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对小动物鼠妇行为影响

时间:2022-08-10 07:56:26

探究光对小动物鼠妇行为影响

动物在某一环境中生活就会产生各种的表现,如睡觉、聚会、繁殖等,统称为“动物的行为”。那么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干燥与潮湿)等因素,对动物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呢?要知道环境因素对一种动物行为有什么影响。必须进行探究实验。你做做下面的实验,就可知道,环境因素之一――光对鼠妇行为有怎样的影响。从实验中还可了解其中一些秘密,并学会相关的探究方法。

实验器材的准备

1.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20只分装于甲、乙两瓶中(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下面、花盆底部以及拖地帚布的角落。事前可在这些地方寻找捕捉,并将它们放人装有少量泥土的瓶中,以备用)。

2.明暗相隔的试验容器:取一长方形透明塑料敞口盒,中间用粘胶皮粘贴放上纸隔板(使它离底1cm),在容器的右方内壁周围贴黑纸(如图2所示),如在上方盖上盖板,即制成“暗盒”。

3.电灯光。

实验操作

1.将甲瓶鼠妇轻轻倒入试验容器明盒中,再用盖板盖住暗盒,然后用电灯光(或太阳光)照射10只鼠妇,观察它们的活动表现(行为),直到多数甚至全体躲到黑暗处为止。(记录观察时间――分)。然后取出这些鼠妇,放归自然。

2.将乙瓶鼠妇轻轻倒入试验容器暗盒中。盖好盖板,灯光仍照直照射暗盒,观察鼠妇的活动表现(行为),(可掀开盖板少许窥视)。经过如上的相同时间为止。

将上面观察到的鼠妇行为记录于下表中。

实验记录

分析论证

提示:分析实验观察到的情况,论证环境中光对鼠妇行为有何影响的结论:即在光照射下,大多数鼠妇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最终都会选择黑暗的环境。

说明

1.动物受环境因素(如光等刺激而发生的行为是受它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控制。对同一动物进行多次重复同一刺激,动物便会习惯化,例如,乌鸦刚刚见到稻草人时,十分害怕,但久而久之,对稻草人就没有反应了。动物的习惯化是学习行为。这不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后天。

2.动物还有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是由动物遗传基因所控制的。例如,刚从卵膜中出来的蝌蚪就会在水中游动,鼠妇生来就喜欢在黑暗中生活等。其他,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也是它们的本能行为。

上一篇:成功需要扬长避短 下一篇:什么植物之间会发生“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