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筑防雷策略浅谈

时间:2022-08-09 05:25:18

农村建筑防雷策略浅谈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建筑现状,从雷电的产生和危害影响,对农村建筑提出雷电防护的一些策略,从而减少雷电对农村建筑的危害。

关键词:农村;建筑;防雷;策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buildings from lightning generation and hazards affect, some of the strategies proposed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rural buildings, thus reducing the dangers of lightning on rural buildings.Keywords: rural; building; light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电闪雷鸣,风驰电掣,冰雹龙卷肆虐大地。”这些灾难片中的经典镜头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天气现象被统称为雷暴天气。通常所谓“打雷”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现象。这种迅猛 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然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器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2 农村建筑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筑之多可想而知,然而在农村建筑中安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极其甚少。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物质需求日益增高,雷电灾害的发生越来越贴近老百姓,老百姓的认识也逐渐提升。目前农村建筑中以砖混结构的占主导地位,以建国前后所建的土木结构等其它结构为辅,而且大都数建筑是建在小溪边、山脚下、池塘边等。从未考虑过周边环境对建筑本身及建筑内电器和人员因雷电灾害所产生的影响。

3 认识防雷减灾安全的重要性

雷击灾害是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江西省是全国雷电高发区和重灾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100天,居全国之首。由于雷暴频繁发生,每年都有多起雷击伤亡人畜和其他设备事故发生。据省防雷中心统计,2010年全省共发生47起雷击事故,其中,雷击造成部分建筑物和大量电气设备损坏,经济损失达2660.84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030.14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630.70万元;雷击同时造成伤亡事故4起,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具体而言,乡村和野外仍然是雷击伤亡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在4起雷击伤亡事故中,发生野外3起,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发生在农村民居1起,造成2人受伤。由此可见,农村是防雷工作的薄弱环节,是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农村的防雷安全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农村防雷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破解农村防御雷击灾害难题、保障农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已成为防雷工作的重点。

4农村成为雷击重灾原因分析

4.1 防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雷知识

农村、农民群众的防雷知识缺乏,防雷、避雷意识差。大部分村民对被雷击事件存在侥幸心理。农村中的田野面积比较大,而田野土地潮湿,土壤电阻率较低,遇到雷雨天气,在田间作业的农民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避雨,大树下、空旷田间的窝棚都是他们避雨的首选,而这些地方又恰恰是雷电击中率最高的地方;更有甚者,眼看就要收工回家了,不顾雷雨的危害,强行在田间地头抢完最后一点工。有些农村的学生赤脚在雷雨里上学,有些农民扛着金属农具在雷雨天气下出外工作都很可能遭到雷击造成伤亡。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面某一点(包括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等)的迅猛放电现象称之为直接雷击,它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物体(建筑)损坏和人员伤害。例如,2010年7月遂川县泉江镇集合村村民刘某,其自家建筑遭受雷击,导致该建筑屋面“野鸡棚”墙体开裂,楼梯间楼梯板内钢筋暴露。

4.2 政策和技术支撑缺乏导致农村雷击频发

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村的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技术服务支撑能力,直接影响到农村防雷减灾的成效。首先,农村防雷监管组织机构不完善。县一级防雷减灾组织机构为防雷组织机构的最基层管理组织,而在农村基层组织的乡镇、村,没有防雷减灾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农村的防雷减灾工作基本还处于自发层面上。因此,农民自然村的选址、农民建房的设计和审批、农村野外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缺少政府的有效服务和科学引导,这是造成了农村防雷设施奇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技术支持的欠缺。缺乏针对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适应不同雷击风险区域的防雷减灾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缺乏农村地区雷电监测与预警,预警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缺乏一支为广大农民提供防雷技术服务的队伍。

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包括架空电缆、埋地电缆、钢轨、水管等)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它因过电压、过电流极易对微电子设备造成损坏、伤害工作人员、使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或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例如1985年7月遂川县雩田镇下塘村村民王某,其老宅为60时年代的土木结构瓦片房,正直收割季节,其父收完稻谷坐在家中客厅吸烟,待雨停后继续收割,不料一声巨响,其父死在厅中。事后发现其屋面无雷击痕迹,但屋内有一路电源线路烧焦,经相关部门判断其父死于雷击。

4.3 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审核,缺乏必要的防雷设施。因此有关的规划、设计、建设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大力督促农民在建房时按有关规范接受防雷设计和安装配套的防雷设施,改变他们建房时只考虑经济成本而忽视防雷安全的习惯思维,纠正他们“建筑物矮小不会遭雷击,没有必要安装防雷装置”的错误认识。同时改变其建房中不科学的选址观念,尽力避开雷击多发地段。

4.4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防雷设施奇缺,埋下严重的雷击隐患。

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防雷设施建设要增加建设成本。除了农村建筑缺乏必要的防雷装置外,农村的电源线、电话线及有线电视接收线横七竖八、乱拉乱扯现象较为严重。在城市,电源线、电话线都会被埋入地下或墙体当中,而在农村,这些线路被“裸”的架设,没有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特别是在广大山区农村,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方,且多用竹竿作为支撑,一旦遇到雷暴天气,雷电极易由金属接收天线接闪,再由天线馈线引入室内,造成电视机及室内其它设施损毁以及人员伤亡。

5 防护策略

5.1 防直击雷。在建筑屋面或周边安装接闪器,如接闪杆、接闪导体、独立接闪杆。接闪器的安装应满足于建筑在有效保护范围内。与此同时接闪杆须安装一定数量的引下线(引下线的设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5.2 内部防护。①农村建筑用电一般为市电,应在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安装Ⅰ级电涌保护器。引入建筑内前如条件允许,宜采用金属套管埋地引入,并做好接地措施。②电话线路应在电话入户端安装一个RJ11电涌保护器,并做好接地。③有限电视线路应在传输线入户端安装一个天馈信号电涌保护器,并做好接地。④网络线路应在路由器端口前端安装一个RJ45信号电涌保护器,并做好接地。以上是农村建筑中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基本防护措施。如条件允许,宅主还可再进行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网络线路等线路次级防护。

5.3 室外防护。①当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迅速躲进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应马上上岸,躲到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②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铁锹等农具扛在肩上。③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向前屈,临时躲避。④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及作业,如在稻田作业,打渔。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⑤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⑥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⑦雷雨交加时,宜切断自家电源。

6 结束语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加大防雷减灾的宣传力度,以预防为主,排除防雷隐患,严格按照防雷安全规范去做,农村雷电灾害就会降低到最小。雷电对建筑物损害途径是多方面的。防雷保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建筑防雷保护设计不仅是取决于防雷装置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在建筑防雷的设计施工之前,就要考虑建筑物及屋内电器所处的地理环境,设计合理、科学的防护装置。总之,农村建筑防雷应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试论数字图书馆工作的几点阐述 下一篇:剖析水利工程施工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