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自信心

时间:2022-08-05 10:59:26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自信心

生活中,我们经常为学生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我们赞叹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横加干预,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把它解释为正确。

可见,老师的疏忽或步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要相信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要求家长因势利导,尊重孩子的愿望,相信孩子虽小,但是具有巨大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1.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好自我服务,教师放手让孩子去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千万不要嫌孩子这干得不好,那干得不对,甚至干脆不让孩子插手。否则不仅剥夺了孩子学习、发展机会,更无疑是在向孩子暗示:你没有能力做好这些,从而使孩子丧失信心,甚至造成孩子处处依赖别人的不良心理。

2.让孩子分担适当的家务

孩子虽小,但也应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搞破坏而扼杀了孩子的学习潜能。只要家长认为他行,相信他行,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并主动去动手动脑,勇于探索、尝试,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因此,基于信任孩子这一点,家长应常说“你能行”这句话,并尽量满足孩子“我自己来”的需求。

二、对孩子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的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生活中,教师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就会使孩子的自信逐渐消灭。因此,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特别是老师和家长一定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可爱之处,不要吝惜赞美之词,可以给学生写些激励性语言,这样,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三、老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亮点和特长,给予赞赏和鼓励,不要吝惜自己的美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就注意孩子的“独特方式”,及时发现他们的某种特长、潜能,热情的因势利导,并及时地加以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来强化它、发展它,并把这种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孩子,让他意识到在某些方面,他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比他们强百倍。只要孩子有了这种意识,他就会不断克服自卑心理,并逐步走向成功。

四、不对孩子要求过高,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

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期望过高。父母对孩子发展所确立的标准要适应,应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不能主观地总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孩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就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另外,有些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总想一步到位,急于求成,也是不实际的,这忽视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做事总是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的,这是发展规律。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再有,有些盼子成才的家长常常盼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惯于横向攀比。例如,每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如别人之处,便对孩子说:“瞧,某某比你唱得好!”“某某画得比你强多了!”……以别人的优势比自己孩子的不足。家长的本意可能是想刺激自己的孩子赶上别人,但这种横向攀比,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有理由坚信,能够解决农村孩子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只有充分的自信,才是取得更大成功的基石。

(作者单位 辽宁省建平县建平镇建平小学)

上一篇:有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读” 下一篇:合理互补,优化帮带,实效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