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时间:2022-08-08 12:44:25

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摘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统计工作;指标体系;企业管理;优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142-02

统计工作是为了使网络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统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统计的这种作用,具体体现为统计的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功能。

1 目前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统计制度制定不完善

统计制度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数据质量的保证,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严密规范的统计制度是提高统计质效的前提。目前行政制定下发统计制度的内容仅限于对统计报表的要求,对统计分析、统计评价和统计预警没有具体要求,难免造成基层统计工作只是汇总统计报表的片面性认识。

1.2 服务主体错位

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以一套报表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政府统计模式,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服务的对象始终是政府。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分开,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统计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但是企业的统计工作从总体上看仍然没有突破“统计=报表”的传统模式。

1.3 指标体系不完整

与统计报表相适应,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一般只局限于企业的产值、产量、成本消耗等生产性指标,而与企业管理决策需求相适应的指标甚少,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竞争者的统计指标更少,从而造成企业统计的现有指标体系与管理、决策需求相脱节。

1.4 工作内容单调、手段落后

由于企业统计人员均是事后统计,较少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较多简单的数据说明,少深入的系统分析。多数统计数据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信息产品,很少有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大的深加工统计产品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以帮助其进行决策。所以,企业统计部门不被企业领导所重视,其人员、设备配置相对于其他部门较落后。

2 统计工作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统计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中,作用越来越明显,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是国民经济社会的监测手段和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总体状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地提供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统计数据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一个企业只有掌握大量的真实统计数据后,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此外统计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市场的供需变化情况,为企业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总的说来,统计数据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内部运营,又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外部的市场的变化情况,是企业管理科学有效与否的重要保障。

统计除承载企业发展内外部信息之外还具有重要的监督、咨询作用,统计资料与数据是企业某种问题的真实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反映出来,能够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此外统计数据还是企业的决策重要参考依据,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咨询数据,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3 当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当前形式下统计工作面临的思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统计部门任务更加繁重,压力也越来越大。为取得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统计系统不断进行改革,并决定从2011年开始实行“企业一套表”报表制度,也就是说企业利用网络直接将基层数据报送国家统计局,这次统计改革,使源头数据质量得以明显提高,但对县级统计部门来说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单位个数不全、源头数据不实,是县级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当前县级统计工作存在问题

3.1.1 统计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单位个数和源头数据的收集难度加大。

3.1.2 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衔接协调不够,数据打架现象较为普遍。

3.1.3 统计部门人员、经费的欠缺,造成源头数据可信度降低。

3.1.4 现行统计方法制度不能满足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加强和优化统计工作的思考

统计部门要强化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加强统计执法,加大案件直接查办力度,建立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制度。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对出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树立政府统计权威,保障统计业务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中。

3.2.1 工业统计方面: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对于招商引资进来的所有工业企业,县招商局在该企业正式投入运营后,应将企业的相关资料移交给县经贸局、统计局以作备案,由经贸局根据其职能权限对企业进行监测,在工业企业达到规模(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以后及时上报县统计局,并由县统计局报经省市统计局审批后纳入到规模企业统计范围,以做到不漏一户纳税企业。各乡镇政府每年要对本乡镇范围内的所有工业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和监测,对达到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及时上报县经贸局、统计局,并由县统计局上报审批,以纳入规模企业统计范畴。

3.2.2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面:一是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抄送制度。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和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管理和统计工作,按制度要求县发改局将所办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等以“随办随抄”方式,抄送统计部门。县城建局将办理的施工许可管理信息和建筑企业资质等级管理信息每月定期抄送同级统计部门并上报对口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否则上级统计部门不承认该单位数据。二是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县发改局与统计局要做好投资项目信息衔接工作,实现信息一致和共享。县城建局要及时将本地审批的全部企业名录、资质等级、施工许可信息抄送县统计局,做到企业名录库及相关信息一致和共享。县发改局和城建局要严格按照抄送制度的要求,指定专人将本部门信息抄送县统计局。县统计局要充分利用发改局和城建局的管理信息和行政记录,规范投资和建筑业统计基础,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3.2.3 贸易统计方面:完善企业名录是搞好贸易统计的首要条件。在县级区域来说,商业局应与统计局全力配合,建立统计联审信息制度,及时收集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资料,确保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及时全面纳入限上企业上报名录。

3.3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创新统计工作思路,增强统计服务意识

针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方向、园区建设等重大课题,深入基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和分析研究,努力形成一批数据翔实、分析客观、建议可行的统计精品。同时,针对民生热点、社会焦点以及政府关注的重点,以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城乡居民收入调查以及其他专项调查和监测等为手段和渠道,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努力使统计调查成为县委、县政府倾听民声的桥梁、社会公众建言献策的平台,使统计数据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的第一依据,使统计工作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简介:幸俭(1970―),女,江西南康人,江西铜业集团(德兴)建设有限公司统计师。

上一篇:高级电工知识能力倾向探究 下一篇:浅谈目标管理法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