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的贡献

时间:2022-08-06 12:08:38

音乐研究的贡献

一、对民歌的收集与整理

(一)重视采风活动我国周人已有“采风”制度。古人将民间音乐称为“风”,因为它与“民风”有关。在鲁迅先生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岁月中,他多次深入民间进行音乐采风活动,并记录了许多流传于浙江一带的山歌、童谣等等。鲁迅先生从小对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就有着特别的兴趣和爱好。我国民间丰富的戏曲艺术传统,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这里有许多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形象。鲁迅在少年时代,广泛地接触了这些民间艺术,他热爱它们,受到艺术上的感染,思想上的启发。①在他踏上文坛走上专业文学创作道路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向社会表达自己对民歌的独特意见,在走上文学创作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小说《社戏》中,就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民间戏曲演出的盛况以及戏曲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劳动大众心中的重要地位,比如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少年时鲁迅因厌倦戏中老旦那冗长的唱段而产生的不满情绪等。②即使到了民国初年,先生已经到了北京工作,但他充分利用在乡下工作的弟弟在搜集、整理基础上撰写的有关儿歌方面的研究论文,一方面学习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多次将这些论文交给《教育部编审处月刊》予以发表,为当时中国文人对民间音乐的研究提供了范例和参考。1931年2月,在教育部供职的先生特意撰写了一篇《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在最后一章第三节《研究事物》中第二项《国民文述》中指出:“设立国民文述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③不过很可惜,先生的这项具有远见的主张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响应,只是后来北京大学的《北大日刊》先后刊载了百余首歌谣。(二)重视对民间歌曲的挖掘、搜集与整理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生活中,鲁迅先生都极为重视对中国传统民歌的搜集与整理。在先生看来,文学创作需要有营养源,而大量散见于民间的歌曲、小调、童谣等等则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营养源泉之一,因为这些歌曲、小调、童谣等等都是中国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哲理,因此作家需要重视对民间歌曲的挖掘、搜集与整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歌采集、整理活动④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时至今日,这一活动仍然在进行之中。这一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音乐家的广泛直接参与,其基本手段是对民歌的词曲及歌唱背景作全面的记录整理。但在鲁迅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作家还是文艺工作者对这项工作都未有足够重视。在实践工作中,有时候鲁迅先生还亲自将自己听来的儿歌进行整理、抄录,以备传承,如先生收集的北京童谣:“羊,羊,跳花墙。花墙破,驴推磨。猪挑柴,狗弄火。小猫上炕捏饽饽。”又如“小轿车,白马拉。稀哩哗啦回娘家。”再如“风来了,雨来了,和尚背了鼓来了。这里藏?庙里藏。一藏藏了个小儿郎。二郎你看家,锅台后头有一个大西瓜。”⑤此外还有先生收集的江西南昌、安徽等地的童谣等。正是在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的努力之下,为后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歌收集与整理活动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民歌等古老文化艺术才得以源远流长。

二、鲁迅先生的音乐贡献

(一)对民歌的继承与创新与民歌休戚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关于音乐的起源。虽然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曾孜孜不倦地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但至今在学界仍无定论,而其中重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劳动起源说、模仿说、异性求爱说、巫术说、游戏说、信号说、“太一”说⑥、潜意识(无意识)说、情感表达说等⑦。在先生看来,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就已经有了音乐,而且就文学作品发生的次序,先生也认为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先生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先生这一观点与音乐的有关起源学说不谋而合。在先生看来,民歌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这些音乐文化符号,不仅记录着时代的脉搏,并具有“刚健、清新”的有生命的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流传至今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时,也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滋养。⑧这一观点在先生对中国古老的民歌集《诗经》⑨的态度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非常重视对《诗经》的学习。《诗经·国风》中有大量采集而来的各诸侯国的民间歌曲的歌词,从这些歌词看,周代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题材涉及面广:有反映痛恨剥削阶级的,如魏风《伐檀》;有思念亲人的,如王风《君子于役》;有表达爱情的,如邶风《静女》、鄘风《桑中》等等。各种各样的题材,反映出周代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与习俗。⑩《诗经》中题材丰富形象各异的内容对鲁迅先生一生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在先生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无论是从方法到实践都在不断赞扬《诗经》、歌颂《诗经》。在漫长的中国音乐文化史中,民歌作为民众艺术的一种普遍体裁,曾经有过辉煌的记录。在对待民歌发展与创新的问题上,鲁迅先生态度非常鲜明。尽管自《诗经》出现之后,发展与创新一直在历代文人的队伍中进行,但先生认为:“在对民歌的继承创新方面是很不够的,而批判地继承更是欠缺。”因为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往往习惯于“拿来主义”。先生非常反对那些“拿来主义”文人,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古书里采录的童谣,谚语民歌,该是那时的老牌俗语罢。我看也很难说。中国文学家,是颇有些爱改别人文章的脾气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汉民间的《淮南王歌》,同一地方的同一首歌,《汉书》和《前汉纪》的就两样。一面是‘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一面却是‘一尺布,暖童童;一斗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比较起来,好像后者是本来面目,但已经删掉了一些也说不定的:只是一个提要。”瑡瑏(二)厘清民歌与文学创作的共融关系中国传统民歌因其朴实、自然的艺术形式深受鲁迅先生的赞赏。他在论述文学起源时说:“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都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瑏瑢先生文中所说的“杭育杭育”的文学,就是我们汉族民歌中重要的一类———劳动号子。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号子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的实用。同时号子的音乐抒发了劳动者的感情,表现了人的喜怒哀乐,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的感受,这是号子的表现。号子的实用和表现有机地联系于一体,既矛盾又统一,成为劳动号子独具的特征。瑏瑣号子在民歌中有重要地位,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内容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自然地,号子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养料源泉。(三)对待民间音乐严谨严肃的态度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希望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生状态上。在先生看来,“刚健、清新”是文学创作的生命,也是民歌的最基本的特点。有鉴于此,民歌自然就成了先生文学创作重要的养料源泉之一。与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不同,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鲁迅先生非常反对民歌失去本来面貌之后却又以民歌的形式出现,因为在很多文人的文学作品中可以见到那些经过文人雕琢却冠以民歌的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他在《门外文谈》中写道:“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和《读曲歌》之类,唐朝的《竹枝词》和《杨柳枝》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流传下来的。这一润色,流传固然流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瑏瑤其实这涉及到在民族民间音乐搜集与整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问题:即搜集整理者是否可以适度进行二度创作的问题。用今天学界流行的时髦语就是音乐作品的著作权问题。有关此类问题的争议和讨论,近代以来影响比较大的有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著作权问题等。在先生看来,“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瑏瑥不可否认,主观上,我们有很多研究者为了能让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在搜集整理民族音乐如民歌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主观创作因素,毫无疑问,这会让我们民间的很多音乐失去本来面貌。是以,鲁迅先生对待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对建国后我们民间音乐采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体现在我们的音乐家基于客观、真实的原则进行采风活动,使我们很多民族民间音乐的本真面貌得以流传。(四)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是从民间文学艺术中吸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这是孕育他们作品的民族风格的源泉,也是他们的作品赢得人民喜闻乐见的原因。瑦瑏对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鲁迅先生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批判地继承。他在《儗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指出:“当立中国古乐研究会,令勿中绝,并择其善者,布之国中。”瑏瑧而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大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先生还建议“当就公园或公地,设立奏乐之处,定日演奏新乐,不更参以旧乐;惟必先以小书说明,俾听者咸能领会。”瑨瑏鲁迅先生写《儗播布美术意见书》的目的在于阐述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背景下,音乐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功能,使音乐得到广泛的普及。基于这一目的,先生还创想出推行美育的设计方案,更显得难能可贵。而关于音乐的教化功能古今中外皆有论述,如我国孔子的礼乐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是其审美教育思想的系统展示,并且从乐教实践的角度,将艺术活动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结合起来;而在西方,公元前4世纪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在古希腊人的教育体系中,音乐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希腊人认为音乐对人类的性格有一种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古希腊人看来,音乐是人和诸神之间相互取悦的工具和媒介。而与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一位音乐伟人———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王光祈先生,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可能更具有时代意义。王光祈先生认为:“音乐的价值,在现代堕落的中国人看来,似乎已经等于零了,没有一顾的资格。但是我们细察中国历史又觉得世界上重视音乐的民族,却又当首推中国”,“我们中国古代的法度文物,以及精神思想,几乎无一不是建筑于音乐基础之上”。瑏瑩作为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社会活动家和音乐学家,王光祈先生所倡导并为之践行的“国乐”思想,主张凡是“国乐”须同时满足“代表民族特性”、“发挥民族美德”、“畅抒瑐瑠民族感情”瑡瑐三个标准。而为了创造“国乐”,王光祈先生指出,我们首先须“将古代音乐整理清楚”,然后“再将民间谣乐收集起来”,第三步是“利用西洋音乐科学方法,把他制成一种国乐”。这与鲁迅先生朴素的音乐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与对音乐一般的了解和爱好不同,鲁迅先生可以说已经具有了非常扎实深厚的音乐素养,只不过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他没能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但先生根据音乐本身的特点所提出的推行美育的设计方案这一意见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意义。(五)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门类,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之间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明成果积淀,但是在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之下,对外文化交流极少,更多的是外来文化的入侵。但饶是如此,鲁迅先生依然义无反顾地扛起了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大旗,并积极向国外介绍中国民歌。如他通过俄国大文学家高尔基寄给北方俄罗斯民族合唱团几首中国民歌,因为高尔基的推介,这几首民歌被刊登在1961年《苏联妇女·中文版》第二期上。瑐瑢与此同时,鲁迅先生对欧洲尤其是俄国等国的外来歌曲也十分感兴趣。他在《华德保粹优劣论》中针对世界名曲《跳蚤之歌》写道:“这是大家知道的世界名曲《跳蚤之歌》的一节,可是在德国已被禁止了。当然,这决不是为了尊敬跳蚤,乃是因为它讽刺大官;但也不是为了讽刺是‘前世纪的老人的呓语’,却是为着这歌曲是‘非德意志的’。”瑐瑣。虽然这样的范例并不多见,但已足以说明鲁迅先生对外来艺术的包容与接纳。一个“走出去”一个“请进来”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三、小结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在时间中发展,因而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接近某种历史。瑐瑤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巨匠,他一生的重要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学创作领域,音乐甚至算不上是他的副业,顶多只能算是业余爱好。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业余爱好,让作为音乐研究“他者”的鲁迅,在对中国传统民歌的收集整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民歌的继承与创新、厘清民歌与文学创作的共融关系、对待民间音乐严谨严肃的态度、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及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纵观鲁迅先生的一生,无论是留学日本还是回国创作、执教,我们很少能发现他从事过与音乐相关的活动,甚至对他家乡民间音乐的采录也大多是通过他弟弟来开展,而他更像是一个推介者———无论是在国内有关杂志推介民间音乐还是适时将这部分音乐推介至国外。是什么原因让鲁迅先生在深刻领悟音乐文化的特殊功用之后却依然执着于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呢?这中间可能与音乐与文学在各自特性与功用方面所体现出的差异有关。鲁迅先生很少或者说基本不涉及、不谈论音乐,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兴趣问题,而是他人生选择与艺术追求的一种必然结果。瑐瑥相较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形象的具体性、审美的生动性、语言的准确性等特征,音乐艺术由于其音响构成的艺术形象的非具体性以及表意的模糊性等,导致它的受众必然远远少于文学艺术。而在当时的社会现实条件下,作为旗帜人物的鲁迅,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然导致他的人生选择倾向于文学创作。但即使这样,鲁迅先生在他繁忙的文学创作工作之余,依然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音乐文化遗产。这当中,既有理念及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有诸多实践范例,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任红军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上一篇:信息技术下高职英语教学 下一篇:土家族祭祀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