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用性探讨

时间:2022-08-09 03:19:25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用性探讨

摘要:高职体育教学应该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为专业特色服务进行必要的改革。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后仍终生受用。笔者通过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及职业教育对体育教学的特殊要求,进行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用性 体育教学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体育教学应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形成高职体育特有的风格,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形成一套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课程。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中专院校升格成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占高等职业院校的一半以上,但在课程建设上仍然保留着中专院校的印迹,或者是全盘依附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应有的特色,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场地、器材和师资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精神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很多院校已实施“2+1”的教学模式,即两年校内学习和实践,一年校外企业实习的模式。体育课程教学缩短为一年教学,选修课程少,教学内容单一且过于“统一”,对不同专业学生围绕着一到两项内容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没有分析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或劳动性质,很难满足学生终生的需要。

所以,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来达到高职体育教学应有的作用:不但让学生学到一到两项运动技能,达到终生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要让学生学会发展或补偿劳动技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二、如何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1.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和工作岗位性质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进校后,专业开始定向,其基础知识和公共必修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专业课程和选修课,大学三年级开始走向实习岗位,各种类别的实习岗位对学生又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能在高、难、险的环境中进行高、精、细的生产工艺;能在紧张而又单调的流水作业线上重复相同的动作技术;能承受机械的振荡或噪音的干扰;能在严寒或高温的条件下坚持工作等,这就需要未来的劳动人才不但要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相应的职业体能,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的性质不同,身体部位受到相应的限制,有些是局部固定的重复运动,长时间工作,使得部分肌肉发达,部分肌肉逐渐萎缩,甚至导致身体畸形,出现职业病。所以,加强实用性身体训练是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通过体育的形式、手段、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劳动适应能力和活动所必要的机能与运动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良好的工作能力。

2.确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和对体能需要选用体育教学内容。不仅具有体育的合理健身性、娱乐放松性,更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发展和提高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

其次,教学内容要具有保健、矫正和预防的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某些职业技术对人体的不利或畸形伤害,动作结构要与掌握的技术相符合,并且动作简单易学。

另外,教学内容应考虑在职业劳动的过程中操作姿势和操作动作以及操作活动的性质。有些专业是相对静力性站着或坐着工作,还有些是在野外的行走中工作,有些工作的动作速度快慢不同、动作的频率有高低,有些操作过程对肌肉神经的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影响有大有小。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或创编操开展实用性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消除疲劳,增进健康。

3.选择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训练方法,一般可采用体育运动中的各类动作技术进行操化或现有的运动项目,再根据职业运动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练习,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某些职业技术对人体的不利或畸形伤害,做到既“发展”专业体能又“弥补”职业缺陷。如在高空环境下工作的电工、建筑专业和美术装潢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攀登、爬杆、爬绳、走平衡木等练习,增强学生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户外进行测量和实地考察的测绘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定向越野练习和户外生存常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目测能力和户外生存能力;对长时间需要站立操作的纺织专业学生,可进行太极拳、乒乓球和倒立等项目的练习,增强下肢的静力性力量,加强上肢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另外预防下肢瘀血和静脉曲张;对形体要求较高,性格活泼的宾馆服务、公关、幼师、导游和文秘专业的学生,可进行体育舞蹈、健美操、形体操或瑜伽的练习,在塑造良好的体型同时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对长期伏案的文秘办公人员,预防了低头含胸对心血管的压迫;对需要注意力集中、耐心细致的电器维修或财会专业的学生,可进行气功、太极拳的练习,促使心理上的镇静,提高专注力,同时达到疏通筋络,消除疲劳。

当然,任何专业的学生不可能练习一个项目就能达到预期的实用性目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参考,根据学生个人的身心状况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实用性体育练习的方法,授人以渔,才是关键。

4.落实实用性体育教学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源

实用性体育教学是面向全院各类专业的学生,开展好实用性体育教学就需要全面的教学资源,来满足相应专业的特色需要,期中包括师资、场地和器材的完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业结构要合理,经常提供教师进修的机会,多与其他专业老师交流、学习,多接触新兴体育项目,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编出动作结构合理、健身的实用性体育项目。在场地、器材方面,不仅满足三大球的建设,满足热门项目的建设,更要满足学生对新兴项目的兴趣需求。

三、结论与建议

1.深入分析专业特点,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科学合理地创编动作或选用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

2.开展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要体现“发展”和“弥补”的原则,做到实用性和健身性。

3.通过实用性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健身观念,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4.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重视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对相应的配套建设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赵苏,余卫平.高职院校如何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体育学刊,2006,11(5):85-87.

[2]曹桂祥.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3):1-2.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解读幼儿行为,走进幼儿心灵 下一篇:海南高职高专院校在新时期和谐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