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8-06 04:43:25

对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尝试

高效课堂,不仅是课堂的高效率,更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颠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认为,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学习的兴趣。一节课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彩,最终必须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这是关系到这节语文课能否引起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的关键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行为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行为中的“懒”表现为课堂笔记不愿记,作业完成速度慢,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等现象。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首先要从意识上去改变学生。

记得有一种说法是这样概括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的:小学费口,初中费笔,高中费脑,大学费流量。我比较赞同这一种看法。我在每一节语文课上突出一种意识教育,告诉学生 “不动笔墨不读书”;尤其是语文这一门综合而丰富的学科,更要多动笔。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每一节语文课我都会在学生心目中反复强化这一观点。刚开始学生有点烦,觉得语文老师很啰嗦,时间长了就接受了这一观点。有时候,当大部分学生没意识到动笔做笔记的时候,我就会提问:该怎么学语文?学生就会脱口而出:不动笔墨不读书。有的学生甚至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写在书上或者作业本上。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潜意识里接纳了这一观点。

形成了好的学习观念是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通过图片、声音、文字等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记忆力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对信息的记忆保存,单凭视觉为25%,单凭听觉为15%,视听结合可达65%。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把课堂知识学习与相关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语文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将试听结合,既增强了语文课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实,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心理学指出,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的持续时间。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是进行学习和搞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在肯定和赞赏中形成一定的自信心,这样容易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高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不光是提问,课堂的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尽量给学生上台演板的机会,让他们在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中,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自然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去学习。另外,课堂作业要注重落实,要像洋思中学那样做到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这样才能保证一节语文课的高效性。我采用的办法是当堂笔记一下课就收上来,给学生适度的压力,逼着他们把课堂的重要信息写下来,同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之一。

另外,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关于课堂纪律的问题,有专家指出,绝对安静的课堂不是一个真正的理想课堂,真正的好课堂是允许学生有思想的火花,有适当的动作,有小声的议论存在的;一是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要奢望所有学生45分钟全神贯注听你讲授,一旦发现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可以随机应变做些调整,比如讲练结合,限时训练等等,也许这样效果更好。

饶攀,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上一篇:《口技》之善 下一篇:浅谈技校烹饪专业学生操作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