的计算,也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采访手记

在文化空间开一扇经济之门

采访应光荣之前,就听很多人说他这人有点怪。带着几分好奇,我们来到应光荣那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街的办公室。采访那天是岁末,窗外没有阳光,只有一点微风,天气预报当天晚上有小雪,正是即将进入严冬的时节。敲开应光荣办公室的门,见到他本人的那一刻,我们立即发现,关于应光荣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侃侃而谈的他,身着一件绿色的短袖T恤――每个人都在经历冬天,应光荣却自得其乐地过着他永远的夏天――他告诉我们,他在室外也是穿短袖衫,而且一年四季天天如此。这让我们对这个采访对象又多了几分敬佩。而当采访正式进行时,我们才发现,应光荣的“怪”绝不仅仅在他的生活习惯上。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3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西方有关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的研究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并在归纳其研究特征的基础上,对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研究进一步进行了理论解构。研究发现,模型中集中呈现了预期效用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以及介入学习理论四种理论的应用过程,可以说这些理论的应用对于深刻理解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域开启。

关键词: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 模型解构

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的一般性分析

Mullin的三级因素模型。Mullin(2000)认为,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与其说是一个既定的公式还不如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级因素、二级因素和三级因素组成的。一级因素,是指那些购买者和消费者的内部因素。其包括渴望健康和福利、竞争和测试个人抵抗各种反作用力的能力和技巧的机会,交往朋友或者逃避“现实”等,通过这些激励因素的内化过程,体育消费者行为得以发生。二级因素,是指对决策过程立即做出影响的因素。其包括个人先前对于体育产品服务的经历、家庭的力量(前代的运动经历对后代的影响)、同伴的体育消费行为和选择、个人喜欢的、学校或大学参与的或者各种族、团体相关的俱乐部、地域因素等等。三级因素,就是指政治、宗教、文化和服务团体等一些潜在的外部影响因素。其往往将体育作为一个基本纽带或诱饵来鼓励个体消费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建立或维护政府、社区或教会的组织形象。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通过不同层级之间的过滤,共同影响着体育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与继续。

Funk&James的心理区间模型。根据社会心理学文献,Funk&James(2001)依据体育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建立了一个研究态度问题的框架来解释体育消费者、体育运动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体育迷忠诚度的问题。整个模型由四个层级组成,依次向上递增,表示体育消费者的认知程度不断增加。第一层是意识,只代表着个体对于体育运动或球队的初步印象,还没有形成任何偏爱;第二层是吸引力,代表着个体在不同社会心理或人口统计变量动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对于某一球队或体育运动的喜爱;第三层是依恋,代表着个体与某一球队或体育运动的心理联系逐渐具体化,相互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第四层是忠诚,代表着个体已经成为某一球队或体育运动的球迷,有着持续的、稳定的行为表征和拥护态度。

Trail,Anderson&Fink 的观赏性体育消费行为模型。Trail,Anderson&Fink (2000)基于球迷或观赏性体育消费者的动机和行为变量,提出了观赏性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模型是由个体的消费动机、认同水平、期望、期望实现、自我效能感的反应、情感状态六个方面的变量相互作用构成的。其中,个体的消费动机是最基本的决定条件,它是由个体的不同社会和心理需求引发的,包括可替代的成功经验、知识的获得、审美价值、社会交往、戏剧化/激动、社会逃离、家庭、运动员的身体吸引力和运动技能水平共九个方面。当个体参与观赏性体育消费活动时候,这些动机被部分地或完全地体现出来,随后,这些潜在的消费动机将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对球队的认同感这一变量,间接影响消费者期望的比赛结果,当期望的比赛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情绪状态或通过自我效能反应的间接影响作用,最终导致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发生改变。

Murray&Howat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Murray&Howat (2002)依据体育产品服务质量的区分,从核心服务质量与相关服务质量入手,构建了基于体育消费者满意度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模型中体育消费者的满意度是体育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的产物,而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或者说是作为核心服务质量,与相关服务质量的内生变量通过价值与满意度之间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体育消费者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价值作为中介变量能够解释体育消费者满意度41%的变异,而核心服务质量能够直接解释其43%变异,相关服务质量能够直接解释其50%的变异,相关服务质量看起来比核心服务质量更重要,更能影响体育消费者的行为。

Hill&Robinson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Hill&Robinson(1991)基于消费者内隐的消费动机、指向的行为以及情感表现之间内在联系,构建了用于解释球迷狂热行为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模型中球迷在不同体育消费动机的驱动下忘我地投入到体育运动情境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得球迷具有更高的激素水平,而且超乎想象,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失控行为或成瘾行为。为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与合法性,Hill& Robinson应用该模型来分析以游泳、跑步和自行车运动所组成的三项全能运动的体育消费者狂热行为过程。结果表明,狂热的体育消费者动机是由竞技性或参加比赛的驱动和健康期望构成的,在不同的消费动机驱动下,指向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训练、控制饮食以及相应的货币支出来购买体育设备或培训等三个方面内容,体育消费者在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与消极的情感。比如,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运动伤害或定期训练的单调性、控制饮食过程中的不适反应、货币支出的增加都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当然,最终的坚持所带来的身体健康或比赛成绩的提高则会带来积极的情感。

Matthew D.Shank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Matthew D.Shank(2002)通过甄别体育消费者进行参与性体育消费时所面对的复杂信息,构建了一个参与者消费行为模型。模型中,体育消费者行为三个成分的影响:内部或心理过程;外部或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于参与者决策制定过程中的情境因素。当体育消费者有意识地参与体育运动时,他们往往受制于这三个因素内化的影响,使其首先对是否要参与体育运动进行问题识别,这反映了体育消费者现实状态与渴望状态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越容易激活整个决策制定过程的结果,促使其体育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可以说是一个唤醒状态下的选择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体育消费者在这个阶段历时过长,或无法从复杂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地甄别出符合自己标准的参与选择方案,他们可能会终止进行体育消费,也就不会有进一步地参与过程和参与后评价过程的出现。但是,如果体育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通过这个选择过程,那么以后的参与过程就顺其自然了。之后,消费者拥有了参与性体验,如果满意的话会持续进行,反之则会终止或暂时性中断。至此,整个决策制定过程将会终结,等待下一次的启动。

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的理论分析

(一)预期效用理论

“效用”(utility)概念是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石,是对消费者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程度的抽象衡量。当经济学家讨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时,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消费者的目标是预期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和计算时间、经济收入、信息以及技术等限制来选择使得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因此,无论是哪一种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其实都已蕴含着消费者的这种理性化的选择。他们计算着能够从体育产品和服务或其属性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感。比如Trail,Anderson&Fink 的观赏性体育消费行为模型中的期望不一致结果、Murray&Howat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中的满意度测量以及Hill&Robinson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中的预期效用,这些都是消费者预期效用实现的一种表达,只不过这种表达有时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消费者之前的理性计算,毕竟人是有限理性的,有时是无法计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预期效用理论作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仍然是正确描述体育消费者实际如何做出市场选择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认知学习理论

相对于刺激-反应理论强调刺激与某特定反应之间的联结与重复,强调由外部强化的练习所引起的消费行为的变化,认知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主动性学习。在这种主动性的学习背景下,体育消费者的角色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者,需要不断地对于以前的消费经验和现有的信念进行编码与整合,最终修正理念并采取相应地行动。因此,从此理论意义上来讲,Mullin 的三级因素模型、Funk & James 的心理区间模型以及Matthew D. Shank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无疑是这一学习理论的最好体现。

(三)刺激-反应理论

刺激-反应理论是基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强调学习发生时刺激与刺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当一个人对已知的刺激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做出的行动,这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被动性学习。在这种被动性学习背景下,体育消费者的角色就是一个体验与感受者,他们完全受到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刺激支配,表现为不断地重复,有时甚至会乐在其中,因为每当做出一次购买决策都会受到奖赏或惩罚(这里的惩罚多数是因为没有得到奖赏而导致的心理落差),持续的强化之后,消费者会逐渐与那些给予他们奖赏的销售商家交往,并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其需要或让他们感觉良好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依据此理论的阐释,Hill&Robinson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和Trail,Anderson&Fink 的观赏性体育消费行为模型可以说都是从体育产品与服务的刺激情境所激发的体育消费者动机和与之相伴而来的消费行为两方面对模型进行建构的,这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关系。不仅如此,Murray&Howat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则是直接从体育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入手来分析刺激情境与体育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此理论阐释的更好体现。

(四)介入学习理论

介入学习理论起源于一个叫半球单侧化的理论或叫裂脑理论,指的是大脑的左右半球在处理信息方面是专业化的,就是说左半球主要负责认知活动;而右半球则是专门处理非语言、永恒的、图像化的和整体的信息。基于此,当体育消费者遇到重复出现的一个与众不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画面的时候,会在他的右脑半球中形成一个生动的图像,从而引起他的积极回应,这是一个被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与经典的条件作用理论一致。与之不同,如果体育消费者遇到包含有语言文字信息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他的左脑半球将会启动一个认知过程,从而对产品的优点与缺点进行评价,这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认知学习理论一致。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体育消费者遇到的体育产品与服务信息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既有视觉性的内容又有文本性的内容,所以,体育消费者的左右脑半球同时启动,只不过前者的被动性学习过程表现为一种低介入的状态,而后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表现为一种高介入的状态,这两种状态的区分可以说是认知学习理论和刺激反应理论的一种整合。如果依照这样的思路来分析,Mullin 的三级因素模型应该属于介入学习理论所阐释的,所以,从一般意义来看,模型还是初步体现了介入学习理论的一些特征。

结论

从理论上对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的解构来看,其研究体系正逐步走向相对成熟的阶段。他们研究传统建立在100多年以来逐步形成的相对成熟的市场基础之上,针对市场机制完善环境中的西方企业和西方文化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其整个研究体系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个体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逐步展开。在其看来,体育消费行为研究的重点就是探究体育消费者与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目的就是掌握信息、资金、商品、服务、地位、感情等市场资源与体育消费者进行良好交流,这一方面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另一方面是创造一个体育市场,振兴体育产业。所以,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研究偏重于从微观层面上全面考察体育消费者,研究他们是如何从自己所处的直接环境中接受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如何学习、记忆、储存,并分析他们是如何形成和修正个体对产品和自身的态度,之后才能准确预测其市场行为。反观中国体育消费者行为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将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David Shilbury,Shayne Quick & Hans Westerbeek.Strategic Sport Marketing (2th Edition)[M].St.Leonards, NSW: Allen & Unwin Academic,2004

2.Matthew D.Shank.Sports Marketing: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2th Edition)[M].Upper Saddle River,N.J.:Person/Prentice Hall, 2001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4

[论文摘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上海市房地产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 调查 定性定量的分析诸多影响上海市消费者购房决策制定的因素,并从把握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市场 营销 提出建议。

随着我国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稳步发展,房地产行业也蓬勃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出建议

上海市房地产 市场 消费者 心理 呈现出以上特点,在市场 营销 过程中,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无疑将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本文试从把握房地产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销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需全面细致地进行 调查 ,把握需求信息尤其消费者心理信息分析

这一工作要摸清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具有哪些消费习惯,消费者有怎样的 审美 观念,对产品有哪些特别的要求等,然后根据消费心理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位。开发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建造过程中使用哪此工艺等都必须围绕消费者心理需要展开。

(二)要善于从众多消费者多样性的消费心理中提炼具有共性的心理特点,准确地进行客户定位

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来看,房地产营销还没有到针对个人心理需要“量身定制”的程度,而往往是针对一批消费者开发一批产品。消费者心理需求各种各样,但是在某一层次的消费者中还是存在着带有共性的消费特点,如何把这些带有共性的心理提炼出来,贯穿到房地产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将共性心理提炼出来,营销人员才能准确地把准潜在的消费群体,实施客户定位。

(三)实施名牌战略,进行形象定位

名牌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对自身的产品、 管理 、服务、商誉等进行宣传,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并形成习惯性消费心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利用某一方面信息对消费者实施影响,而是通过多种“良性”信息对消费者心理进行长期影响。

(四)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影响消费者惯有的消费心理,诱导其形成购买决定

房地产营销人员科学地运用一些营销技巧(如营销人员细致地服务、详尽地讲解等),同样可以与消费者形成心理共鸣,促成交易。

参考文献:

[1]尹志东,成都市主城区住房需求结构分析[d]. 电子 科技大学.2007年.

[2]张晓斌、张声东,试论我国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策划模式[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2期.

[3]万浩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和行为分析[j].江西 社会 科学.2006年06期.

[4]邹高禄,成都市商业房地产市场需求敏感性因素分析[j].资源与人居 环境 . 2004年05期.

[5]吴琦、杜骏,试论 建筑 市场的营销特点[j].理论月刊.2002年05期.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5

[论文摘 要]高校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通过从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特征和消费心理的特点入手,总结了影响高校学生消费的四大因素,并做出总结。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并表现出特殊的消费行为。 

 

一、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从消费水平来看,有数据显示,2006年高校学生约有74.3%左右的学生平均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另有11.2%左右的学生月消费在200元左右,600元左右的占10.5%。与此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如武汉某高校学生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高校学生的月食品支出在230元左右,与生活费月均支出(480元)的比率是47.9%,这可视为高校学生的“恩格尔系数”,从长期趋势来看,这一系数呈现出整体的上升趋势。 

从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对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多数人认为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高校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从消费方式来看,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统一体,是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总体上来说,高校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但表现出了一些特殊的消费方式:第一种是旅游消费:有调查资料表明,有46.5%的高校学生在节假日时曾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有12.3%的同学在寒暑假曾和家人一起旅游过,表明旅游是高校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被高校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第二种是电脑消费,1995年电脑开始步入高校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最能改变高校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第三种是电话和手机消费,随着电信资费的一次又一次下调,201卡或ic卡电话在大学校园内普遍开花,调动了高校学生的购买欲望;第四种是恋爱消费,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但两个人的学习生活中也相应增加了额外的消费。 

(二)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分析 

高校学生的消费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消费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高校学生消费的不平衡;二是消费的多样性。高校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高校学生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高校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三是消费的主导性。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 

二、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原因。目前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高校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个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二是社会环境原因。目前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高校学生高消费的心理。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在家向亲友东拼西借,也不愿向学校贷款,把贷款当作是丢人的事。 

三是高校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高校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有人宁可牺牲教育、健康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情绪化消费也是高校学生消费中常见的。 

四是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关。有人认为现在高校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教育薄弱和管理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高校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 

 

三、基本结论与讨论 

 

关于高校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有的主要在高校学生中多进行国情和勤俭节约教育并加强相关的管理;有的认为应培养高校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高校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笔者认为,应加强对高校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教育引导,高校学生的消费教育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主要为消费观念、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市场和消费营销等知识;消费品常识教育,主要为常用的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消费生态意识教育,让高校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消费文明教育,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费是两个文明的结合点,它对高校学生的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主要是帮助高校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利以及如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抗逆能力,熟悉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保护法规等。总之,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21世纪国家栋梁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祥禄,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何勤勇,思想教育应注意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0(3)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6

[论文摘 要]高校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通过从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特征和消费心理的特点入手,总结了影响高校学生消费的四大因素,并做出总结。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并表现出特殊的消费行为。

一、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从消费水平来看,有数据显示,2006年高校学生约有74.3%左右的学生平均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另有11.2%左右的学生月消费在200元左右,600元左右的占10.5%。与此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如武汉某高校学生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高校学生的月食品支出在230元左右,与生活费月均支出(480元)的比率是47.9%,这可视为高校学生的“恩格尔系数”,从长期趋势来看,这一系数呈现出整体的上升趋势。

从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对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多数人认为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高校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从消费方式来看,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统一体,是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总体上来说,高校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但表现出了一些特殊的消费方式:第一种是旅游消费:有调查资料表明,有46.5%的高校学生在节假日时曾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有12.3%的同学在寒暑假曾和家人一起旅游过,表明旅游是高校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被高校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第二种是电脑消费,1995年电脑开始步入高校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最能改变高校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第三种是电话和手机消费,随着电信资费的一次又一次下调,201卡或ic卡电话在大学校园内普遍开花,调动了高校学生的购买欲望;第四种是恋爱消费,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但两个人的学习生活中也相应增加了额外的消费。

(二)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分析

高校学生的消费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消费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高校学生消费的不平衡;二是消费的多样性。高校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高校学生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高校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三是消费的主导性。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

二、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原因。目前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高校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个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二是社会环境原因。目前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高校学生高消费的心理。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在家向亲友东拼西借,也不愿向学校贷款,把贷款当作是丢人的事。

三是高校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高校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有人宁可牺牲教育、健康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情绪化消费也是高校学生消费中常见的。

四是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关。有人认为现在高校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教育薄弱和管理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高校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

三、基本结论与讨论

关于高校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有的主要在高校学生中多进行国情和勤俭节约教育并加强相关的管理;有的认为应培养高校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高校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笔者认为,应加强对高校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教育引导,高校学生的消费教育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主要为消费观念、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市场和消费营销等知识;消费品常识教育,主要为常用的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消费生态意识教育,让高校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消费文明教育,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费是两个文明的结合点,它对高校学生的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主要是帮助高校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利以及如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抗逆能力,熟悉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保护法规等。总之,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21世纪国家栋梁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祥禄,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何勤勇,思想教育应注意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0(3)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消费理论;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比较综合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034-03

现代社会中,消费已然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消费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方向日渐被人所重视,不但为经济学界及经济理论家所关注,也引起了国家实际部门及决策者的重视。

1 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

从消费理论的发展史看,古典经济学并未将消费问题纳入统一的“经济人”范畴,而对消费问题的论证有更多的人文色彩。由于消费者没有被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古典经济学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消费理论,在这一时期,关于消费的问题的讨论是散乱的分布在部分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

古典经济学中涉及到消费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主要有:

1.1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

威廉・配第的消费思想的核心是:少消费、多积累。其对消费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于第一次真正正确的认识到消费的作用和地位,首次提出了生产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消费,是对重商主义财富观的否定;其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保证财富的增值。他对各种消费支出意义的认识体现了“一切为了积累”的想法。

1.2 让・巴蒂斯特・萨伊(Say,Jean Baptiste)

萨伊是经济学说史上将消费理论正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人。他认为消费的唯一研究对象是消费行为本身所产生的满足程度,唯一目的是在于对比消费者的消费对他所引起的损失和给他提供的满足。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生产能创造自身的需求,不会出现需求的不足。而其之后的经济学家,大多遵从萨伊定律,在生产消费的关系上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

1.3 西斯蒙第(Sismondi,Jean Charles Lnard Simonde de)

古典经济学中最具有人本精神的消费论来自西蒙斯第。西蒙斯第的消费思想是以消费站优先地位为基本原则的。他指出“个人财富和公共财富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和消耗财富的享受,如果财富不让人享受,如果任何人都不需要它,那么它就失去了价值,就不再是财富了。”?他对萨伊定律提出批评,认为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同时也是生产的动力,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消费不足说和经济危机说。西蒙斯第分析了影响市场的四种因素,即消费者的数目,消费者的爱好,消费量的大小,他们的收入,及其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1.4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消费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有效消费”的概念,他指出,所谓有效消费,是指人们能给而且愿意支付这样一种价格来购买产品的消费。

2 现代西方消费理论

对消费行为的研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凯恩斯起,经济学家都在不断为之付出努力。现代消费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经济学家不断的努力,也出现了许多完整的消费理论,建立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

2.1 边际主义

边际的概念最早是由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的,其后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地租理论中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的思想;杜布衣(Arsne Jules Etienne Juvenal Dupuit)首先将边际概念与消费曲线联系起来,发现了消费者剩余,之后德国经济学家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提出了著名的戈森定律,为现代“效用论”奠定了基础。奥地利学派集大成者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Bohm-Bawerk)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来阐述消费,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成为了西方正统消费理论的基础。

2.2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强调消费支出是当期可支配收入的的稳定函数,在短期内人们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当期收入的多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量不断减少,此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用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

C=a+bY (a>0,0

其中C表示计划消费,Y为可支配收入,a可以表示不依赖收入的消费量,b则是边际消费倾向MPC。

绝对收入假说对于消费问题的后续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2.3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1949年美国经济学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假定入手,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其核心内容是论证并揭示了消费所存在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的规律。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随之迅速增加,当收入减少时,在“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消费者不会过多的减少消费支出。相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C=Y0(k-b)+bY

2.4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Life-cycle Hypothesis)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是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消费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其消费函数为:

C=a・WR+C・YL

其中,WR为实际财富,a是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c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其一生消费的现值不超过一生收入的现值的条件下,会尽可能使一生中的消费保持恒定。总体上说,一生中的收入虽然不是稳定的,但是消费却是相对稳定的。

2.5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是永久收入假说的提出者。他在1957年出版的《消费函数理论》是永久收入假说的代表作。其基本出发点和莫迪利亚尼是相同的,即认为尽管收入在人的一生中是不稳定的,但是消费是相对稳定的。该理论认为:居民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其现期收入决定,而是取决于其永久收入。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的消费函数模型是:C=kYp。其中C为持久消费,Yp是永久收入,k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由于永久收入理论中的永久收入是由上期收入与现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来估计的,即Yp=θY+(1-θ)Y-1,θ为权数,0

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本质上是相同点,二者都是以消费者根据长期收入进行消费和储蓄行为为基础的,他们被合体成为前瞻的消费理论,两个理论合称为“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简称LC―PIH。

2.6 随机游走消费理论(Random Walk Hypothesis)

霍尔(Hall,1978)在卢卡斯(Lucas,1976)批判的基础上,把理性预期方法应用于消费行为理论,将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理性预期理论想融合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的理性预期生命周期模型――随机游走假说(Random Walk Hypothesis)。

随机游走理论假定效用函数是二次型,其函数表达式为:Ct+1=Ct+εt。其中,Ct+1和Ct分别是下期消费和本期消费,εt为白噪音项。

该理论提出后,许多经济学家及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及检测。Flavin(1981)利用类似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了所谓的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Campbell and Deaton,(1989)从另一个校对对随机游走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发现了消费的“过度平滑性”。而这二者一起构成了对随机游走假说的挑战。

2.7 预防性储蓄消费理论(Precautionary Saving Theory)

由于随机游走理论不能完全的解释消费者行为,经济学家们进一步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一个就是预防性储蓄理论,该理论认为,不确定性与财富积累之间有相关关系,当不确定性越高,和LC-PIH假说越不吻合,而是更多的根据现期收入来安排现期的消费支出。

里兰德(1968)指出,当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大于零时,确定性等价原理不再成立。相对确定的情况,消费者在不确定情况下会采取更加谨慎的行为。Caballero(1990)假设效用函数为常绝对风险规避型(CARA)效用函数:U=-1θexp(-θCt)。

Caballero的研究成果表明,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和未来劳动收入变化量的方差越大,最有消费路径的斜率越高,预防性储蓄越大。

预防性储蓄理论强调了不确定性对居民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为消费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视角。而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与“过度平滑性”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同时被预防性储蓄假说解释。

2.8 流动性约束消费理论(Liquidity Constraint Theory)

流动性约束假说则从另一角度对过度敏感性价格给出解释,该理论认为,LC-PIH理论假设个人能够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上借贷和储蓄,这是与现实不符的,现实中存在着流动性约束。而在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只与当期劳动收入正相关,这就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给出了一种解释。

流动性约束假说主要有以下三点主要结论:(1)面对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较不受流动性约束的消费低。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当期财富,只与当期收入正相关,从而解释了“过度敏感性”;(2)消费者一旦预期到未来可能会面临流动性约束,当期消费会下降;(3)如果消费者在第期面临流动性约束,那在以后各期的消费都将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

2.9 λ假说

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约束假说都是在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对随即游走假说的修正。与之不同的是坎贝尔和曼丘直接从总和消费入手,建立了“λ模型”。

坎贝尔和曼丘假设一个经济中存在两类不同的消费者,第一类具有凯恩斯描述的性质,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第二类服从随即游走假说,消费由永久收入决定。假设第一类消费者的比重是λ,那么这个经济的总消费为:Ct=λYt+(1-λ)Et(Yp)。其中,Yt表示第t期的可支配收入,Et(Yp)表示第t期对永久收入的预期。

我们可以把λ假说看成是随机游走假说在阿克洛夫和耶伦(Akerlof and Yellen,1985;1985)的有限理性假说下的一个推广。

2.10 缓冲库存储蓄理论(Buffer-Stock Saving Theory)

缓冲库存储蓄假说认为,储蓄相当于一种缓冲存货,旨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活在境况好时增加消费。按照这一理论,消费者一般要确立一个财富与持久收入的目标比例,在消费这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前提下,如果财富低于目标,预防性储蓄动机将战胜消费欲望从而增加储蓄,反之亦然。缓冲库存假说暗含的前提是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时间偏好。对缓冲库存储蓄理论主要有三种解释:

谢佛林和塞勒(Shefrin and Thaler,1988)认为,个人有一系列“拇指法则”用来指导他们的消费行为。这样的“拇指法则”可以导致消费者通过储蓄和借贷来拉平短期收入的波动,从而使消费在短期内较合理的遵循永久收入假说的预言。

迪顿(Deaton,1991)和卡罗尔(Carroll,1992)认为缓冲库存储蓄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它源于高的贴现率、预防性储蓄动机和居民不负重债等原因。

哈伯德、斯金纳和泽尔德斯(Bard,Skinner and Zeldes)认为缓冲库存储蓄是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福利计划对低消费水平的保险,防止了极低消费水平的出现。

3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但其就消费问题和效用问题都提出了很多不同于新古典主义消费理论的见解。马克思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消费理论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批判的吸收新古典主义消费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形成了一些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消费理论的综合。

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在生产出来。”马克思主义中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消费理论,但是其对消费的重视可见一斑。

继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度兴起,其以哲学的角度对消费文化进行研究,下面将介绍一些西方马克思的典型学派和个人的消费文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赫伯特・库赛(Herbert Marcuse)等的消费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成了一个物化和自我合法的模式,发达工业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在于它的操纵人的储蓄已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是大众的消费领域,工业文明常常通过刺激消费来维持和扩大生产。

英国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是以约翰・费斯科(John Fiske)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消费文化理论。尽管大众文化的消费者不能控制他的生产,但却能控制它的消费。在这种意义上,文化商品不仅是消极接受对象,也是接受者可以利用的资源。接受者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点到其功能,使之符合自身的利益。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布尔迪尼(P.Bourdieu)的空间分成的消费文化理论观点。他既不像一些符号学家把消费文化看作是与社会无涉的,独立自足的符号体系,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者,把消费文化看作是既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秩序的消极和直接的反应。他以具体的社会实践来连接主观存在与社会结构,符号体系与社会空间。

法国著名思想家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符号消费理论。波德里亚认为商品化模式已经发展到使用和交换价值被符号价值所替代的程度,他重新界定商品主要是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和显现的。在这一新的消费文化中,符号自身是有价值的,也就是所谓的符号价值。符号价值也就构成了这一消费文化的核心。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符号秩序和组织为完整。

4 比较与综合

从斯密到凯恩斯,从李嘉图到马克思,消费理论从不同的方面都在被发展着。人本主义的出现到暗淡再到再次被提上日程,消费模型的不断完善,消费文化的深入研究,不论是从其哲学意义还是从其现实分析方面,经济学家们都在不断的完善理论。而消费理论的模型也越来越接近于实际消费行为。但是可以看出较为明显的差别在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偏重于消费文化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消费行为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而西方消费理论这主要关注于消费模型的建立,个体行为的分析。

新古典消费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没有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阶级分析。如果把马克思注意到阶级分析法引入新古典消费理论,就可以更好的解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不同阶级之间的收入差别最重要通过消费方面的差别体现出来。

在理性预期引入了消费理论后,消费模型的不断改进显得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在考虑到其他不确定因素后,消费模型可以较以前更好的解释消费行为,但由于其模型的局限性,在一些实证数据面前,依然无法很好的解释消费行为,尤其是真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许多理论的基础设定就具有很大的偏差。

5 结语

我国现在的消费理论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跟随外国消费理论的最新发展;二是对西方非主流的消费理论做进一步研究;再是试图建立具有原创性的中国消费理论。但至现在为止,并没有出现较能拟合现实情况的模型或者理论。

在通过文中对消费理论的发展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消费理论的发展倾向于加入不确定性分析,人本主义逐渐凸显。但由于基础“经济人”假定的限制,对于实际的分析总有一定的偏差,倘若能将人本主义因素模型化,将不确定性及行为心理学模型化来拓展消费理论模型的话,或许能更好的反应现实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徐印州.肖经建.美国消费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新进展与启示[J].学术研究,2006,(7):50-56.

[2]许进杰.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评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2).

[3]肖经建.行为经济学和消费经济行为[J].消费经济,2005,(2).

[4]曾广福.西方消费理论评述[J].学术界,2006,(4).

[5]蔡彤,颜鹏飞.消费理论中人本传统的回归: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J].消费经济,2009,(2).

[6]蒋志兵.消费理论综述与消费资本化理论[J].商业研究,2008,(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杨天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的消费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研究,2007,(9).

[9]史玉伟.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评述[J].经济经纬,2005,(3).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篇8

关键词:人文理念 市场营销 发展潮流

市场营销学是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原理在十九世纪末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和社会性学科。它的成长经过了创设阶段、适用阶段、昌盛阶段、以及创新阶段,目前已是一门综合了多种学科原理,却又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内容的独立应用性科学,启示性和导向性是它的鲜明特点。在市场营销学不断发展成熟的历程里,伴随着人们对营销理论研究的认识、补正、改进与升华,从相对狭窄的研究领域,到更加宽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营销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高度,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早已不仅涵盖单纯的经济,而是在人文理念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诠释。

一、传统营销观念的现代转型需要

在企业经营中,采取怎样的经营理念,就会产生怎样的经营效益。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是最为典型的三种传统营销观念,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将经营活动的核心定位为生产者,经营者重视的是“我生产何种产品比较擅长”,采取的方法是想方设法提高产量、提高销售额,甚至依靠强制买卖等恶劣的销售策略来争取每一点利润。这种观念在购买力水平比较低的市场中大行其道,被营销学学者命名为旧营销观念。与此相对的是以人文为核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它是指导现代企业开展营销行动的重要理论,是营销学学者根据现代企业处理新世纪市场经济关系时采取的新方式方法而提出的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营销理论。这种现代营销理念涵盖了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和大市场营销观念,它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使经营者的一切活动以消费者为核心,在这种营销理念的指导下经营者最关心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生产出能够让消费者满足的产品,当然与此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时下的营销理念成功地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者利益恰如其分地融合起来,并最终实现了个人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这方面来看,现代营销理念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二、人文理念对现代营销模式的影响

虽然市场营销理论由4P‘S发展为6P’S,并且有更多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因素的演变而参与进来,但是归根结底人文理念还是贯穿整个营销程序的主线。因为无论形式怎样变更,我们都可以在每一次营销战略甚至每一种新颖的营销方法中发现人文的痕迹。可以说,经营者的所有营销活动在表面上是经济活动中各种营销策略的使用与搭配,但在本质上却无不体现着人文色彩。

(一)产品整体概念全面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由于市场营销是通过生产特定产品或者提供一种服务来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要求,所以,产品和服务是经营者开展营销手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现代营销理论的观点,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应当具备三层结构:核心结构、有形结构和附加结构。核心结构是产品或者服务的最重要层次,它能够实现消费者所关注和需要的最基本的功能和效益;有形结构是指产品和服务的外观存在形态,它涵盖了产品和服务所具备的外观、特点、样式、性质、包装和品牌等要素;附加结构即指经营者在对产品和服务开展销售行动时所发展出的各种附属产品及服务,主要有减免息信贷、送货上面服务、质量安全保证、使用维修帮助和疑难问题咨询等。通过上述三层结构的巧妙融合,一种具备了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出现了,这被营销学学者称之为产品整体概念。产品整体概念是对消费者物质和精神上需求的全面满足,特别是它的人文核心理念以及基于消费者立场的服务、设计和包装等特点,成功地引导了社会公众的消费心理,激起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开拓了消费者的购买方式,从而成为现代经营者最为重视的营销理念之一。产品整体概念的提出赋予了现代市场营销活动更加多样的内涵,而在其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也向我们证明了现代经营者提品和服务需要遵循的最关键规则是必须迎合消费者,为产品和服务注入人文理念。正如产品的外观设计必须具备能够吸引消费者消费的审美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商标形态要突出具体、易懂、内涵和吉祥的综合性特点,像王老吉、大娘水饺等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习惯等,都是以文化的作用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二)以商流和物流为基础的分销渠道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完善

市场营销中的分销渠道涵盖了产品和服务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要经历的环节和各环节的负责部门,涉及了其间一切经营者和消费者,例如生产商、进货商、零售商、代售商等中间环节参与者和产品使用者、服务享受者这些最终的环节的消费者。根据市场营销理论的观点来分析,使产品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组织从而自生产领域顺利进入消费领域是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并最终实现产需分离逐步消除的目标。在分销渠道的作用下,生产者将产品和服务陆续不断、及时高效地传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也将各种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地反馈至经营者处以减少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承担的风险。可见,分销渠道的建立是市场经济中经营者开展销售行动的重要手段方法。不过归根结底,它仍旧是依靠组织人和人的关系而构建起来的工作网络。古语说“生意未做,朋友先交”,这在现代营销理念中表现为:

经营者以分销渠道的方式突破了以往的销售模式,就是把以经营者自身为出发点、局限于已有的中间商的办法,变更为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着力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并充分调动各种职能生产出使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而后才选择由谁来负责将产品传送给消费者,这就解决了曾经因缺少中间商而不能构建销售网络和选择的中间商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

当下的经营者往往更加关注中间商所具备的条件,并以此来做出选择。他们严格要求中间商的商业信誉和工作能力,对资产实力和人员素质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其与目标客户的关系的好坏以及对目标客户渗透能力的强弱则直接影响到经营者的选择与否。

经营者将激励中间商的重点从利润的获取转向了以人为本,他们甚至为中间商培育专业人才,以此深化与中间商的沟通,同时也能够通过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使双方的关系变得更为坚固。另一方面,经营者和中间商新型合作方式的建立将双方的利益和发展系于一体,加深了双方存在的依存度。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现代市场营销分销渠道除了包括商流和物流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三)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价值决定了其定价

依据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观点,消费者认知价值、市场环境、分销渠道和国家政策法律等均是影响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者认知价值则是这诸多因素中最能影响经营者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价的因素。所谓消费者认知价值即指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主观感知,是消费者经过在经济上、性能上和生活上的综合考虑后对产品或者服务做出的个人判断。很明显,消费者认知价值绝不是单一的经济考量,而是包括了消费者个人的喜好和性格倾向。这就如同一个欣赏艺术的人愿意为一件艺术品支付高额的金钱;其他人却可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认为是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四)促销活动中体现的人文理念

促销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经营者通过公司员工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推销以及在信息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等方式向社会公众灌输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从而提升其产品和服务购买量的目的。它最鲜明的特点是能够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一次卓有成效的营销行为必然是一次激发了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并成功引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正如当一个美女在购买化妆品时,她所需要的并不是化妆品自身,而是化妆品所能带来的美的预期。同理,消费者之所以购买相机也不是为了相机本身,而是需要它实现记录生活美好时刻的功能。在这两个例子中,消费者需要的都是一种期望、一种感觉。因此,成功的经营者不在于推销产品和服务本身,而在于突出其产品和服务内含的性能和意义,以此激发社会公众的共鸣,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最终实现产品和服务销量的提升,认可度的加大。当然,从深层次来看,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还具有引领公众消费潮流这样一个文化目的。谁能够主导消费潮流谁就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另外,现代新型营销模式中的权力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两种方式也是将人文理念作为其运行的核心,经营者采取权力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方式来打开市场的壁垒,从而赢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合作,保证其生产服务活动成功展开。这种将权力和公共关系作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行为,显而易见也已经突破了单纯意义的经济目的。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新时期,经营者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已经无法回避去适应、融入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趋势。可以说,权力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这两种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的建立为市场营销中人文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三、人文理念融入市场营销行为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大势所趋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人又是组成企业的主体,因此研究企业营销活动也必须立足于人文这一理念。从市场营销理论来看,人不仅是市场营销行为的根本构成要素,也是市场营销行为的最终对象。在人口、支付能力、购买欲望这市场构成三要素中,主体是人,基础是支付能力,动机是购买欲望,三者相辅相成,水融,不过从本质上讲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市场归根结底还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等人的集合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组成的系统。

市场营销的立足点在市场,那么构成市场的最根本要素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经营者进行营销活动的根本立足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失去了人,没市场就会立刻崩溃,而所谓的市场营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依据市场营销理论的观点,市场中的人不仅仅是纯粹理性的“经济人”,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拥有繁杂、丰富、个性需要的“社会人”。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一定的层次,假设在收入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其消费的结构以及消费的顺序是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的。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除受制于其收入水平和购买需求以外,还会被市场氛围、文化习惯、个人心理等多种要素所影响,而文化则在其中长期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文化通过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发挥出能够左右全社会各阶层消费欲望的力量,它的影响力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渗透进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中。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它涵盖了地理气候、族群特点、生产方法、政治体制以及科学技术等等方面。如果文化传统存在差异,生活于其影响下的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处事交往以及是非判断也会迥然不同,这也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他们的市场活动中。正如我国因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的现实情况,仅在对食物味道偏好上就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不同。这就要求经营者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将其营销对象的文化背景作为重要考量方面。现实中消费者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动而逐渐演变的,所以经营者的营销策略也要随着这种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公众的消费心理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极为鲜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逐渐从关注物质享受转变为更加重视精神上的享受,他们不仅要求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上有所保证,还关注产品和服务中蕴含的价值因素以及为其带来的心理愉悦享受。在这种变化中,富含文化内涵成为现代消费领域最鲜明的新兴关注点。因此,经营者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必须将人文理念纳入产品和服务的宣传中。新世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经济考量,当他们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够仅凭一种感觉来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例如由相同企业生产的同一款西装,在做工和材料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却因被不同品牌的销售商贴牌出售而在价格上有天壤之别,可是消费者仍旧乐于在这样的差异中支出财富,而这也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稀松平常的现象。由于现代科技的广泛传播和迅速普及,经营者试图通过技术突破从而甩开竞争对手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另一方面传统的呆板的市场营销活动也很难再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要求。所以人文理念的介入已经极为紧迫,当经营者将产品和服务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时,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成为现代营销方式发展的新方向。如果我们将文化比喻成产品和服务的灵魂,那么营销就在于将这灵魂包装并予以推广。将人文理念融入营销手段是适应新时期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市场竞争的新模式,所有经营者都应该及时认识到这一趋势并开创运用这一方法的新渠道。

四、结束语

总结现代企业营销新兴手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即人文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到经营者营销行为的整体环节并且成为影响营销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现代经营者的市场营销策略越来越着重于对人文理念的摄入,这就迎合了市场营销活动体现人文理念的时代潮流,使之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营者主动将人文理念纳入营销行动并开创立足于消费者的人文营销战略,是顺应市场竞争发展方向的明智决断。

参考文献:

[1]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朱维慈.中国经济变革中的企业营销[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邓樵,杨郡祥.现代企业营销[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绿色消费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消费者保护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