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策略探究

时间:2022-05-30 10:41:38

关于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策略探究

摘要:在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的实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增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师生通过相应的的对话、交往、合作等互动行为,极大地提高了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的相关策略,做了详细地论述。

关键词:德育教学 情感互动 策略

一、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的重要性

德育教学是指学校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即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与此同时,德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则主要根据以下四点进行确定,分别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德育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行为习惯,同时还影响着学生价值取向及目标的确定。

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德育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一味的讲述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无法明确德育的实质。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还会出现不感兴趣、不动情以及精神状态低落等现象。而在德育教学中,动情是德育的关键。德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内心体验,通过语言、动作以及行为的传递而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和相互激发,最终达到双方感情共鸣和思想认识趋同的过程。在师生积极情感互动中,德育课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能获得健康身心,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教师也能从中获得有益身心的愉悦感受和动力支持。因此,积极情感互动是德育课有效的重要指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实现积极情感互动,加强德育课实效性。

二、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的策略

德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互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增强师生感情。而情感互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的相关策略中,其主要包括:

1.确立积极的情感目标

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互动源于教学双方的积极情感的存在,因此教师要确立积极的情感目标。在情感目标确立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及学生都能够充分的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能够在教学内容中获得情感陶冶。这样,才能在师生情感交流时,找到共同的情感交流点。其次,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同时在处理双方关系的过程中,应正确的对待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应用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学生都应处于积极饱满的情绪状态中,使学生心情舒畅,而教师应积极的倾听,同时还应与学生共情,以此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2.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由此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新思维。在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的实施,必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为前提。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互动”是指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在同步的学习知识。由此可见,“互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而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能的正确发挥,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主要包括: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准确的做到“因人而异”。由于学生的经历、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状况不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指导。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其次,针对犯错误的学生,严禁教师对其进行体罚、辱骂以及人格侮辱。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教师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针对错误的性质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批评,必要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帮班级打扫卫生等。再次,在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其树立生活信心及学习目标。最后,教师应积极的融入到学生集体中,争取成为集体中的一分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建立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德育教学中情感互动的实施,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倾诉氛围,同时,还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其能够在倾诉的过程中避开思想上的包袱。而教师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课堂,实现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感互动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积极的鼓励与评价,同时也离不开教师善意的批评与指导。由此可见,在实现情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自由地、无忌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保证师生交流畅通,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此外,教师还应在维护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及形象,使其能够感受到集体荣誉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还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

(2)充分倾听,实现共情

教师能否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将直接关系着师生情感互动的建立及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倾听学生的心声,能够理解、读懂学生,从而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理解学生所表达的内心思想,同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讲话。此外,针对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还应提前告知其发言时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不仅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同时还关系着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用心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理解,从而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做到“坦诚相待”。此外,情感互动的实施,应基于德育教学的课堂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才能体现出德育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晶晶.课堂教学中消极师生情感互动的分析与建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2]王姣姣.有效与和谐――师生互动行为的本真追求及其构建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葛俭.教学实践中的教师情绪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4]张秀春,何佳芮.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上一篇:浅谈中职物理课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下一篇:论《图形图像(Photoshop)处理》学科教学渗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