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旗袍的结构变革研究

时间:2022-08-05 08:57:10

我国传统旗袍的结构变革研究

摘 要: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女性的典型服饰旗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改变。吸收西方的裁剪方式,宽松、肥大的衣身逐渐变得合体,更能够突出东方女性玲珑的曲线美。本文从旗袍结构变迁、发展,映射社会历史的变迁以及中西服饰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旗袍;服装结构;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86-01

一、清代传统旗的结构特点

旗袍的结构在入关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清代早期旗袍风格朴素,线条简洁流畅,两侧不开衩,圆领,并装饰有精美的绲边。随着与汉族服饰、文化融合的深入,旗袍逐渐吸收了汉族的服饰特点,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装饰、镶绲更加繁复,并在清末达到极致,所谓“十八绲”在清末流行异常,两侧开衩,出现了类似元宝领的立领。

从结构上来说,清末旗袍仍然延续我国两千多年的裁剪方式——直线裁剪、平面结构。连袖、大襟、开衩,无领。无领是清代旗袍的一大特点,区别于民国时期的立领旗袍。而公使夫人穿着的连衣裙结构为装袖、公主线、收省、荷叶边袖口,太后的衣着与外国公使夫人的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过宽袍大袖与西式连衣裙,映射出两种不同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事实上,在我国历史上一直与西方国家往来密切,尤其清代外国洋人在我朝为官屡见不鲜,并非完全的闭关锁国,对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其他国家的服饰文化并非一无所知。然而,我国并未采纳、吸收西方的服装结构和裁剪方式,最后是在洋人隆隆的炮火中才逐渐接受了西式服装,学习西方文化。

归根到底,还是几千年来的传统礼教和传统文化对人思想、审美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很难接受外来文化,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并逐步接受异族文化背景的审美观念。

二、旗袍的改良过程

(一)侧缝收腰

侧缝收腰是旗袍变革的萌芽,通过侧缝收腰可以使女性腰身突出、曲线明显,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审美观及服饰结构已经在中国萌芽,并得到一些时尚女性的青睐。在这个时期,从思想上开始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这一时期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我国的几个大城市以及发达的港口城市。新思想、新文化首先在这些地区着陆,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最先接触到外来文化。

(二)收腰省及腋下省

旗袍的改良是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进程中逐步发生改变的。当有了收腰的意识,女性的曲线美开始显露,然而想要更好地突出曲线,这样当然不够,此时的旗袍仍然会在腰、腋下出现多余的褶,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完美,在爱美的心理驱使下,西方“省”的概念在中国得到发展。通过收腰省、腋下省,将服装多余的面料缝合,而形成立体结构。在这样旗袍的包裹下,东方女性的身材更加玲珑别致,性感油然而生。

收腋下省主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逐步得到推广。至此,西方的立体结构在中国女性服装上得到演绎,中国服装从此告别千百年来的平面的宽袍大袖,迎来新的立体时代。

三十年代中期,旗袍长度发展到极点,袍长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早期的旗袍宽松肥大,没有开衩,旗袍在逐步合体的过程中,为活动方便,在左侧出现了低开衩。随着我国女性的思想开放程度的加深,开衩也越开越高,渐渐高及膝部,有的甚至到大腿。由于受到传统势力的反对,开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稍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

(三)装袖的出现

腋下省、腰省的使用使旗袍腰身呈现立体化,装袖的出现预示着旗袍的完全立体化。40年代旗袍基本上完成了从宽松的平面结构到合体的立体结构的演变。此后,旗袍的变化重点落在领的高低变化,袖的长短、宽窄变化,以及衣长的变化上,同时旗袍的开衩高度达到极致。

装袖的出现使得旗袍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裁剪方式。主要结构变化之一是肩斜线的出现。传统旗袍的肩线呈水平状态,前后衣身没有肩缝,与人体本身肩部的倾斜有较大的不同。修正肩线后,可使旗袍更符合人体;而缝合肩斜线后形成了“缝儿”,这样旗袍的肩部的“缝儿”从无到有发生了变化。旗袍发展到四十年代,完全采取西式裁剪方式,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也更加合体。

旗袍虽然脱胎于清代旗人袍服,然而发展至此已然面貌迥异,造型纤长,与西方流行的连衣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四十年代是旗袍最为流行、辉煌灿烂的年代,不论太太、小姐、名媛淑女、教师、学生,不论职业、贫富,全国上下皆以穿着旗袍为美。

建国初,作为女性礼服,旗袍流行一时,却已然没有了曾经的精工细作,随着政治运动的开始,旗袍被打上“封、资、修”的标签,犹如昙花一现,在服装历史的舞台上匆匆落下了帷幕。

上一篇:浅析音乐课中的情景表演 下一篇:特大型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总结