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

时间:2022-08-06 07:34:24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也始终是中学历史学习关注的重点。依据现行课程标准与历史教材,梳理、理解和认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或许有助于同学们把握这一重难点。

【知识梳理】

一、中央集权

1.夏商中央设相、卿士等,管理政务。地方侯、伯需定期向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西周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中央确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度;法律上,颁布《秦律》;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军事上,修建驰道,开凿灵渠,修筑长城;文化上,统一文字,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4.汉承秦制,继续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5.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将官员选拔权收归中央。

7.宋朝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州郡用文臣做知州,置通判监察牵制州郡长官;设转运使将财权收归中央。

8.元朝设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关;又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地区。地方实行省级行政区划制,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地方,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9.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民政与财政、监察与司法、军政,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大权统归中央。

10.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满洲和蒙古族生活区域,设置五将军辖区;在藏族地区的和青海,专设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其他内陆和沿海地区,则实行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在机构设置上,根据不同情况在各省区分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管理地方;又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二、地方分权

1.夏商地方侯、伯职位世袭,独立性较强。

2.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是自己领地内的最高统治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3.汉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与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侯国相当于县,封侯享用租税,无治民权,受所在郡监督。在官吏选拔上,实行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权力主要在地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这是一种由地方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5.唐朝地方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重难点解析】

一、分封制与宗法制辨析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两个最重要的政治制度。虽然说现行几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都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述评,然而不少同学在运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知识理解与分析相关历史现象时仍然存在着偏颇之处,这需要我们去认真理解、把握。

1.分封的目的与作用。

所谓“分封制”,古人称之为“封建”或“分封建国”。分封,作为古代中国一种政治现象,相传夏、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但作为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则确立在西周时期。西周之所以确立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最主要的目的是周灭商后,疆域空前辽阔,为实施有效的统治,周王把王畿之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进行分封,建立诸侯国,让其来拱卫王室。正如顾炎武所说“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从西周初年被分封的对象与封国的布局看,王族占据战略要地,是分封的主体,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被分封的是少数,且处在王族封地的包围夹击之中,从而直观形象地反映了西周分封明显具有“拱卫王室”的意图。

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加之周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实力大大超过诸侯国的实力,诸侯国对周王不敢有二心,确实起到了拱卫周王室的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的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于是,分封制走向崩溃就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其主要内容就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夏商周三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部族演化发展起来的国家,因而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即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周朝政治制度中,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由此可见,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旨在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由于上述分析比较抽象,恐怕不少同学对“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还是不太理解。实际上,所谓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分封制是权利分配制度,宗法制是权利分配原则。②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③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是宗法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④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就是把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3.小宗为何不挑战大宗的权利。

在学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过程中,可能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疑惑:如果大宗无能,有能的小宗为何心甘情愿地接受分封制与宗法制所确定的权利分配秩序?小宗为何不挑战大宗的权利?为解决这一疑惑,我们在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它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了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利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统治秩序稳定和团结的一种手段。它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一方面,在分封制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分封者的实力远远大于被分封者的实力;另一方面,西周分封制明确规定,分封者与被分封者存在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诸侯为例,他接受周王分封后,必须承担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否则将受到相关惩罚,甚至于被取消封地。如此,被分封的次子或其他诸子有何实力挑战嫡长子的权利呢?

第二,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与其相配合的各种礼乐制度,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进行规范,且不得僭越。也就是说,当时的统治者,无论是周王,还是诸侯、大夫和士,其日常行为规范必须符合周礼的规范,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或谴责,这就严格或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不同阶层统治者日常的言行。因此,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可以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小宗“犯上作乱”的行为被抑制在萌芽状态了。

第三,在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划分大宗、小宗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嫡庶之别,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宗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对于任何一位次子或其他诸子而言,他既是小宗,也是大宗,即次子或其他诸子相对于同辈兄弟(嫡长子)来说,他是小宗;但在自己之下的这一宗来说,他又是大宗。从这一角度出发,遵守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如果不分具体历史条件,所有的次子或其他诸子(小宗)依能力挑战嫡长子(大宗)的继承权利,实际上对维护自身的权利也是不利的。

第四,宗法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维护各级贵族政治垄断权和特权地位,调节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内部团结的作用是有限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王室衰微,诸侯、卿大夫的实力不断增强;再加上诸侯与周王、大夫与诸侯、士与大夫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于是诸侯争霸、大夫争雄的局面就出现了,传统的宗法制的作用被不断削弱,分封制也随之崩溃了。

总之,宗法制确立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了贵族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促进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同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宗法制对后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修族谱、祭拜祖先、寻根问祖等。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几个疑惑

1.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区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第二,联系。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虽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故有人将其表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往往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内容纠缠在一起进行叙述。从某种意义说,中央集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或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制度基础。如古代中国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因各级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并对皇帝负责,自然就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

2.古代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第一,改革完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如:①分封制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后来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裂混战局面的出现)。②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有力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③西汉初年因总结秦朝灭亡原因偏颇,实行郡国并行,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集权与国家统一,汉景帝至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并最终解除了诸侯王的军政大权。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和地方高官的监察。④隋唐时期,整体上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唐太宗时设“道”,作为监察区。唐朝中期,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其集行政、财政和军事权力于一身,结果引发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并导致了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⑤北宋初年,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并削弱地方军、政、财大权,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与宣慰司制度。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中央有关部门。⑧清朝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机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第二,改革完善官员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如秦朝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文武百官;汉代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官吏;唐朝设置十道为监察区(唐玄宗时为十五道);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元朝设置御史台,监察文武百官;明朝设置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还另有锦衣卫、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监察文武百官。

第三,改革完善官吏选拔制度,借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如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废除世卿世禄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汉代实行察举制,建立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地方权力增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把持了朝廷要职,不利于中央集权;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之,从总体上看:①古代中国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的独立自,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一直存在。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管理,在分割地方权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④中央集权制度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⑤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分裂混战局面,不利于社会安定、民众休养生息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容易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导致人浮于事,难以对地方实行有效治理。

3.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4.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

上一篇:幼儿师范生英语语音错误以及矫正 下一篇:河南省地理高考方向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