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

时间:2022-08-06 11:28:47

让数学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的需要。

一、创设学生的“体验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

1.创设生活的情境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有一颗对现实生活的好奇心,有一股自发的数学意识,有一种勇于解决数学问题的劲,首先就应把生活与数学进行链接。我在教学《连乘实际问题》时并没有采用书上的例题,而是用学生喜闻乐喝的旺仔牛奶来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买饮料、喝饮料过程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假如买2板旺仔牛奶,每板6瓶,每瓶3元,共应付多少钱?”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即生活,数学不只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数字符号的集结,数学教学也不只是刻板的对知识的传授,而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2.创设辩论的情境

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辩论的情形下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启动数学思维,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了引出面积单位,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图形?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面积有大有小。

师:请大家举出两个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面,指出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举例(略)。

师:刚才的两位同学的意思是,比较两个面的面积大小,只要用眼就行了。

生2:不对,在比较两个大小悬殊的面的面积时,能一眼看出来,但有时两个面的面积比较接近时,就看不出来了。

师:这位同学平时很留心观察生活,他发现当两个面很接近时,用眼是不能看出哪个大哪个小的。不能用眼看出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3:重叠法。

师:数学中的确有这种方法——重叠法。怎么比较呢?

生3:把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没有被盖住的面的面积就大。

师:你很会想办法。当两个面不能重叠时,又可以用什么办法?

生4:用剪拼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

生5: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如果拿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比较,总不能用重叠和剪拼的方法吧。

生6:比如我们三(6)班教室和三(5)班教室,哪个教室的面积大呢?也不可以用重叠和剪拼的方法。

师:对呀,生活中不能剪和无法重叠的面很多。

生7:我有办法,可以数一数教室里的地砖。

师:你想的真好呀!不能直接比较,就用其他的办法。数学中,就有你说的这种方法——数方格。

生8:如果地砖大小不一样或者说格子大小不一样,还能去比较吗?

师:有什么好的见解?

生9:必须有统一标准的格子,才可以比较。

师:在比较面积时,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面积单位)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辩论,让学生进行不同的体验,从而顺其自然地揭示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3.创设探索的情境

教材为了揭示一个数学结论的形成,往往省略了前人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而是直接呈现得到结论的大致经过。教学不是原封不动地“解读”教材,而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创读”教材,教师可以把演示的实验变成学生探究的操作,把现成的结论变成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下面是“一张月历卡”的教学过程。

师:(出示月历卡)你从这张月历卡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1: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我们看星期六那一竖排,3和10相差7,10和17也相差7,17和24也相差7。

师:你这个发现真了不起。其他竖排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

生:都相差7。

师:有谁知道为什么都相差7吗?

生2:我知道,因为一个星期有七天,所以就相差7。

生3:我们刚才是竖着看,那能不能像前面百数图那样可以斜着看呢?

师:斜着观察,你又可以发现什么呢?

生4:斜着看,比如1~9相差8,9~17相差8,17~25也相差8。

师: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的规律也不一样。

生5:为什么4月1日前面都空着呢?是不是忘了写呢?4月30日后面为什么也空着?

师:你的意思是1日前面怎么没有写几月几日?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摇摇头)一年有很多个月,有很多张月历卡,空着的地方不是忘记写了,而是在另一张月历卡上,那是3月份的月历卡,小朋友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就会明白了。

没想到一堂平淡无奇的数学课,一道平常的练习题,却出现了这些智慧的火花。这使我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灵性、个性鲜明的个体,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简单的工作对象来看待,更不能把他们当成知识容器,学生的探索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3.创设活动的情境

华盛顿图书馆的墙壁上贴着这样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活动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我在教学《吨的认识》时,让学生分五大组活动并体验。

①第一组。搬一搬:1棵大白菜重( )千克。

算一算:( )棵这样的大白菜重1000千克,也就是( )吨。

②第二组。搬一搬:1袋大米重( )千克。

算一算:4袋这样的大米重( )千克,( )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 )吨。

③第三组。搬一搬:1桶水重( )千克。

算一算:( )桶这样的水重1000千克,也就是( )吨。

④第四组。搬一搬:1箱旺旺大礼包重( )千克。

算一算:100箱这样的旺旺大礼包重( )千克,( )箱这样的 旺旺大礼包重1000千克,也就是( )吨。

⑤第五组。抱一抱:1个同学重( )千克。

算一算:10个同学大约重( )千克,( )个同学的体重大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 )吨。

二、拓展学生的“体验空间”,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真谛

1.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小体验”

学校的学习不能远离社会,必须带领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并且能够比较深入、比较直接地体验现实社会的合理性,思考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性。这些对学生主人翁态度和责任感的形成是极为有效的。比如带领学生到市民广场清扫垃圾,学生在清扫时,发现市民广场中包含的数学知识真是太多太多了:各种灯的造型,地面砖的铺设,栽树问题,每天的人流量,路灯的架设、垃圾箱的摆放……

2.组织学生撰写“数学小日记”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但很多时候关注生活似乎只是一句空话,很多教师并没有花过多的精力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无穷奥秘,走进那神奇奥妙的数学世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我经过反复思考,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1)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写“数学小日记”

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一次,几位学生帮助班级做事,刚巧我那里还剩下几颗旺旺煎豆,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看着你们这么辛苦,我请大家吃旺旺煎豆,不过,要请大家来猜一猜这包旺旺煎豆大约还剩几颗,看谁的估算能力最强,谁猜得最接近,谁就可以多吃几颗。”几位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我把煎豆全倒出来,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数出到底有几颗,方法不限,可以一颗一颗数,也可以二颗二颗数,也可以五颗五颗数……正确的结果是27颗,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位同学平均分几颗?剩余的2颗理所当然给猜得最接近颗数的学生。煎豆分完了,学生也美美地吃上了,但任务也来了,请他们把今天分煎豆的事情写成数学小日记。

(2)利用数学规律,引导学生写“数学小日记”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当学生经过探究、发现、解决了某一数学问题,发现了某一数学规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何时、何地要用到这一数学规律,这一数学规律的优越性究竟在哪?并要求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几种围法?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比较它们的面积和周长,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我接着又提出:这一数学规律在生活中有没有用呢?请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也可向长辈请教,并写一篇数学小日记。有个学生是这么写的:“……我知道这一规律的作用,比如乡下农民伯伯用24米长的栅栏围菜地,假如只能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话,我要告诉这位伯伯,可一定要围成长是6米的正方形,因为这样围起来,面积最大,但不需要多用材料……”

3.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节”

教师关注的重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学生长远发展与个性化的创造。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主动求知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探索规律时的独特视角,拓展知识时的穷追不舍……然而,40分钟毕竟太短暂了!有了探求的欲望,却没有探求的时间。于是每年的“六一”前夕,我会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节”, 建设校园数学文化,让学生享受数学,让数学滋养生的精神成长。根据学生的意愿,形成了六大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一:节徽、口号齐设计;活动二:奇思妙想七巧板;活动三:“算24点擂台赛”;活动四:数学故事大家讲;活动五:数学智慧大比拼;活动六:数学游艺乐翻天。一个月的活动,且行且思,既是一次有准备的数学之旅,又是一次充满欢欣的收获之旅:七巧板的典雅创意,24点的越级挑战,数学故事的出人意料……令人目不暇接。

体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验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更应该追求学生是否有体验。数学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上一篇:巧设“思维问题”,让学生“突出数学重围” 下一篇:导学、导思——让问题真正为“学生先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