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数学课堂缘于能“导”在点上

时间:2022-08-07 06:30:41

高效的数学课堂缘于能“导”在点上

一堂高效课堂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但是,笔者认为教师准确、适时、得当的“导”,是实现高效课堂重要而必备的内容和手段之一,如何在“导”字上下功夫呢?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课初“导”重在突出“切入点”

一般而言,老师们常常是以“问题”来启动新课学习的。但是同一个课题,不同的老师“问题”设置是不同的,所达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包装的学问》一课为例,两位教师是这样设置课前导入的:

教师A,出示了一个礼盒。

师:看到这个礼盒你会考虑些什么?

生1:怎样包装更漂亮。

生2:考虑选择怎样的包装纸更美观。

生3:我会考虑两点。第一,要美观;第二,要节约。

教师B,出示同样的一个礼盒。

师:如果让你用纸设计制作这个礼盒,除了需要考虑精美之外,在用纸方面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1:要考虑节约包装纸。

以上两位老师课前导入,都是想引出本课的教学核心――节约用纸。A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内容过于宽泛,指向性不明,学生也只能根据各自的猜测泛泛而答。致使三名同学绕了一圈才达到教师所要的答案。而B教师的“导”从内容上看更有针对性,指向性也更加明确。她所设置的“问题”已经排除了“精美”等方面的考虑,由于其问题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指向性,学生回答也就快捷、准确地直指本课教学的核心――节约包装纸。由此可见,课前引导找准切入点,不仅能直奔教学中心,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留足教学时间,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师生互动,增强了教学实效性。

二、课中“导”重在突破“重难点”

快速导入新课学习后,课中的引导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橘子》一课为例,分享两位老师的不同引导方法。例题:有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个橘子?教材要求: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算一算,每人能分到多少个?

教师A:

(第一次分小棒)师:同学们,用48根小棒代替橘子,平均分成3份,请同桌合作,分一分。

学生两人一组开始了分小棒,但是很多小组停了下来,不会分了。

(第二次分小棒)师:有哪个小组分好了?请到黑板前来分一分,不会分的同学要认真观察。

有一组学生在讲台上进行了示范分小棒的过程。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的?

生:先每人分1捆,就是10根,再分1捆和8根,每人分到6根,所以一共分到了16根小棒。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用除法竖式来记录……(导入除法竖式的学习)

教师B:

(第一次分小棒)师:同学们,用48根小棒代替橘子,平均分成3份,请同桌合作,分一分。

学生两人一组开始分小棒……

(第二次分小棒)师:我发现有些小组有困难,有些小组的同学分法很复杂,现在我请一组同学来分一分,请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做到用最快捷的方法,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的。

有一组学生在讲台上进行了示范分小棒的过程。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他们分了几次?

生:分了两次。

师:第一次怎么分?

生:把4捆中拿出3小捆平均分,每人分到1捆,也就是10根。

师:第二次怎么分?

生:把剩下的1捆拆开,变成10根,与8根合起来,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到6根。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两次分的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分整捆的,第二次分零散的,这样能快捷地分出每份是16根。

(第三次分小棒)师:现在你知道怎样用快捷的方法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了吧,请两人一组合作再分一次,一人分,另一人说分的过程。

学生再次分小棒。(此时大家都能按步骤正确分小棒,并且分的过程也说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新的挑战又来了!你能用除法竖式来记录分小棒的过程吗?……(导入除法竖式的学习)

以上两位教师的教学,同样是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但两位老师在教学步骤、语言评价的引导上是有区别的。教学步骤上,其中第一次分小棒与第二次分小棒,两位老师都差不多。都是意在让学生从自主探究,再到个别演示,实现对48根小棒平均分的过程有初步的感知。不同的是B教师还设计了“第三次分小棒”。这“第三次分小棒” 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再次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拆开、合并、继续分的难点过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这第三次分小棒是为引出除法竖式服务的,学生只有理解了这种拆开、合并、继续分的实践过程,才能突破竖式里“十位上的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这也正是学习难点。从语言评价上,A教师评价比较宽泛,而B教师的语言评价引导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比如,第一次分完小棒后,教师B引导学生“我发现有些小组有困难,有些小组的同学分法很复杂,现在我请一组同学来分一分,请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做到用最快洁的方法,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的。” B教师不仅指出了第一次分小棒时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指出接下来观察的方向。再如,第二次分小棒之后,教师B说:“你观察得很认真,两次分的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分整捆的,第二次分零散的。……”这样的评价引导,不仅肯定了学生观察认真,同时又概括出了分小棒的要点,为学生理解除法竖式起到了桥梁的作用。2011版课标指出:“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B教师正是深刻理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引导了学生学习,做到了教学引导导在“重难点”上。

三、课末“导”重在突显“生长点”

一堂40分钟的课,临近课末,一般只剩二三分钟的时间。如何用好这宝贵的时间,实现课堂的完美收官呢?正确而有效的“导”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以《包装的学问》一课为例,当学生“用两个牛奶盒摆一摆”的操作探究后,学生进行了计算表面积练习。此后,学生得出了结论:“重叠的面积越大,越节约包装纸”。同一堂课,两位老师都做了课尾小结,如下:

教师A:

师:经过了“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生:大面重合,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

师(课件显示结论):重叠的面积越大,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越节约包装纸。

教师引导全体同学齐读一遍,结束全课。

教师B:

师:经过了今天的探究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生:大面重合,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

生:重盒的面积越大,越节约包装纸。

师:这个结论是谁找出来的?

生(自豪地说):我们自己。

师: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

生:我们先是猜想,然后算一算,就发出了“重合的面积越大,越节约包装纸”。

师:猜想,然后验证,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希望同学们将这样的方法带入今后的学习中。

我们可以从两位老师不同的课尾小结上,鲜明地感受到二者不同的数学素养!A教师,只关注了知识点的小结。而B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小结了知识点,而且小结了学习的方法, 更为令人欣喜的是他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B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尾的引导是一个点睛之笔,它对全课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是这一堂课后续学习的一种延伸。因此课后的导要关注“生长点”,进而达到课已结而意未尽,曲已终而人不散之效果。

上一篇:“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下一篇:试后学生学业情况点评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