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浅析

时间:2022-08-09 11:24:05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浅析

[提要] 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影响其相关者的利益,其自身的兴衰成败也与其利益相关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对其相关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若企业积极履行好对其相关者的责任,则企业能凝聚员工,降低经营风险,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拓经营市场,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为根本改善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需要综合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众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践行作用;现状;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4日

一、前言

我国企业能深刻认识并自觉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出口大国,对外贸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与众多欧美跨国公司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倘若我国企业不执行社会责任标准,就可能被迫与欧美跨国公司终止合作关系。这将直接破坏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并间接影响本土经济的发展,如因不能或不易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而减缓国内技术更新进步,阻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当今企业社会责任备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时期,企业能自觉践行社会责任,为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贡献一份力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企业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并自觉履行,那么企业对内有利于凝聚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对外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社会认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履行状况也不够理想。本文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责任意识较低,政府监管机制不健全和非营利组织建设不完善三个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法,希望对相关组织和群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助于改善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由欧利文・谢尔顿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不断被注入新的含义,许多学者表述了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美国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韩国学者李哲松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宗旨是企业主动将积累的财富返还给社会,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我国大陆学者刘俊海认为企业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赚钱作为自己唯一的存在目的,应当同时努力增加社会利益,包括员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合作者利益、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等相关者的利益。

针对以上三种观点,笔者最倾向于认同刘俊海教授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简言之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考虑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努力增加社会整体利益。股东和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除股东、员工以外的所有相关者为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其对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只有同时履行好对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才能促进自身取得长远的发展。

三、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凝聚员工。当今企业间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了一批优秀人才谁就能获得很大的竞争优势,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往往会善待员工,在法律要求范围内的最低限度以上保证员工的权益。这样往往会获得员工的支持,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这样还能使员工对企业获得很大程度的满意,促使他们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勤恳的工作,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二)降低经营风险。一个积极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企业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避免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抵制,维护企业经营的持续性。

1、规避政府处罚。政府组织制定了公司法、税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是企业最强有力的外部公众。企业必须服从政府领导,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如果企业不能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则政府有权对企业做出罚款、停业整顿的处罚,必要时甚至会取消企业的存在资格。面对如此强有力的政府,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符合政府制定的相关标准。只有履行好自己对政府应尽的责任,企业才能有效规避政府的处罚,否则会面临来自政府的威胁,轻则罚款、停业整顿,重则吊销营业执照,依法取缔。

2、避免消费者抵制。消费者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公众之一,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企业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绝不能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诈、蒙骗消费者。如果企业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引起消费者的抵制,遭到他们的抛弃。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其生存发展与人一样同其他事物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经营企业不可能闭门造车,独自能完成生产产品过程中的所有工序,还必须要有其他部门的配合,如其原料供应商、产品零售商等合作者。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充分认清自己对以上相关者应尽的责任,并努力完成,争取实现多赢,以避免这些相关者的抵制,因为他们也是事关企业发展灭亡的一股巨大力量,处理得当能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

(三)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有利于自身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获得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四)与国际接轨,开拓经营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我国企业与欧美跨国公司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可以预见,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范围将越来越广,社会各界对企业应尽的责任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为与国际接轨,减少双方的贸易摩擦,开拓更宽广的经营市场。我国企业应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做到SA8000标准规定的内容事项,还要做到高于SA8000标准规定的事项,如热心慈善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等。只有如此,我国企业才能更好地与欧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从容迎接挑战,顺利地走向世界,获得长远的发展。

四、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偏低。根据由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调查编制、《WTO经济导刊》的《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我国企业现阶段在履行社会责任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企业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其澳台企业明显比内地企业更重视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他们往往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其利益相关者结合起来,注重兼顾多方的利益。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明显优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方面相对前些年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仍有待提高。

(2)从企业规模来看,领袖型(大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要明显好于成长型(中小型)企业。

(3)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也有较大差别。许多企业普遍比较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管理,能够比较全面地履行对客户、员工、政府、企业同行等相关者的责任。

企业是否能尽好对自己履行社会责任压力较小的相关者的责任,才能判断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是否较好?遗憾的是,我国企业对社区、弱势群体等相关者的利益还是照顾不周,如忽视支持社区建设,尤其是缺乏对慈善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热情。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慈善捐赠占GDP的比例仅为0.01%,而美国的比例为2.2%,在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四个国家中,我国捐赠占GDP比例是最低的。随着近几年政府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许多企业在履行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以上信息可看出,我国企业在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方面虽较前些年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待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履行对自觉性要求较高的高级外部责任(如慈善捐助),这反映出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偏低,仍有待提高,这是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2、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缺乏信任。根据2010年中国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所示,我国仅有25%的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较高,其中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公开透明度较高,而较敏感的财务信息透明度最低。这种情况若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和公众对以公益慈善机构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产生不信任感,逐渐降低乃至丧失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据报道,我国有部分企业的捐赠行为不是通过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组织,而是直接捐向某些慈善项目或者干脆建立自己的基金。原因主要是企业不愿意将钱交给一个不透明的组织去运行,怀疑自己的捐款是否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二)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1、企业责任意识还不够高。根据《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其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状况也大有差别。主要表现为对与企业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责任履行较好,而对于高度自觉性的高级外部责任则做得不足。许多知名企业即使对内部社会责任和基本外部责任完成得很好,然而对于高级外部责任的履行仍然不够理想。部分企业的慈善捐助甚至还是在政府政策、制度约束下或公众舆论的压迫下才勉强为之,仅限于一次或短期行为,而缺乏长期、持续的行动,没有培养一种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习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仍然淡薄,没有全面充分认清自身的社会责任。

2、非营利组织建设不完善。按照国际惯例,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情况应是透明的,但在我国似乎成了高级机密,部分非营利组织对此讳莫如深。据《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我国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情况堪忧,令90%的受调查公众不满。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整个慈善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和公共信息披露平台及有效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这些原因充分反映了我国以慈善机构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建设的不完善,这会直接影响企业和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感,降低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不便于企业履行自身的高级外部责任,非常不利于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五、促进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企业自身建设。企业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加强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方便自身履行社会责任。

1、提高企业责任意识。企业责任意识淡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较低是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要想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发生质的变化,企业必须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自身对股东、员工、政府、合作者、社区、环境资源、社会公益事业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不断强化这种责任意识,把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然后,在企业经营中量力而行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由内部责任、基本外部责任到高级外部责任,循序渐进,最终全面地尽好自身的社会责任。

2、加强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某些社会责任不便于企业单独完成,或者说企业独自完成所获效果不显著,这时需要其他组织的配合,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如某企业立志要呼吁广大群众联合起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则他可以通过与环境保护协会和动物保护协会等非营利组织积极合作来实现。由企业出资,结合非营利组织的专业知识和宣传网络,这样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公益效果。此外,这还有利于企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企业运作,为企业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所以,企业应加强与有良好公信力的非营利组的合作,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增加社会整体利益。

(二)政府提高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为促进企业更加积极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政府相关部门应努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规范企业的行为,杜绝因制度缺失而纵容的不合理行为的发生。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只有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违犯成本,才能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威慑力,有效地规范企业行为。为此,政府需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企业的一些不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杜绝因法律制度的缺失而纵容的不合理行为的发生,让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强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还不能保证企业就能履行好社会责任。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与各级工会组织、环保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非营利组织合作,充分了解所辖地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对那些违反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企业做出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当然,对那些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要及时公开表彰,充分肯定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其他企业或许能见贤思齐,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更加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

(三)非营利组织建设。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建设尚不完善,导致许多非营利组织缺乏较好的公信力。为此,非营利组织要加强内部治理,完善自身建设,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1、加强内部治理,提高公信力。我国部分民众对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缺乏信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和业务运作不完善。突出表现为,对组织敏感的财务信息不能向公众进行真实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为此非营利组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一局面:(1)遵纪守法、开展业务活动,并积极主动接受国家相关部门和公众舆论的审查监督;(2)对组织成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3)着手打造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组织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并与公众加强沟通和联系,使相关者及时了解组织的工作动态,消除他们的疑惑,争取他们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获得企业的信任,使企业乐意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来履行其社会责任。

2、有效开展对企业的游说工作。我国非营利组织游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太过单一,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游说企业履行高级外部责任。许多慈善机构募集捐款还往往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人脉关系得到的,而没有摸索出一套更有效的营销方法。对此笔者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发达国家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经常报道企业的公益行为,这有利于支持公益事业的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无疑能大大提高企业支持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同时为其他企业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更多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四)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随着大众媒体的多样化、普及化,信息在公众中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群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所形成的舆论力量是巨大的。平常仔细留意一下新闻,你会发现当媒体报道某一丑闻,引发许多后,相关部门会立刻着手处理,防止事态恶化,尽快平息舆论。如此强有力量的社会舆论可以用于监督企业,促进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如汶川大地震后,房地产巨头万科最初仅捐款200万元,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炮轰,一阵批评谴责后,万科不得不追加捐款并承诺为灾区无偿捐建房产。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拥有强大力量的社会舆论可作为一个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武器。当某一企业未能及时尽好自身的社会责任,经相关权威部门证明属实后,公众可团结起来,用舆论的武器去刺痛那些不负责任的企业,迫使他们尽快行动起来,积极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六、结论

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偏低和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缺乏信任。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责任意识还不够高,政府监管机制不健全和非营利组织建设不完善三个原因。为了改善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使之更加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第一,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责任意识,并积极与非营利组织开展合作,以方便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第二,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约束限制企业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第三,要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建设,提高其公信力和成员的工作能力,有效开展业务活动。第四,还要社会舆论配合监督企业的行为。笔者坚信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定能促使我国企业更加积极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反过来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Gareth R.Jones and Jennifer M.George.Contemporary Management[M].Beijing:POSTS & TELECOM PRESS,2005.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黎友焕.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燕补林.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9.5.

[5]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R].WTO经济导刊,2010.6.

[6]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对策研究 下一篇:2014希望工程中国青少年21世纪技能大赛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