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08 00:05:38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1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情况、专业种类情况、专业布点情况等方面可以综合反映一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状况及发展水平。宁夏作为我国西部一小省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备专业种类比较齐全、覆盖面广的“小而全”的特征,但也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为了使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健康顺利发展,应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一、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1.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情况

截至2009年6月,全区共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点13个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8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4所,其他办学点1个。在13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区属本科院校4所,区属高职院校8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从学科门类方面看,有工科院校1所,综合院校4所,财经院校2所,师范院校2所,医学院校1所,艺术院校O所,农林院校0所,体育院校0所,政法院校1所。按院校所在行政管理区域划分,银川市9所,石嘴山市2所,固原市、吴忠市各1所。详见表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宁夏自治区职业教育规模明显提高。全区现有各类职业院校46所,在校生127万人。2008年,该区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招生和东西部联合招生、培训共5万人,增幅达3157%,连续6年完成教育部下达的高职招生任务。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但是,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却遭遇多重问题,急需改善。

2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点在各院校的分布情况

全区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的普通高等学校分别是:宁夏师范学院(35个)、宁夏职业技术学院(32个)、银川科技职业学院(23个)、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2个)、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2个)、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个)、宁夏理工学院(12个)、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11个J、宁夏医学院(7个)、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74-)、宁夏工业职业学院(5个)、宁夏大学新华学院(5个)、北方民族大学(4个)。这13所院校共开设专业点205个。

3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

教育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教育区域结构的形成要为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结构。2005-2007年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三年,尽管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在数量上发展比较快,但专业设置的分布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仍然存在着不协调的状况,二者之间还存在着错位。

4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种类情况

宁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种类及设置情况:目前宁夏自治区所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覆盖了2008高等教育司重新核定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所列出的全部19个大类中16类,其中,覆盖率较高的专业大类分别是: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盖率较低的专业大类分别是:农业、水利、轻纺食品、环保气象与安全,总体来看,宁夏16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覆盖率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

二、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1.具备的主要优势

(1)专业科类比较齐全、覆盖面广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8年核定的全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中,宁夏覆盖全部16个大类覆盖率为842%,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生化与药品等4个专业大类覆盖率都在50%以上,这些专业都具有较强的职业性,较好地适应了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2)专业点分布比较集中,6所学校设有20个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

宁夏自治区有6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超过2O个。这6所学校共设有15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占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总数的78.6%,其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银川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并均具有相对较长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总体办学实力较强,职业教育特色比较鲜明。

(3)区属院校院校较多、适应地方特色的院校较少

上述13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中,除了北方民族大学直属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宁夏大学由教育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建以外,其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均直属于宁夏自治区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宁夏是广大的农牧业地区,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特别需要。并且需求量特别大。但截至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只有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职院校培养以上几类实用型人才。同时西部职业院校没有体现出开发本地资源的特点,如石嘴山市是宁夏重要的工矿城市,但除了宁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外,其他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均没有体现地方特色。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发展不平衡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市场调研,专业设置上没能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近几年虽然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开发了一些新型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动漫等专业,但大多都是一些原来优势专业的派生专业,缺乏开辟新的专业领域。

(2)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长效、稳定、紧密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学校没有与企业的产学研还没有形成长效、稳定与紧密的合作机制,学校寻求到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十分困难,企业等用人部门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往往只是迫于情面而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还没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

(3)专业重复设置,缺乏长远规划

一些学校只重视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在专业申报时才根据要求,提出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规划,而在专业审批后对专业建设考虑较少,不能主动研究专业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而且.专业重复设置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由于学校之间软、硬件条件的差异,导致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较大。

(4)品牌特色专业较少品牌效应不明显

宁夏自治区的品牌特色专业数量较少,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缺乏特色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目前。虽然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3个,计划5年投入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建设25个区级特色专业,但这些专业的品牌效应并不明显还没有形成品牌的集团优势。

(5)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宁夏自治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结构上都不能满足高职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学位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21%,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占专任教师的64%,双师比例仅为35%,与国家规定的80%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专业带头人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的合理机制,导致专业建设水平低,特色不明显,创新项目少。

三、优化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对策

1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促进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帮助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引导学校制定长远规划,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外延和内涵的共同发展。要严格执行专业设置的评审程序,吸收行业专家进入专业设置评审专家组,严格执行设置标准以申报学校招生情况和就业率为依据统筹专业审批。

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一套新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学校规范、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建立学校专业淘汰机制,对于长期招生数量少,教学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教学管理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等这样的一些专业,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情况予以暂停招生或撤消。

2.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为宁夏经济建设服务

设置专业一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符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定位,要对相关的社会、产业、行业背景进行广泛深入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根据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专业服务面广、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高的重点专业,设置并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设置并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需要的专业。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宁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重视现代服务业专业的设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3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基础课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注重与专业课的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要求;专业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并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要建设~批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系列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还要不断开发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4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2

本研究的分析数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重庆市2009—2012年学前教育本科、专科、中职的招生和毕业情况,该数据来源于重庆市教委官方统计数据。二是目前重庆市学前教育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较少,故该部分数据主要来源于访谈并结合各高校招生简章、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目前,重庆市学前教育的人才供给主要来源于高师、高专和中职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010—2014年分别有5所、6所、9所、10所和11所高等院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生401人、855人、1764人和2433人。2009—2013年分别有17所、22所、30所、31所和27所中等学校招收学前教育学生3555人、6201人、14073人、11884人和8258人,招生院校及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情况为:2010—2013年高等院校分别毕业学前教育学生588人、484人、404人和438人;2009—2014年中等学校分别毕业学前教育学生708人、1336人、1730人、2995人、5453人和11006人。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总量分析

从表1和表2可知,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的整体状况为:从招生情况看,2007—2013年招收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总量增长了近6倍。其中:中职校的招生人数增长了6倍多;专科及本科的招生数量变化比较稳定。从毕业情况看,2010—2014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中职校增长最快接近8倍;专科同比增长近1倍;本科和研究生数量变化较小。由此可见,重庆市的学前教育从2010年开始培养规模增长迅速,总量不断扩大。从五大功能区的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情况看,供给数量由多至少依次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从纵向比较来看,五大功能区的人才供给呈现不均衡状态,差距达10倍。由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校大都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因此区域内的学生总量较多;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无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还是中职生的总量均较少。从横向比较来看,2011—2013年除城市发展新区在2011年有少量减少外,其余各区的总量均呈增长态势,特别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增长最为迅速。

(二)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类型分析

重庆市的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类型在学历层次上主要有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职。在不考虑人才代际流动的情况下,这四个层次被看作是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的供给来源,服务于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从现有数据分析,四类院校的培养规模存在较大差距,研究生比重最小、本科次之,主要以高专和中职为主。可见,学历层次比例严重失衡,高素质人才短缺。从培养目标看,研究生主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学前教育高层次专门人才;本科主要培养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幼儿园具备科研和教学能力的一线教师;高专和中职注重幼儿教师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做准备。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趋势,国际型、开放性、富有创造性、高层次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更加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类型较为单一,与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存在矛盾,各类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速率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寻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的有效途径。

(三)学前教育人才供给地域分布分析

为进一步提升重庆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笔者根据现有数据,从地域分布层面探究区域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现状。第一,在控制人才代际流动和层次因素前提下,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学前教育人才分布严重失衡。学前教育人才供给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发展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渝东南、都市核心区及城市发展新区近三年的供给数量较少,特别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供给人数与其他四个区相比差距较大。第二,虽然五大功能在区域性学前教育人才供给上存在较大差距,但就每个区域而言,近三年的供给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渝东北地区的增长速率较快。第三,从学历层次上看,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在都市拓展区及都市发展新区,渝东北地区虽供给数量较多,但高素质人才较少,以中职生为主,与其他区域相比,其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的层次普遍偏低。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在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总量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高专、中职学前教育人才招生数量分别增长了6倍和8倍。但是,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面对多元化的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仍存在供需缺口,仅2013年的供需缺口就达数千人。第二,学前教育人才层次差距较大、高素质人才短缺。调查显示,目前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类型主要有四个层次,其中:硕博研究生人才供给稀缺;本科人才供给量虽逐年上升,但所占比例较小;绝大多数是高专和中职人才。学前教育人才的文化素质整体呈“金字塔”形,这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不良的人才供给结构。第三,学前教育人才供给区域性差距较大,五大功能区分布严重失衡。区域性学前教育人才资源开发机制欠缺,这客观上反映出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资源配置问题亟待解决,人才培养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整体上影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议

第一,加大科研力度,建立预警机制。为解决当前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供给“量”和“质”的矛盾以及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要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如机会成本理论与人才资源配置的关系、边际效用原理与人才群体效用的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佳原理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探索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供给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学前教育人才供给预警机制,为有关院校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学前教育人才的有效供给。第二,政策有效保障,政府宏观调控。2010年被看作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年,此后国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重庆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速率明显加快,各领域虽有差别但整体均在提高。可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循序渐进地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国家政策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样影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渝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扶持促进了该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仅万州区就设有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所、中职校2所,保证了学前教育人才的有效供给。第三,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市场导向”,调整不适宜的专业结构,制定以实践为主导、满足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具体讲,中职校应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学前教育人才;高等院校应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学前教育人才。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升学意向;调查研究;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卢彩晨(1967-),男,辽宁凌源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高职学生升学意向调查”(编号:GY2013XDY46),主持人:卢彩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7-0041-11

2014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6月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有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而同期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更明确提出要“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开放衔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低一级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未来时期,国家将进一步拓宽高职学生升学通道,加大高职学生升学比例。那么,现实中高职学生是否愿意继续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期待到哪些院校学习?期待学习什么专业?东中西部的学生是否在升学意愿上存在差异?城市和农村学生是否存在升学意向差异?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相关政策能否顺利落实以及后续政策如何配套和落实的关键环节。为此,课题组对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升学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呈现如下,希望能对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有所帮助。

一、数据来源

2014年9月至10月“高职学生升学意向调查”课题组在全国11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其中东部地区高校6所、中部地区高校2所、西部地区高校3所;样本高校采取完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学生样本,并要求样本学生在无干扰环境下和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调研期间共发出问卷1593份,回收有效问卷1467份,其中东部地区高校660份、中部地区高校405份、西部地区高校40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10%。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高职学生升学意向的基本数据。以基础数据为根据,分析高职学生求职意向在“升学选择”、“升学期望”、“升学规划”和“升学困难”四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在性别、区域、城乡、学习成绩等维度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最终形成如下研究结果。本研究采用的数据统计工具主要为Mi-crosoft Excel和SPSS18.0。

三、数据分析

(一)升学选择分析

1.从总体看,有28%的高职院校学生希望继续升学学习。统计发现高职学生在做“升学”和“就业”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就业。在所有的毕业后意向中,选择就业的占到总数的64.2%,选择升学的为28%,选择就业人数超过升学人数的2倍,另有7.8%的学生仍未规划未来的学业发展方向。

另统计高职学生的升学意愿发现,其中59%的学生升学意愿一般,升学意愿强烈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对学生升学意向程度进行赋值,“强烈”=1,“一般”=2,“较差”=3,统计发现,均值为1.80,说明学生总体的升学意愿较强(见表1)。

2.从区域维度看,西部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升学的比率最高。经方差分析,高职学生升学意向在东中西部区域维度上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P值=0.00

3.从城乡维度看,城市学生的升学意向高于农村学生。方差分析显示:城乡分布对于学生毕业后意向有显著影响。其中F=17.35,DF=1,P=0.00

4.从学习成绩维度看,学习成绩越好毕业后选择升学的人数比例越高。方差分析发现,学生毕业后意向在学习成绩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

5.从家庭条件维度看,家庭收入与升学意向呈正相关。统计分析发现,学生毕业后意向选择在家庭收入条件维度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7)。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其中“3万元”以上与“2万元”以下的差异性最为显著(见表8)。家庭条件和毕业后意向选择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系数为0.1,显著性P=0.00

6.从性别维度看,女生的升学意向高于男生。方差分析发现,高职学生毕业后的意向选择在性别维度上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3

7.从父母受教育程度维度来看,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升学意向比例越高。方差分析发现,高职学生毕业后意向选择在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方面差异性显著,P=0.00,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在父亲的受教育水平上差异性不明显(见表11)。对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毕业后意向与父亲受教育水平相关系数为-0.54,P=0.38,在0.05水平上相关;学生毕业后意向与母亲受教育水平相关系数为-0.105,P=0.00,在0.01水平上相关。对各组进行百分比统计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升学意向比例越高,学生选择就业的比例越低(见图6、图7)。

(二)升学方式及选择原因分析

1.从学生选择升学方式的维度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通过“专升本考试”方式升学。分析学生升学方式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通过“专升本考试”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升学愿望,另有1/4学生选择“自学考试”方式,通过“对口单招或两年后考研”实现升学的学生人数仅为17.2%(见表12)。这说明我国“专升本考试”仍是高职学生实现学历提升的主要渠道。

2.从选择升学方式的原因维度看,“学位承认度高”是学生选择升学方式的首要因素。对高职学生升学方式的原因统计发现,“学位承认度高”是学生选择升学方式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比例将近60%;其次为“通过率较高”和“时间灵活及费用少”,比例分别为21.5%和19.9%(见表13)。学位的社会承认度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紧密相关,最高学历毕业后学生最终要走向就业,因而,高职学生更加重视升学后所获学历的含金量。

(三)升学期望分析

1.从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学历维度来看,有63%的学生希望能够获得本科学历。从理想学历来看,高职学生大多不满足于目前学历,有将近30%的学生希望获得研究生学历,有63%的学生希望能够获得本科学历(见表14)。可以看到,我国高职学生对高学历的向往度较高。

2.从理想专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维度来看,有50%的学生希望所学专业与理想专业相近。从学生理想专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来看,两者完全相同的比例仅为20%,一半学生认为其所学专业与理想专业相近,剩余27%学生认为其所学专业与其理想专业相差较大。匹配度进行赋值,“相同”=1,“相近”=2,“相差较大”=3,其平均均值为2.19,学生理想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较差(见表15)。

3.从区域维度看,中部地区高职学生理想专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最低。方差分析发现,学生理想专业与所学专业在东中西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3

4.从学习成绩维度来看,成绩好的学生其理想专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显著高于中等学生。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学生理想专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在学习成绩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四)本科招生比例分析

1.从总体看,近50%的学生认为当前“专升本”比例偏低。有12.5%的学生认为本科招生比例应定在5%以下,近40%的学生认为本科生招生比例应为5%-10%,近50%的学生认为当前本科招生比例比较低,招生比例应该定在10%以上(见表20)。

2.从区域和城乡维度看,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高职学生对区域本科招生比例的认识在区域维度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21及表22)。在城乡维度上也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23)。表明,区域和城乡高职院校学生在本科院校招生比例上认识具有一致性。

(五)升学考试内容分析

1.从总体看,对提高“实践技能类”和“综合类”考核的呼声较高。通过统计发现,学生认为升学考试内容在三大块中的分布情况应为:“综合类”占43%,“实践技能类”占41%,“知识类”占16%(见表24、图9)。可见,学生对当前升学考试以“知识类”考察为主的现状存在诸多不满,学生对针对高职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类”和“综合类”考核的呼声较高。

2.从区域维度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考试内容和东中西部区域进行相关性统计发现,相关系数为0.046,P=0.078>0.05,相关性弱。表明升学考试内容在区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5),同时也说明,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对考试内容的看法基本一致。

3.从城乡维度看,农村生源学生对知识类考察更加排斥。对考试内容和东中西部区域进行相关性统计发现,相关系数为-0.079,P=0.003

(六)升学规划分析

1.从总体看,多数学生升学是为了自我提升。对高职学生的升学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升学以自我提升为目的的占74%,家人鼓励的占18.3%,剩余为随大流试试看(见表27)。由此可见,内部驱动力是高职学生升学动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上正在逐步改变以往单纯的学历取向。

2.从区域维度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升学原因在区域分布维度上P值为0.241,大于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8)。表明全国东中西部的高职院校在升学原因上的基本一致性。

3.从城乡维度看,农村生源升学原因在“自我提升”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升学原因在城乡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

(七)升学目的分析

1.从总体来看,提高收入是学生升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学生的升学目的中占第一位的是“提高收入”,占总体的42%;其次为“学习知识技能”,占总体的42%;最后为“回报期望证明自我”,占总体的18%(见表30)。

2.从区域和城乡维度看,差异不显著。经方差分析发现,升学目的在东中西部区域分布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283>0.05)(见表31)。升学目的在城乡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578>0.05)(见表32)。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程度的基本一致性。

(八)升学后的专业选择分析

1.从总体看,学生对升学后专业的优先考虑因素为“就业率”。通过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对升学后的专业选择优先考虑的因素为:考试通过率,占总数的18%;对专业的兴趣,占总数的39%;选择“就业率”的占总数的43%(见表33)。说明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学生最希望学到能够好就业的专业。

2.从区域维度看,差异不显著。经方差分析,学生升学后的专业选择在东中西区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4)。表明全国高职学生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程度的基本一致性,即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3.从城乡维度看,农村生源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高就业率的专业。方差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对升学后专业的选择在城乡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8

4.从性别维度看,女生对就业率和专业兴趣的优先选择比例高于男生。分析发现,学生升学后的专业选择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05

(九)升学学校选择分析

1.从总体看,对高职学生升学学校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就业率。通过分析发现,对高职学生升学学校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就业率,超过总体的一半;其次为专业对口程度,最后为学校牌子(见表37)。可见专业(尤其是专业就业率)仍是高职学生升学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2.从区域和城乡维度来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发现,升学学校选择在东中西部区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71>0.05)(见表38)。升学学校选择在城乡分布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213>0.05)(见表39)。表明高职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程度的基本一致性。

3.从性别维度来看,男生在选择学校时,对学校牌子考虑的权重高于女生。方差分析发现,升学学校选择在男女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

(十)升学地区选择分析

1.从总体看,学生对升学地区的选择倾向于在“本市内”。通过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升学地区选择主要分布在“本市内”,占到总数的47%;其次为“本省其他城市”,占到28%;比例最少的为“省外发达城市”,只占总数的1/4(见表42和图14)。

2.从区域维度看,西部地区学生更倾向于在本地就读。方差分析发现,升学地区选择在区域维度上存在显著地差异性,P=0.00。为了便于统计,给各个选项进行了赋值,其中“本市内”代表数字为1,“本省其他城市”代表数字为2,“省外发达城市”代表数字为3。对升学地区选择进行均值统计发现,西部地区学生的选择距离本市距离最近,中部地区学生的选择距离本市最远(见表43)。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中部与东部、西部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见表44)。

3.从城乡维度来看,差异性不显著。升学地区选择在城乡维度上差异性不显著(见表45),表明城乡学生在升学后学校所在地的选择上认识基本一致。

4.从性别维度来看,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省外城市就读。经过方差分析发现,性别对升学地区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P=0.00女生均值,说明男生在选择升学地区时“走的更远”,而女生更倾向于选择距离近的城市和地区(见表46)。对男女性别在三个地区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分析发现,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省外城市(见图15)。

(十一)升学困境分析

1.从总体看,学生不愿意升学的原因主要是考试难通过。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不愿意升学的最主要原因是考试难通过,占到总体的61.5%;其次为就业难和对将来收入提升小,分别占到23.4%和15.1%(见表47)。说明现行的“专升本”考试内容可能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加以改进。

2.从区域和城乡维度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不愿意升学的原因在东中西部区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258>0.05)(详见表48)。学生不愿因升学的原因在东中西部城乡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241>0.05)(详见表49)。表明东中西部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城乡来源学生在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十二)升学可能遇到的困难分析

1.从总体看,学生升学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专业、考试通过率”。学生升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专业、考试通过率方面”的困难,其次为”年龄、经济方面”的困难,之后为“信心、思想方面”的困难(见表50)。再次表明现行的“专升本”考试可能存在某些不适应的地方,不适合考核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加以改进。

2.从区域和城乡、性别维度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升学遇到的困难在东中西部区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762>0.05)(详见表51);方差分析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在城乡间差异不显著(P=0.465>0.05)(见表52);学生升学遇到的困难在性别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53)。

四、政策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现行政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一批普通高校即将转型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的实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加大本科院校招收高职学生比例

根据以往政策规定,“专生本”的比例大约占专科院校学生总数的5%左右。而从调查结果看,将近30%左右的学生都有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意愿,有63%的学生希望能够获得本科学历,有将近30%的学生希望获得研究生学历。与此同时,近50%的学生认为当前本科招生比例比较低,招生比例应该定在10%以上。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乃至彻底放开“专升本”的比例,彻底改变高职教育的“断头教育”现状,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实现继续学习的梦想,同时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

(二)本科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重视就业导向

通过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对升学后的专业选择优先考虑的因素为:考试通过率,占总数的18%;对专业的兴趣,占总数的39%;选择“就业率”的占总数的43%。而且进一步分析发现,50%以上的学生认为就业率是影响其对升学学校选择的主要因素。说明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学生更希望升入本科院校后能够学到好就业的专业。这无疑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本科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就业前景,否则可能遭遇招生困境。

(三)应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通过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在对升学后的学校地区选择上,47%的学生倾向于“本市内”,28%的学生倾向于本省内的其他城市。从东中西部来看,西部地区的学生选择未来就读学校基本上倾向于本省市,中部地区学生更倾向于到外省市就读。因此,建议国家和各省市根据高职学生数量变化趋势,并结合其他因素,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以满足高职学生的入学需求,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四)加快引导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4

论文摘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职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强调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重要性,并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相应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社会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其直接与职业技能相衔接,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促进意义,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从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来看,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设置应与区域社会密切联系。高职教育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加快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做到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一、国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从大学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www.133229.cOm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学科分类;二是职业分类。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社会职业岗位状况决定了其专业设置,故专业应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更接近“岗位专业”。

因此,高职专业的知识并非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所构成,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因而,当前高职有拓展专业宽度的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方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专业设置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举足轻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结构日趋合理,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需求、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如职业技能培训与学术性之间界限模糊关系欠清,在专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过分追求“服务地方”和“创建自身特色”,把“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产品带专业,专业数量增多了,专业面变窄了,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专业软硬件(如师资、实验实训设施、课程体系、教材等)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育质量不高;部分专业的建设缺乏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对社会潜在的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市场需求面狭窄;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等等。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集中反映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没有把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更没有切实有效地体现区域社会的需求,因此急需构建与区域社会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社会的适应性

专业是职业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单元。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它反映了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区域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应区域社会需求,不仅符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同时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传统“经院式”的教育模式向市场调节的教育模式转变,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出路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实行规模与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职教育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应朝着更规范、更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关系。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问题关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对接,即专业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对接的关联点。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用型技术人才一般来自当地高职教育的培养。因此,目前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社会。这种服务程度越高,高职教育发展就越持续,发展空间就越广阔。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就是看其所办的专业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及能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路

(一)确立快速应变的专业设置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高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不仅要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本区域行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而且专业口径应宽窄并举要培养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用人才的广泛适应性来应付社会需求的多样变化性,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区域职业岗位需求热点的转换,在实践操作中可采取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方法,如把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高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一旦区域社会需求量加大,再把某些专业方向设置为独立的专业。

(二)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组织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加上高职院校囿于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服务实力,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尚需进一步地多方深入合作,这直接影响到专业设置成功与否,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我调适,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切实了解区域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目标,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机制,共同参与重大办学决策和管理,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在符合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不仅可以承担社会人员和行业人员培训,更可以专业为依托,与政府、企业在场地、设备、技术、培训、科研、信息、人才等方面共享资源,发挥出区域化办学的最大系统功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中,地方政府更可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根据产业分类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统筹协调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打破狭隘的行业界限,对本区域内高职院校需新设的专业根据各校的优势及所属行业部门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对各校新设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行审查、评议与检查,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并协助各校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对各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促进各校建立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而充分地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教学质量。

(三)优化整合高职专业设置结构

区域经济的情况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阶段。任何一个产业都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主要由处在创新阶段的新兴产业所组成,则不仅说明它今天经济实力雄厚,也说明它今后在一段时期内仍可保持发展的势头。

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可以把专业划分为新兴专业、成熟专业和衰退专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适时地压缩或淘汰衰退专业,稳定和巩固成熟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力争通过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这种专业设置结构的整合优化应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大局出发,以稳定高职教育为主体,结合高校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在专业结构提升过程中,处理好社会需求多样性、多变性与高校教育稳定性、资源可利用性的关系,从而使专业结构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更符合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从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的角度,设置一些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非常必要。同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及各类专业建设的产出效益,按照优化教育系统资源配置的原则,实现各专业在各高职院校间的合理布局。新兴专业的发展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兴专业人才一般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需求规模,如果各高职院校盲目争办设置该专业,极易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反而影响该专业的发展。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5

(一)顺应区域经济结构化转型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高职教育则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增强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人才是关键,而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迫切需要从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引进中来推进科技的导向作用。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阵地,在构建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中,有助于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此,加大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研究,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上来优化高职教育改革方向,着力从人才供应上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技术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转化是推动区域生产力升级的重要力量。当前高职院校要从校企联盟上凸显学科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尤其是从校企合作中发挥高职教育科技研发优势,推进区域经济技术创新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技术人才的集散地,在明确科技发展重要导向上,积极从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来实现成果转化,推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延伸,从与区域经济关系对接中来深化合作,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自身学科建设与优化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作,特别是从校企合作发展中来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方向,推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从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方向,着力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院校转型上,强化对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产业结构的对接,促进信息、知识、技能、思想等双向流动。由此可见,区域产业在高职教育科研优势资源的补充下获得师资、技术的保障,而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拓宽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从高职师资与企业实践衔接中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高职办学方向。师资上的交流与互助促进了企业人才的稳定,也增强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反过来又促进高职院校研究方向及教学内容的转变。因此,从区域经济服务上,从高职教育转型上,建立两者的有效对接是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方向转型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的问题

强化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对接,在相互影响和促进中来推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但在面对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带来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被动性和滞后性问题,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积极性不强

从当前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看,尽管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上进行了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人才培养关系梳理中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变。然而,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上,作为技术创新为主的区域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高职教育形成了鲜明的落差,对于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出现动力不足,意识不强。

(二)高职人才定位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致

尽管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发展方向上提出了专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对于高职教育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上难以从社会需求上进行开发,也难以从满足企业生产方式上来调整教育方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发展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高职教育与现实人才需求上的差距是难以均衡协调的。再加上校园形态与高校具有相似性,教学方式还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知识结构与多学科知识融入中难以真正促进就业导向。最后是教学层次相对较低,办学特色不明显,当前的“2+1”将“1”作为放羊式顶岗实习,不利于学生从岗位上增强职业技能,导致学生思维逻辑不足,创新精神欠缺。

(三)高职学科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一致

对于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改革来说,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从满足社会发展人才上来优化专业结构,才是顺应时展,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选择。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学科设置多存在同质同构现象,与区域经济不对接的专业还较多,学生从中并不能获得既有的能力。如电子商务、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不仅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也较低;而相对的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专业,人才却相对短缺,如新材料技术、新产品、新能源等专业,在高职院校又缺乏相应专业设置,造成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机制不完善从各省及地方高校发展政策来看,尽管从宏观机制上颁布了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同的政策,但这些政策过于框架性,难以实现对接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于高校自身调整办学方向上,由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脱节现象较多,在学科组织结构上、在师资队伍能力上、在教学方法创新上、科技成果转化上等方面显得薄弱,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良性互动。还有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体制建设不完善,高职毕业生在实训、实习工作中难以凸显学科专业特点,在实践性及实践能力上缺乏与职业岗位的胜任力,导致毕业生总体水平欠佳。

三、构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对接,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以及区域产业经济、企业等方面的协同。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对接路径。

(一)高职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及教育观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上来融入区域经济,特别是从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上面向企业,凸显区域经济在高职教育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高职教育不能封闭教学,更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校企合作更要从高职教育的自身优势上深化合作方向,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从合作中来育人,从合作中来推进就业,吸纳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办学中,平衡产业、行业、企业、院校间的关系。一方面从相互协作上来树立发展理念,凸显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及高职教育方面的优惠措施,强化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化,调动区域产业,尤其是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从企业参与中来深化办学体制,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从高职教育改革上,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思想,从构建高职教育体系上深化自身改革,积极探索与区域企业协作共建的路子。

(二)注重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学科的协同与对接

对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来说,要凸显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从就业导向上优化课程组织、学科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岗位的对接。如加大对区域产业岗位的调研和预测,积极从现有学科结构中进行调整。如针对区域工业发展需要来凸显相应学科的设置,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学科专业性。同时,在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培养上,专业建设要围绕“一个结合”、“一个配套”上来落实好“产业、岗位、能力、课程”的全面融合,并从“基地、师资”相配套上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如开放办学体制,主动与区域企业建立关联,从校企产业联盟、校企人才培养上发挥区域人才培养优势,着力从高职院校自身学科结构与设置上,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建课程资源、优化师资上的交流,拓宽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发挥高职育人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稳步就业。

(三)强化高职院校“立地式”科研服务范围

高职院校要从自身科研服务优势上,着力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上构建“立地式”科研服务体系,致力于对区域产业、行业、企业技术服务目标,着力从专业科研机构与教师专业知识平台的协作上拓宽服务社会的范围。另外,对于高职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同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来转变教育方向,强化职后培训及非学历教育的占比份额,实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综合发展。强化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来参与到区域经济建设实践,如对于政府政策、企业战略、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提供咨询服务,发挥其知识经济优势。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6

在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今日,社会对动漫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动漫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动漫专业岗位人才的技能水平,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动漫专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毕业生升考本科动漫专业院校,因市场岗位需要而逐年增加,高职专转本、专本一体化、3+2合作培养等办学模式不断涌现,如何进行高职本科一体化动漫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需要探索的一项课题。构建衔接我国高职本科动漫专业一体化内容体系,培育出满足国内动漫市场岗位需求的高水平人才,这对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动漫专业教育办学水平,有效培養高等学校动漫专业高技能创新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示范价值。 

一、背景 

我国对高水平动漫专业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职和本科教育来完成。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培养动漫制作技术人才为主,毕业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满足动漫专业动漫制作助理级岗位要求,但难以满足高层次原创设计岗位的技术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动漫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动漫原创人才的需要,也难以满足技能型人才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本科教育作为职业岗位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研究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担负着为动漫行业培养及输送研究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构建完善的高校动漫一体化专业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应将高职动漫专业和本科动漫专业有效衔接,并完善动漫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培养体系,使高职动漫一体化专业更适应本科教育,甚至为未来的硕士、博士研究型教育奠定基础。 

正因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社会办学观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课程内容设置及专业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理念,使得高职本科动漫一体化专业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障碍,所以本文针对高职本科动漫专业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二、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办好动漫专业的行动指导方针,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前提。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指高等学校办学的方向、理念和育人追求。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根据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人才、应用技能型人才两种培养模式。一般来说,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动漫专业研究型创新型及管理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属职业岗位技能教育,主要培养在职业岗位第一线从事生产、制作服务的动漫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高等学校动漫专业办学要综合考虑当代社会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与高等职业应用型院校在动漫专业学科办学定位上应各具特色。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社会思想观念和院校等级观念思想,研究型大学与技能型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办学上不是层次等级之分,而是类型之分。现在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及理念上不清晰,在培养目标、规格上没有区别,以致高职与本科在职业能力培养定位上出现目标错位。在动漫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比起研究型大学更适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当然研究型大学在动漫专业学科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上更具优势。因此,学校要找准自己的动漫专业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在人才培养上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和素质结构。在不同动漫专业办学定位及一体化专业建设上,高职与本科高校之间应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无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既需要一大批从事动漫专业学科研究、创意设计与管理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在动漫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动漫制作、创作方面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因此,本科动漫专业在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上,与高职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向定位是有区分的,但同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正是由于本科动漫专业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人才培养目标或规格上要有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使得动漫一体化专业高职与本科的衔接避免重叠。在高职教育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漫绘制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以达到相应的助理级技能等级水平,例如助理动漫设计师级别。本科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漫原创设计能力、团队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并达到相应的更高一级的技能水平,如中级动漫设计师级别。总之,实现高职本科动漫一体化专业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职和本科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定位需协调统一,并具备各自的优势,才能做到高职本科动漫专业一体化协调培养、有效衔接。 

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现阶段我国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教育教学方法上雷同,没有形成教学特色,大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当然个别优秀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也收到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全国高职院校范围内没有形成气候。正是由于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同,要求动漫专业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加以区别并形成特色。现今普高教育主要偏重理论研究教学方法,而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则偏向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主,突出以“企业项目进课堂,课程项目应用于企业”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以区别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这样动漫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既满足了不同培养阶段的实际需求,又没有脱离职业能力教育的人才培养轨道,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应用技能,促使学生在动漫职业发展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今Workshop工作坊的课程教学体制是全球高校动漫专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以企业项目驱动为导向,强调动画创意设计与制作各环节、全方位的人才培养,重在动画绘制表现与故事情节编写、编导、人物角色创作等能力的培养,形成并建立项目工作室制的课程体系。Workshop工作坊教学方式是适合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认知和实操。正因为高职阶段的实操应用技能的强化训练,一旦升入本科阶段,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认知理论研究知识,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高职本科动漫专业一体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体系衔接 

目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动漫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现象,但是作为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与本科教育阶段相比,在课程内容的高度、难度培养要求上要有侧重和区别。受传统教学观念与习惯的影响,许多高校未对高职本科动漫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统筹规划,仍按部就班地套用本科理论知识课程模块,没有实施动漫创新能力培育所需要的创意实践技能训练,还是理论课程占大部分。由于目前高职和本科协同培养的动漫专业存在课程设置雷同、课程内容缺乏自身特色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高职和本科所开设的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相关的课程理论体系和实训体系也存在重叠,课程与实际岗位技能要求脱节,一体化动漫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规划欠合理。所以高职本科课程设置要做到专业一体化衔接和特色区分,高職动漫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占比就要多于本科阶段课程,而本科阶段理论研究及文化素养课程要占多数。还要开设一些实践应用课程,但一些高职院校受传统学科体系影响较深,理论课程偏多,应用实践课程占比较少,使这些课程不能体现高职动漫专业教育的特色,也很难适应动漫岗位市场需求。因此高职、本科动漫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进行系统性重构,并有序合理地配置理论与实训课程内容比例。应该对应比较高职和本科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系统化课程规划,更加突出专业课程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使高职动漫专业一体化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顺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适量开设一些理论知识课程,以弥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而在本科院校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引入“Workshop工作坊制”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动漫一体化专业学生同时提供人文素质和创意能力方面的培养课程,如开设动漫原创设计的主修课程、经典文学、传播学、音乐学、新媒体技术等公共选修课程、相关动漫专业方向的课程,让学生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完善,使学生在动漫原创设计和人文理论知识素养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既满足高职到本科不同培养阶段的目标,又没有脱离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方向,促使学生在未来职业成长道路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本科一体化动漫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成功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动漫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创新,教师要树立新的一体化教育思想观念。提倡高职院校的师资配备应引进企业一线的高资质教师人才,而本科院校主要从研究型院校引进高学历优秀研究人才。如有必要,本科和高职院校应成立高职本科一体化动漫专业职业能力教育指导委员会,同时吸收动漫行业界专家、设计总监、职业经理人、动漫教育领军人物等,参与动漫专业高职本科一体化建设,以使高职本科一体化动漫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更有效,更适应动漫专业人才岗位的需求,并使我国动漫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获得发展。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作者简介]谷朝众(1958- ),男,河南清丰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31-02

为贯彻落实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的“协同创新”精神,教育部、财政部2012年提出了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强力推进协同创新。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协同创新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已经设立的协同创新中心,大都是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为牵头单位。高职院校虽然没有基础性研究和重大科学研究基础,难以站在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的高度展开协同创新,但是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教育、科研机构,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管理创新方面开展协同创新还是大有可为的。设立以高职院校为牵头单位的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服务一线创新,不仅对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区域内行业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关系比较松散,仅限于安排实习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相关人员偶尔参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论证活动等浅层次的、短期的合作,真正建立长期的、紧密的、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并不多见。其主要原因在于校企合作相关业务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协同创新建立在学校与企业需求之上,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比较优势,在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开展旨在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改进等问题的协同创新工作,以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有效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校企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协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校企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要求校企双方及协同各方开展深度合作。

2.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关于高职生和中职生的区别,有专家曾指出,中职生知道怎么做是优秀的执行者和操作工,而高职生不仅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更好地做,他们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实践证明,只有创新型院校才能孕育出创新型人才,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协同创新能够根据社会经济需求,有力地强化创新思想,有效地营造创新氛围,提高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高职院校可以把教育教学与协同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拓展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路径,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3.有利于提高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行业产业的能力。目前高等教育进入了开放发展阶段,高校必须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力,以服务求得支持,以贡献求得发展。协同创新是面向区域发展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通过校内协同、校际协同、校企协同、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利用创新工作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行业、产业进步。协同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服务导向,是一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进步为目的的活动。高职院校可以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整合调配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创新合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4.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师资团队。协同创新为教师提供交叉协作、交互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一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二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教师可以增强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且更加积极地开展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教师可以接触不同教育背景、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的人士,了解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以外的知识,有利于开阔眼界、接收异质化信息,丰富和提升教师的社会认知。四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可以把优秀人才延揽过来,形成一个核心人员固定、相关人员流动的动态化创新团队,不断增添新鲜力量,并且优化师资团队的学缘结构。

5.有利于提升院校的科研水平,促进院校的专业建设。协同创新致力于打破高校内部以及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单一、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科研团队的兼容并蓄、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引入资金、设备等外埠创新资源,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效率。协同创新注重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沟通、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工作互助,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更加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协同创新有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和质量,对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6.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地方行业产业的发展质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必然催生一大批适用技术的研发、革新和推广,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和地方行业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也可以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依靠协同创新中心的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智力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协同创新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行业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与普通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区别与联系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创新基础不同、创新领域不同、目标任务不同、服务面向不同。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主要完成一些基础性研究,瞄准科研前沿和文化传承等全局性重大课题开展;高职院校则侧重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在技术改进革新、生产工艺改进及管理效率提高等微观的、策略性的、具体的、实用性的问题上进行研究和创新。

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一方面,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需要依托普通本科院校的知识、科技创新进,而在实用领域和创新成果的实施阶段普通本科院校的创新项目则需要高职院校进行补充和细化;另一方面,两者都有建立“多元、开放、聚合、高效”创新模式,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的任务,都有“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需求,都有“打破围墙”、融入社会经济和行业产业、开放交流的内在要求。因此,二者在协同创新的思路与策略上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三、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1.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做好协同创新工作尤其是保证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维护和协调好协同各方的利益关系。

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加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配置以及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促使“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

从高职院校层面来说,要发挥协同创新的牵头作用,牢固树立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合作的思想,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主动瞄准区域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开展协同创新,把协同创新作为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融服务于支持协同创新之中,通过协同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2.协调各层级、各类别的协同创新关系,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效应。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其关键是协调好协同各方的关系,找准创新结合点和利益平衡点,增强协同创新的内驱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从层级上来讲,首先是院校内部各院系、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要构建院校内部合作交流、协同创新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各院系、专业的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其次是高职院校对外的协同创新,包括与其他高职院校、相关科研院所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产业、企业的协同等,要搭建双边、多边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在合理范围内整合、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共同参与、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发挥协同创新的最大效用。

3.积极打造创新型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基础。高职院校要强化人力资源规划和创新型师资力量的培养,使学校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协同合作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军人物和专业带领人,组建以院校教师为核心、以协同各方科技人员为骨干的创新团队,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和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资源的潜力和活力,提升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4.努力培育创新、合作、开放的文化氛围。努力促进创新共享文化建设、营造协同创新文化氛围是解决不愿协同、不想协同、不好协同和难以协同等问题的重要方式。一是在硬件建设上,要有固定的研究创新场所,提供充足的实验创新设备设施,对协同创新给予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二是制定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和规范协同创新,并为协同创新提供优质的保障服务。三是在高职院校中营造创新、合作、开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四是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活动,开展技能创新比赛活动,大兴创新、开放之风。

[参考文献]

[1]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11).

[2]曹国永.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提升高校办学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3]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09-12.

[4]程亮.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

[5]李忠云,邓秀新.内外兼职破解协同创新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1-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篇8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高职教育

一、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一)办学规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机构及项目名单(2016年10月13日更新)统计出目前办学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共计677个,其中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54个,合作办学机构23个,其中包含1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从地域分布来看,全国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江苏(193)、浙江(55)、河北(44)、湖北(41)以及上海(34)。总体上,东部、中部发展优于西部、东北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偏远地区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其他地区。

(二)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合作程度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引进式、合并式和融合式三种模式。1.引进式是合作初期较常运用的模式,是除国家要求的课程外完全引进外方的培养模式,课程标准、评价体系都按照外方的要求进行。2.合并式在保留合作双方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双方可互相认证和认可相关课程的学分,学生通过修读相关课程符合双方毕业标准,就可以获得双方的学历证书或者资格证书。3.融合式是合作的深度模式,在此阶段合作双方共同制定符合培养目标的培养体系,包括专业标准、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标准(大纲)、教材、学生评价标准等。

(三)专业布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机构及项目名单及详细信息(2016年10月13日更新),选取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数最多的江苏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江苏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布局情况。江苏全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设置的专业涉及14个专业大类,44个专业二级类别。覆盖范围相对将广泛,专业类基本齐全,专业布局呈不平衡状态,财经商贸类专业类明显多于其他类别。

二、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有:1.办学规模呈现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合作办学项目远远多于机构。合作办学项目远远多于合作办学机构,说明合作层次还处于较低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也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此外,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全国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东部、中部地区明显在办学数量上超过西部地区。其中东华地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分不开。2.生源质量和数量呈下降。近年受生源人数减少、本科院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使高职院校招生形势困难重重高职,非公办的高职院校只能降低分数线,保证学生人数。受到招生的影响,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导致培养目标难以实现。3.专业设置重复现象^普遍。已有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设置大多是财经商贸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科专业设置较少。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现象难以凸显中外合作办学特色。4.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政府还未制定一套专门的评估体系用于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作为独立与政府和院校的社会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在我国还未得到发展。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探讨

(一)科学规划,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应科学,使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1.对中外合作办学高职与本科实行分类管理,制定针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法规。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不同类型学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2.合理调控,及时协调当前发展失衡以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3.落实政策,制定优秀资源的内涵与标准,鼓励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独立机构的设置与发展,引导院校合理规划专业设置。

(二)严把招生“入口关”,提升生源质量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质量不高,除了专科层次教育自身生源受限外,很大原因在于学校在自负盈亏的压力下,学生规模决定学校收入。虽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但是质量才是长效发展的生命力,只有保证了质量,才能使数量上升。

(三)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专业品牌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学科统筹,鼓励在国家急需、薄弱和空白的学科领域,以及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与外国教育机构确具优势的学科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严控已有相当规模的商科、管理学科、国家控制布点学科的合作办学,严把资源引进入口关,维护我国教育。基于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特色,考虑该专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四)建立健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五位一体”的评估机制

“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即: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国际评估、教学状态常态监测。杜玉波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教育部将进一步建立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分类体系,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特别是“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的多元质量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务院令第372号)[DB/OL].2003-03-01.

[2]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DB/OL].2013.

[3]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

上一篇:疗伤的电影范文 下一篇:关于长城的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