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课堂话语权的思考

时间:2022-08-10 09:48:26

对初中语文课堂话语权的思考

时下,对于语文教学的质疑乃至声讨都不绝于耳。在初中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从讲授者,“一言堂”“满堂灌”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学结。

笔者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并借鉴同行经验,对语文课堂话语权的转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转变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之间话语权的转换,就是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现。语文课堂的话语权并不绝对,有一定的阶段性,并且这些阶段也不是“一刀切”,它有其发展性、变化性。课堂常规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这三点目标,而又分设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将不同的教学目标贯穿其中,在不同的阶段将话语权在师生之间调配转换。例如,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总结提炼过程中可以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而在课堂评价时话语权又回归教师。对基础知识的学结,教师应该激励学生主动掌握话语权,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教师也应该转变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有的放矢”,指引学生进行探究思考,而不能一味地由自己掌握话语权。教学实践证明,实施师生互换话语权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分配师生之间的话语权,更要倾向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二、针对学生特点,实施分层教学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性,面对这些特点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实施由简到难进行分层次教学,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合理转换师生的话语权,也可以互相“越位”,从而实践“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们对语文词汇的积累方面都有基础,但都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如多数学生能回答出某一段课使用了哪种修辞,却不知道这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有时甚至连有几种表达方式都搞不清楚。若是提升一个层次,要求学生作总结性的表述,那就更是难题了。学生们要么不敢答,怕出错,要么答题不全面。从这两方面来看,学生们对于基本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积累,但在应用上有所欠缺,“不准确、不深入”,这是最明显、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制约学生话语权的瓶颈,学习效率提高的障碍。其实,对于基础知识容易理解掌握的可以由学生“越位”总结,当学生不能够表达出来或者是不能准确表达时,那么就需要教师的“越位”。所以,在不同阶段针对具体情况,教师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促使师生之间话语权互相“越位”,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合学科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引导学生直接接触大量的语文素材,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规律,主动向老师“索取”话语权。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语文词汇积累不多,这包括对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等方法性的词汇和特点总结,语言概述等描述性语言。此时话语权归谁?很明显,应该归教师,在教师的专业话语不断重复中,学生们听得多,自然会耳濡目染,并将这些“真经”用于今后的学习实践中。随着知识的积累,量变会引起质变,达到质的飞跃,到那时,话语权再回归学生倒也未尝不可。当然,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认识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对学生个体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践新课标新理念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时应对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语权的调控既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在采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时也要实施灵活的教学策略,通过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通过话语权的转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中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孩子,别怕,大声地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