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时间:2022-08-06 05:07:31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摘要] 增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化解民营经济发展瓶颈非常重要。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劣势,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克服对技术创新“神秘化”、“专家化”的错觉,善于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有效技术创新。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一、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

提高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目前还面临着多方面的障碍,如市场融资严重不足以及政府资助乏力而导致的技术创新资金匮乏、技术创新的内动力严重不足、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创新风险大、专利法的不完善等这些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善的客观原因。

1.支持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不足

大量的调研资料显示,资金不足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这即包括通过市场融资非常困难,也包括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资金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我国存在广泛的市场机会,资金又都是流向高收益率的领域。然而,由于存在创新风险高和回收期长的特点,资金在流向创新活动时受到限制。

2.技术创新的内动力严重不足

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水平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领导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经营思想急功近利,风险规避意识过强,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畏缩不前。这主要表现在其管理的企业依赖特定的产品和技术,一个创新产品或者创新技术造就一个企业,以后一直靠这招“绝活”打天下。而有的企业家虽然颇具冒险精神,在技术创新的战略上却又容易犯错误。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重首创,轻仿创、改创”,而恰恰“首创”这种技术创新形式并不适合资源捉襟见肘的民营企业,他们只看到技术创新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润,却忽视了其背后暗藏的风险;其次是创新和企业的分离―――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方法主要还是直接引进技术,购买大学、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然后商业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的人员是不会被转移走的,而企业本身又难以消化吸收掉其中的技术,结果造成企业无法持续创新。转贴于

3.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要积累人才资源,一个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成长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造成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的原因从宏观上来说,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人才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过多地集中在科研所和大企业,并且人事制度又很落后,人才流动困难,许多人为因素阻碍创新人才流向民营企业,而如今加上跨国公司大肆地人才掠夺,使得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更显凋零;从微观上来讲,民营企业本身也难以吸引到和留住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科技人员对自己的劳动所得感到不满。本来很多科技人员来到民营企业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当他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是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这时如果其他企业用更优厚的薪酬来挖角,他们往往会就此离职。除此以外,造成科技人员离职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感到不满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才华或者技术没有得到重视或者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就会产生失落感,进而离职。

4.技术创新风险大

民营企业面临着较多的技术创新风险,这些风险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原因。在技术方面,民营企业往往只能进行单一方面的技术开发活动,很难同时从事多种途径的替代研究以便相互补充,一旦一种技术开发失败,则意味着整个技术开发的失败。其次,由于民营企业将技术成果商业化的能力有限,即使民营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已经成功,在商业化过程中也会遇到资金短缺和缺乏开发市场的经验等困难,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实现技术开发的投资回报。

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途径

1.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许多企业为什么只能“昙花一现”?改革开放之初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到现在存活下来的为数不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更是寥寥无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主创新,缺乏技术创新。其次,技术创新是参与国际竞争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竞争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外企业在同一舞台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谁能在技术创新上领先一步,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谁就能不断发展壮大。第三,技术创新是打造百年企业的重要法宝。

2.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这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国际有关机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的企业,通常难以生存;低于3%的企业,就逐渐失去竞争力;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能具备领先的优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费用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0.31%,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只及日本、韩国的0.7%,这一非常低下的比率,是导致一大批民营企业“养不活、长不大”的重要原因。

3.从企业内部选拔和培养人才

对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障碍,主要还是要从企业内部选拔和培养人才。虽然从企业外部招聘人才有很多优点,比如新人员会给企业带来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新观点、新思想和新方法,给原有员工带来压力,造成危机感,可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潜能;另外,通过相互学习有利于共同进步等,而且外部招聘的人才来源广,挑选余地大,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外聘的人员能力越强,越难以留住;其次外聘的人员特别是技术人才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环境和企业的产品,这样导致技术创新的成本很高。实际上,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还是有的,不少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投资者本身就是搞技术出身的,对于本企业的产品生产开发具有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理论功底也很扎实,极少数的技术创新人才还是属于行业内非常优秀的一类,若是他们的创造力能够完全释放出来,其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能上一个台阶。

4.建立对企业内部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制度

首先根据技术创新特征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确定不同岗位的支付报酬标准,劳动报酬是最基本的激励制度。改革民营企业中原有的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特征的工资制度,根据竞争技术创新特征和人们对企业的贡献制订新的报酬制度,是调动企业职工创新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其次对特殊贡献给予正常工作报酬之外的奖励是调动技术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再次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开发。接受培训开发的员工得到专业提高。最后塑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都为企业的目标努力工作,从而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5.要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策略可以有多种选择,可选择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委托研究以及技术引进等策略。采用自主研究的技术路线,形成原创型的自主知识产权,当然是最理想的技术创新方式。但从竞争的战术和企业的发展速度来看,自主创新就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创新的资金、能力制约条件严格,而且时间要比非自主创新过程长。实际上,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创新能力、所处市场等的不同,企业技术创新方式不能固守某一种,不同性质与特点的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方式。民营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新策略。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研发中心和技术攻关小组。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时则往往采取合作创新的模式,一些民营企业出资在中国科大、北大、清华、浙大等设立奖学金,并逐步从助学兴教发展到企业与高校联姻,在重点大学创办科研所。苏泊尔集团成立了国内惟一的饮具研究所,一百多名教授、高级工程师进所技术攻关,共开发出十大类 18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许多产品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拥有自己的科研基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就能争取主动。而另一些企业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或在发展中需要较快提升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就采用技术引进的创新模式。技术引进时间短、见效快,但缺乏长期稳定的企业创新基础。在技术起步阶段,为了能更经济、更快、更有效地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企业技术间的差距,技术引进是理想的模式。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积累自己的技术力量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以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6.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过去,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健全,加上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企业从事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这只能获取一时的不义之财,但决不会做长久。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这种侵权行为越来越没有市场。因此,我们广大民营企业家既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不受它人侵犯,也要坚决与假冒伪劣行为做斗争,靠创新赢得竞争力,靠创新赢得市场,靠创新赢得成长。

今天,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创造神话,但企业持续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有内在动力支撑、持续不断而非偶发的技术创新,这必然要求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国内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其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技术创新在增强市场竞争力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翔: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经济界,2002.6

[2]朱家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探讨.新商务,2002.11

[3]李永波: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四川大学,2004

上一篇:虚拟企业形成分析 下一篇:供应链柔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