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时间:2022-08-07 11:34:38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59-02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并深入人心。以生态世界观来审视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不难发现两者还无法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生态与德育的统一。生态德育理念强调将生态观贯穿于德育教学的始终,是生态与德育高度融合的新型德育理念及教育策略。生态德育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生态观为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运用于学校德育教学的构建模式中,形成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学校的统一,人与文化的统一。如何对学校德育进行生态性建构,确立牢固的生态德育观,是当今人类在迈入生态文明时代中教育革新的重要使命。

1 培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个性追求发展中实现生态回归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生命价值出发,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肯定人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提高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激发个体的主体意识,获得个体人格的尊重和享受生命的权利,提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幸福指数。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个性教育在生态德育中尤为重要。所谓个性,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

要培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追求。因为,个性追求是目前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是向社会群体表达个人存在意识的途径,是个人自信的表露。学生以各种形式回归到本真的自我状态,回归到“真、善、美”的人的本质属性中,这种回归模式同时也是对社会德育体系的一种挑战,是生态德育的社会价值的体现。所谓德育,在学生是育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社会是育民,即培养全民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态回归成为了个体以及整个社会整体的归宿,从而赋予了生态德育更加深广的意义和价值。。

1.1让德育回归自然

自然,就是原生固有的先天状态。生态学表明,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各种生命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德育实施的主体从某种情况讲也是德育的承受者,两者是相互转化,又彼此关联的。在德育的实践中,让德育主体双方、实践的途径都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就是让德育的彼此双方在平和的状态下,在敞开心扉的非单一性说教德育的前提下,进行心灵的沟通。屏弃功利性的德育观,反对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德育模式。德育教育本身没有胜利成功之说,而是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条件下让学生能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和领悟,追求人的自然状态,认识人的原始需求个性需求,陶冶情操,回归到人自身最真实的一面,从而使学生个体朝着希望的方向变化发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实现学校的功能。

1.2让德育回归生活

生活世界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是在个体生活中能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环境。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德育回归生活,根植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注重生活化教育,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束缚于学习之中……他应当不仅成为一名学生,而且首先成为一个胸怀广泛的兴趣、要求和志向的人。作为现代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潜藏的个性意志、愿望等生命冲动所指的生活方向生活本源,捕捉生活中的德育教育信息,探索生活在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得个性化与生活化融合整一,从而更好地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指导,以期达到德育教学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德育作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以形成德育的生态性:首先注重德育内容的生动性,在生活中寻求情感共鸣;其次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从生活中积累寻求探索,运用说理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发、品德修养指导法等;再次注重德育评价的实效性,让生活世界成为德育有效性的反馈平台,以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等模式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2 关注生态德育环境,建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双赢局面

所谓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生态德育也存在着各种环境,它应该是以替受教育者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前提,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由此,教育者就必须深入思考生态德育环境的存在形式、存在价值以及作用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对生态德育环境进行绿化、净化、美化、优化、智化和变化等作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物质环境的量与质,并趋于精神环境的深度挖掘和自我影响自我陶冶的方向。在此,笔者从环境蕴含的自然、社会和文化三个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建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双赢局面,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2.1坚持发展性原则,建设生态德育的自然环境

生态德育的自然环境建设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受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地养成爱护自然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然而享受的前提必须是发现和创造自然之美。

第一,要培养学生感知自然的能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寻找自然界存在的教育功能,感受生命的渺小而伟大、短暂而永恒的魅力,真正地感悟自然之真谛,净化性灵、陶冶情操,懂得美的自然性和不可再生性。

第二,培养学生创造自然的能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而创造的自然环境是感知自然的更高要求,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前提下,崇高道德水准对自然作用的体现,是保护自然、绿化自然的生态要求,也是在物质环境作用下的精神世界的升华。美化环境,美化校园,美化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创造和谐整洁、积极乐观、活力智慧的绿色生态德育环境;热爱地球、热爱生命、热爱身边的人和事,营造爱满天下的生态德育精神氛围。

2.2坚持依存性原则,建设生态德育的社会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个体的人只有参与了社会实践,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与外在相关因素的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只有认识到这种依存关系,才可以使我们重视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的社会化,构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性和合作性。

第一,学校是德育开展的主要领地,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除了学校环境建设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生态德育环境的首要阵地应该是生态课堂。生态课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种生态环境因素。用张贴名人事迹格言,描绘学生自己的理想方向,摆设人性化的充满生机的物品,创建班级图书室等物质形式来创设良好的师生情绪,以景育人、以境育人。以德育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为原则,创设和谐的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等精神环境,润物无声地熏陶学生的德育情操,

(下转第160页)

(上接第159页)

依存学校生态环境,提高育人效能。

第二,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单元,家庭环境是德育的基础环境。以亲情为纽带维系的家庭关系对学生心理成长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并赋予了学生更多具体生动地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情感上的亲密性质远胜于一般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和睦、平等、友善、安全的家庭环境是学生的精神依靠,安全系数越高的家庭,学生身心发展更健全,对社会的安全系数也越高。由此,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校生态德育的有利补充,是生态德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方面。

除了以上两点,社会环境建设还可以因材施教,农村学校可搜索乡土教材,组织民间采风活动;城市学校可利用城市公共建设:公园、博物馆等,以及历史人文景观、对外文艺欣赏等途径开展德育教学,培养爱国、爱民、爱社会、爱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依存一切有利环境,建设生态德育的社会环境。

2.3坚持开发性原则,建设生态德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立校,文化育人,致力于生成多元文化生态效应,以期营造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让文化浸润环境,浸润德育,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综合实力,建设符合生态理念的文化环境。由此,作为教育者就必须深度开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扩展范围、丰富内容、提升品位和完善效能。

第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型校园,让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散发文化的气息,让黑板、走廊、操场等都弥漫着文化的馨香。关注细节,加强投入,保证学校物质资源配置的需求,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等精神内涵通过物化的形式充分表现出来。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秉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的育人方向,从传统文化中提炼育人载体,结合现代价值取向,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现代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第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生态型学校文化所倡导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品牌价值、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传统、管理模式等,其目的是尊重人、发展人。着力营造先进、高效、开放的制度文化,使学校文化制度建设既符合依法治校的目标,又体现人文管理、民主治校的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有助于开发校园物质环境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行为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的运作方式、发展战略、工作行为、学校成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等。关注行为文化,建设积极乐观、真诚和善、高效有序的行为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对学生具有隐性的德育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精神环境的丰富和充实。

第三,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建设。关注教师自身的精神健康,激发教师内在的精神力量,开发教师工作的兴趣与激情,规范教师的行为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形成教师勤奋、敬业、自信的自我发展意识,这是教师文化建设的有利保障。同时,教师文化的形成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文化的形成,使得学生文化也朝良好的方面发展并趋于同一性。但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文化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的理论,教育者必须从言行举止各方面接受学生文化的差异性,以“感恩”、“珍爱生命”的班会活动以及“校园文化节”“义卖活动”等为载体,引导差异性的正轨化,从而开发学生文化的时代感、荣辱感与正义感,让其精神世界的追求更加具有尊严与价值。

总之,构建生态德育体系,必须根植于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与自然、社会、文化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关注学生个性精神发展,努力建设学校德育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热爱生活、享受幸福、提升品质,和谐充分地发展。

上一篇:让“复述”逐步深入进行下去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本选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